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芯片闹剧终于结束!光刻机还会继续出口中国,外媒:势不可挡

芯片战争暂时落幕,中国芯片产业重拾发展希望

在持数月的外交角力之后,荷兰政府终于解除了对ASML公司向中国出口先进光刻机的限制。这场被称为"芯片战争"的地缘政治较量,曾一度让全球芯片产业陷入动荡。而随着荷兰政府的最新决定,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前景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荷兰政府突然"反水"

2023年初,荷兰政府突然撤销了ASML公司向中国出口NXT:2050i和NXT:2100i光刻系统的许可证,影响了中国的少数客户。这一做法立即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中方敦促荷兰"尊重市场原则"。

ASML对华业务飙升

作为全球光刻机领域的领军企业,ASML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从ASML采购了52.8亿欧元的光刻机设备,约为2022年全年销售额的两倍。到2023年底,ASML在中国的光刻机总数将接近1400台。中国大陆地区的营收在ASML全球收入结构中占比持飙升,三季度达到46%。

地缘政治影响出口

荷兰政府此前的禁运举措,被普遍认为是在服从美国的压力。受制于地缘政治,ASML无法向中国出口最先进的EUV光刻机,美国还限制了ASML向中国出口DUV光刻机。ASML一直表示将继续遵守所有适用的出口管制法规。

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化步伐坚定,外媒看好发展前景

面对西方国家的限制,中国政府和企业并没有被动等待,而是在芯片产业自主化方面做出了坚定努力。

国家战略支持自主可控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支持本土芯片企业发展。从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半导体"的国家战略,到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再到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中国正在为建立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铺平道路。

龙头企业加大投入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芯片龙头企业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自主创新步伐。以中芯国际为例,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并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约2000亿元用于芯片制造。

人才培养成效初现

除了资金投入,中国还高度重视芯片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大高校投入、设立专项人才计划等措施,中国正在培养大批芯片设计、工艺和制造人才。据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芯片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已超过20万。

外媒看好中国前景

尽管面临诸多限制,但一些外媒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仍持乐观态度。彭博社称,中国在光刻技术领域的追赶是不可阻挡的。而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芯片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超过20%。

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化进程虽有曲折但势不可挡

虽然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化进程遭遇了来自西方国家的阻挠,但从长远来看,这一进程仍将稳步推进,并最终实现突破。

产业链持完善

目前,中国芯片产业链正在加速完善。除了大陆地区的龙头企业外,台湾地区的台积电、联华电子等企业也在大陆设厂,形成合力。国内还涌现出一批专注于关键环节的创新企业,如晶圆代工、光刻机制造等领域。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在持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下,中国芯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以中芯国际为例,该公司已经实现了14纳米制程的量产,并将于2025年实现7纳米制程。长江存储等存储芯片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在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需求持释放

支撑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还有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对芯片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这为国内芯片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地缘政治影响或趋缓

当前,地缘政治因素对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入,各国对于芯片产业链的相互依赖将进一步加深,地缘政治影响可能会趋于缓和。

中国芯片产业自主化已踏上不归路,虽然前路曲折,但最终能否实现突破,将取决于中国自身的决心和努力。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大投入力度,这一目标终将能够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光刻   荷兰   中国   芯片   中国政府   地缘   势不可挡   闹剧   自主   政治   结束   产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