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陕西汉中生活4年,实不相瞒,我觉得汉中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此文章摘要网友提供话题,以此进行探讨!并不代表任何官方信息!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辖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20万。

作为三秦之地的南大门,汉中自古就是连接关中、巴蜀、湖北的重要枢纽。褒斜道、米仓道等古道经此而过,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封邑定远在这里留下千古佳话。

然而在很多人印象中,汉中似乎有些默默无闻。但生活四年后,我愈发觉得汉中是一座低调有内涵、宜居有魅力的城市。

首先,汉中生态环境极佳。

这里处在秦巴山地腹地,林木葱茏,溪流纵横,自然风光秀美。佛坪县的大熊猫、洋县的朱鹮、宁强的金丝猴,被称为汉中"熊猫宝地"的国宝家园。

特别是南郑区龙岗寺10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南郑天坑群,让人感叹造物之神奇。高山、峡谷、原始森林交织成独特的自然画卷,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是理想的宜居之所。

其次,汉中人文历史悠久。

古人云"天汉三分鼎,人间只有城"。这里是刘邦的发源地,南郑区有"汉家行宫"遗址。

诸葛亮多次出兵讨伐曹魏,定军山、武侯祠、望风椅等遗迹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两汉时期的文人李固、陈寿,丝路开拓者张骞,外交家班超,东汉的王允、宋代的苏轼、陆游等都在汉中留下身影。

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源于洋县,造纸鼻祖蔡伦是这里人。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人文,让这座城市散发沧桑厚重的书卷气。

第三,汉中物产资源丰富。

素有"金城汉中"、 "鱼米之乡"的美誉。"汉中出铁"之说由来已久,至今勉县仍是陕南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

丰富的矿产、水电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县域经济彰显活力,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是城固等县的特色产业。

汉中香菇、洋县软籽石榴、略阳金银花、勉县苹果以品质著称。尤其是汉中的面食小吃,热米皮、山野菜、浆水面、角角等,经常让我的味蕾感到惊喜。

第四,汉中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这里是关中、成渝的结合部,陕西南下第一站,四川、重庆北上的门户。

汉中处在西安、成都"1时经济圈",是"米"字形高铁网络的中心。

西汉高铁通车后,从汉中到西安仅1小时,从汉中出发,北可达宝鸡、西安,南可抵达成都、重庆、武汉,交通枢纽优势凸显。汉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国家层面的区位价值越来越重要。

虽然汉中的经济总量目前在全省仅排第7,但近年来,围绕创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汉中主城区提速扩容,城固县、南郑区等工业强县发展迅猛,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巨大。

尤其是生态立市,发展全域旅游、康养 产业的路径清晰可期。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的栖息地正成为生态体验的热土,留坝古栈道、佛坪大峡谷、龙头山茶海的美景令人神往。

回望4年的汉中生活,让我难忘的除了秀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更有淳朴善良的汉中人。

乐观豁达、热情好客,是他们的显著特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情味。邻里街坊,亲如一家,陌生人也常被盛情邀请到家中做客。

我想这份人与人之间纯粹的信任与友善,也许就是汉中最迷人的风土人情。

4年的时光,让我对汉中有了更多了解和认同。

我相信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释放,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汉中必将越来越好。这座有着绿水青山的宜居之城,厚重人文的历史名城,一定能涅槃重生,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我在汉中的这段岁月,会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我坚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汉中的美,这座低调内涵的城市,终会显山露水,闻名遐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汉中   城固县   南郑   关中   洋县   勉县   金丝猴   陕西   西安   厚重   城市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