中国改朝换代第一姓:每逢乱世此姓必出奇人,还总是起到关键作用

经过了长达十五年的大规模战争,拥有高超军事才能、被誉为“古今帝王第一人”的秦始皇。

运用“远交近攻”的谋略,利用各种手段分化瓦解楚、燕、齐、赵、韩、魏六国。

在他和谋臣武将们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统一了天下。

嬴政在“三皇五帝”的基础上,创立了“皇帝”这一称谓,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也从此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制的新时代,对后世的历朝历代君王统治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宏图伟业会代代相传,所以他要求后世子孙按照次序,用一世、二世、三世这样的称谓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无穷代。

可惜,英明神武的秦始皇做梦也没想到,自秦惠文王立国,到秦始皇继承并开创中央集权。

长达五百多年历史的秦国,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在一统全国之后,居然仅仅存在了十四年!

在秦始皇去世后的第三年,五百年基业就毁在了自己残暴昏庸不成器的小儿子胡亥手里,秦二世而亡。

一、农民起义祸起先秦

秦朝灭亡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治国之策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这一点也属于历史遗留原因。

秦国之所以能够顺利统一六国,和“商鞅变法”的实施密不可分。

而商鞅变法的核心在于军功制度,这一制度限制商业,鼓励农耕,提倡军功,使立军功成为了秦国人唯一的上升渠道。

与此同时,各种刑罚也比之前更加严苛。

军功制度在早期确实激发了秦国人参军报效国家的热忱,秦国人在军功的诱惑和激励下,化身为令六国臣民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但在统一六国之后,秦朝却没能及时调整治国策略,打下的江山想守下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商鞅变法阻碍了人才正常晋升的通道,而且法律严苛的让人无法喘息。

原本的秦国人占据了国家的大量财富,六国之前的贵族却大多沦为了平民。

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和晋升通道的狭窄,使得贫富差距日渐加大。

这种地位和财富的偏差让原六国旧贵族们心生怨恨,如项梁、田儋、张良就属于这类旧国贵族。

不仅是旧贵族深受其害,就连六国平民也是如此。原来的六国地处南北各地,风土人情和道德法则各不相同。

六国人民对秦国颁布的新法令明显感觉水土不服,无法适应,从而心生不满,陈胜、吴广、刘邦就属于这类。

经过十多年的战争,百姓早就厌倦了流离失所打打杀杀的日子,统一原本是人心所向。

如果此时的秦国能够吸取前人教训,对广阔沃土的原六国贵族和臣民加以安抚。

给贵族们一条活路,让平民安居乐业,对未来感觉有希望有盼头,贵族和平民一定会感恩戴德,安分守己。

就算有人想起来反对秦国,也会因为找不到众多的支持者而作罢。可惜秦国并没有这样做,这就为后面各地的起义行动埋下了伏笔。

秦王朝灭亡的第二个原因是继任者无能。

秦始皇在位之时,虽然在行军打仗吞并六国的时候,他展现了宏图伟略,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短板。

秦始皇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不仅焚书坑儒,还因修筑长城牺牲了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修建60多座豪华宫殿导致民怨沸腾。

他的儿子胡亥在继位之后,不仅不思进取,锐意改革,还延续了父亲的政策,不仅如此,他的残暴本性令人发指。

胡亥全然不顾手足亲情屠杀了二十几个兄弟姐妹,还加大赋税修订了比秦始皇时期更严厉的刑罚制度。

秦二世的所作所为等于是断送了罪犯的悔改自新之路,也让全国平民生存更加艰难,最终逼迫流民为了找一个活路,毅然反抗秦国暴政。

秦朝灭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宦官卖弄权术的内乱。胡亥上位就是秦朝官宦和权臣勾结导致的阴谋史。

胡亥本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据资料记载,继位时候胡亥才十二岁并未成年。

原本秦始皇在巡游途中感觉身体不适已经写下遗诏,遗诏中写的是,秦始皇让自己的大儿子公子扶苏回咸阳处理后事并且继承大统。

可惜秦始皇身边他最信任的大宦官赵高却压下了这道圣旨。

在秦始皇归天之后,赵高秘不发丧,假装先皇在世,不仅让下人照常送饭,还用咸鱼的气味掩盖尸体的臭味,一路把尸体运回了咸阳。

与此同时,赵高假传圣谕,一纸罪诏发给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逼迫二人自杀。

可怜刚毅勇武、玉树临风的扶苏公子本是仁孝之人,不辨真假,不知有诈,不顾蒙恬劝阻辩查,流泪领罪,一命呜呼。

紧接着,传旨的宦官也逼迫秦始皇最信任的蒙恬将军吞药自杀。

回到咸阳以后,赵高和丞相李斯密谋,假传圣旨立胡亥为新帝。胡亥少年继位缺乏说服力,又因才能平庸而重用赵高。

赵高狐假虎威,趁机打击朝堂上的敌对势力,导致秦王朝产生了一场历史上最大的统治集团内斗。

在血雨腥风的内斗之下,秦国损失了大批量的拥护者和优秀的人才。皇室成员被胡亥屠杀殆尽,诸多将军也死于非命。

原本和赵高统一战线的李斯父子也是自食恶果,被赵高在狱中折磨之后找借口诛杀。

朝堂上所剩无几的群臣也是人人自危,不敢再发一言。内斗也损耗了秦国的人才储备,导致后来秦二世无人可用。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俗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指派了两个军官,命他俩把900名民夫押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进行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身强力壮、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就是陈胜、吴广。

朝夕相处之下,二人成为了关系要好的朋友。

一行人途中忽然遭逢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军官挥舞鞭子催促赶路,而这些人注定无法按时赶到了。

陈胜、吴广一合计,决定揭竿而起,组建农民起义军,反抗秦二世暴政。

他们借用被假借圣旨赐死的公子扶苏和蒙冤而死的项燕将军名义。

高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的响亮口号,点燃了反抗暴政的星星之火,为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拉开序幕。

天下大乱之后,沛县亭长刘邦也遇到了和陈胜、吴广二人相似的情况。刘邦奉命押解囚徒去骊山,没想到刚走了不到一半,那些囚徒已经逃跑了大半。

自觉死罪难逃的刘邦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了剩下的囚徒,带着愿意和他一起走的兄弟,躲进山区里和秦朝军队打起了游击战。

不久以后,陈胜吴广二人起义失败被杀,乱世出英雄,陈胜和吴广的起义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却给世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聪慧的刘邦此时选择投靠项梁,并且和众将士一起拥立了楚怀王,成为了楚国军队的一员。

三、白马之盟成为预言

在项梁死后,刘邦才华初显,他率军一路旌歌,抢先一步攻入汉中。

为了安抚百姓避免平民利益受损,还与大家约法三章,深受百姓爱戴,成为了“汉中王”。

之后刘邦参与了楚汉之争,在这次大战中击败了楚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这个姓氏,也从汉朝之前的默默无闻变得天下皆知。

可以说,是刘邦抬高了“刘”氏在百家姓里的地位。皇族的加持让刘姓人在汉朝变得尊贵无比。

许多人对刘邦的出身都有所误解,笔者一度也认为刘邦是小门小户的农民出身,年轻时候一无是处只混了一个亭长(相当于村长)当。

为了起义师出有名给自己编了白蛇托生是真龙天子的名堂。

实则不然,据《文武兴邦—走近汉高祖》一书所记载,刘邦是尧帝的七十六世孙!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皇亲贵胄!

另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以后,以种种借口铲除异姓王,同时又分封刘氏子侄为同姓王,并杀白马、歃血与群臣定下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约。

意思是说,天下只有我们姓刘的才可以当王,其他姓氏,不好意思,你没有这个资格!

原本白马之盟只是为了巩固刘家政权的一种手段,连刘邦本人都没料到,这竟然成为了一场预言。

在刘邦去世后的两千年里,刘氏子孙果然没有让先祖失望。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命,从此以后中国每逢乱世,必有刘姓参与其中,称王称霸。

例如,刘邦第九世孙刘秀推翻王莽再建大汉王朝;东汉末年中山靖王之后刘备成为蜀王。

公元402年,刘裕接受晋恭帝禅让,建立刘宋王朝;五代后唐时期,河东节度使刘志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

后来刘姓参与历史的走向就不太美好了——南宋小将刘青的背叛直接导致崖山海战失败南宋灭亡。

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劫财又劫色,抢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兵入关导致大明覆灭等等。

刘姓自从秦朝末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每逢乱世必出枭雄。

不论这些刘氏子孙是好是坏,他们也都称得上是左右了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秦国   秦王   王朝   军功   改朝换代   暴政   宦官   秦朝   刘邦   奇人   乱世   中国   平民   贵族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