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乾隆的高超帝王术: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元老被玩弄于股掌之上

乾隆年纪轻轻便登基继位,面对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权臣的党争纷争,他未曾手足无措,反而运筹帷幄,高超的帝王手腕令人叹为观止。这位年轻的皇帝如何在两大权臣之间周旋,巧妙平衡利弊,最终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乾隆又是如何利用两派的矛盾,最终一举扫除了这两大顽疾,独揽大权?让我们一探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佳话。

乾隆继位初期的艰难处境

雍正皇帝驾崩之时,乾隆方知自己将继承大统,可谓是暗地里被立为储君。当乾隆二十五岁高龄登基时,面临的是一个极为棘手的政治形势。

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权臣素来党争不休,双方势力根深蒂固,遍布朝野。鄂尔泰作为满洲镶蓝旗人,出身军旗,自幼习武读书,曾在西南地区主持改土归流,屡建奇功,深得雍正帝赏识,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等重要职务。而张廷玉则出身名门望族,文才出众,曾担任雍正帝的军机大臣和内阁学士,是当朝最高的汉人大臣。两人在雍正时期就已针锋相对,到乾隆继位时更是勾心斗角,你争我夺,朝政大权旋即陷入僵局。

作为新科皇帝,乾隆自身并无坚实的政治根基,缺乏亲信力量,在鄂张两派的夹缝中进退维谷。一旦处置不当,必将引火烧身,皇权岌岌可危。因此,乾隆在继位之初只能权衡利弊,暗中周旋于两派之间,同时也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

乾隆深知,鄂张两派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酿成大祸。于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开始施展高超的帝王手腕,在两派之间玩起了精妙的平衡术。他时而支持鄂党,时而支持张党,让两派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从而为自己赢得主动权。

同时,乾隆也在暗中培植亲信力量,扩大自身在朝野的影响。他提拔了年轻有为的讷亲出任军机大臣,让这位亲信排在张廷玉之前,从而加剧了满汉臣僚之间的矛盾对立。而在这种矛盾对立的情况下,乾隆反而可以从容驾驭,把握主动权。

乾隆的这一手段可谓是高超非凡。他不仅巧妙地平衡了鄂张两派的力量,还暗中培养了自己的亲信,为日后扫清两大顽疾做好了充分准备。这位年轻的皇帝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政治智慧和手腕,令人叹为观止。

乾隆运用高超手腕周旋于两派

乾隆继位之初,面对鄂张两派的激烈党争,他未曾手足无措,反而运筹帷幄,施展高超的帝王手腕。

乾隆深知,鄂张两派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酿成大祸。于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开始在两派之间玩起了精妙的平衡术。他时而支持鄂党,时而支持张党,让两派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从而为自己赢得主导权。

乾隆首先借助张党的力量,打压鄂尔泰的党羽。当时,鄂党成员刑部尚书张照上疏,公开指责鄂尔泰主导的改土归流政策是"倒行逆施,祸国殃民"。乾隆虽然内心上认同改土归流,但仍对张照严厉斥责,革职下狱,以示权威。

不久,鄂尔泰的心腹张广泗在贵州罗织罪名,弹劾张照。鄂党以为乾隆必将重罚张照,却没料到乾隆不仅未治其罪,反而将其释放,官复原职。这令鄂党大跌眼镜,也让他们意识到,乾隆正在两派之间周旋平衡。

随后,乾隆又借助鄂党的力量,打压张廷玉的党羽。1741年,一起普通凿匠的丧葬竟吸引了大批朝廷官员前往,其中不乏张党门生。鄂党决定乘机发难,左副都御史仲永檀上疏弹劾张党"广收贿赂"。

张党迅速组织人手还击,张廷玉的学生吴士功也上折子,反控鄂党成员湖广总督史贻直五大罪状。眼看鄂张党争升级,乾隆将吴士功的奏折压下,但折子内容却意外走漏风声,传遍朝野。

经查,泄密者正是仲永檀,他将折子内容泄露给鄂尔泰的儿子鄂容安。乾隆对此大为恼火,认为鄂党势力已渗透宫廷,于是决定出手彻底终结鄂党集团。

在这场党争中,乾隆时而借助张党之力打压鄂党,时而利用鄂党力量反击张党,两派你来我往,互相倾轧,正中了乾隆的下怀。他巧妙利用了两派的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从而为自己赢得主导权,稳固皇权。

同时,乾隆也在暗中培植亲信力量,扩大自身在朝野的影响。他提拔了年轻有为的讷亲出任军机大臣,让这位亲信排在张廷玉之前,从而加剧了满汉臣僚之间的矛盾对立。在这种矛盾对立的情况下,乾隆反而可以从容驾驭,把握主动权。

乾隆插手两派内斗的新手法

在扫清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顽疾的过程中,乾隆并未止步于此,他还施展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手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皇权。

乾隆深知,要彻底摆脱鄂张两派的束缚,单凭朝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蒙古贵族,试图借助这股新的政治力量来平衡朝野。

蒙古贵族素来与满洲皇室关系密切,两者曾在建立清朝的过程中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蒙古贵族在朝政中的地位日渐式微。乾隆看到了重新拉拢蒙古贵族的机会。

乾隆首先将蒙古亲王固伦招至京师,授予他极高的爵位和厚禄,并将其纳入朝政核心。固伦对此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效忠于乾隆。很快,其他蒙古贵族也纷纷效仿,开始向乾隆靠拢。

有了蒙古贵族的支持,乾隆的权威和影响力大增。他开始大举提拔蒙古贵族出任重要职务,如将阿济格为内阁学士,塔尔哈为理藩院大臣等。这些蒙古贵族成为乾隆在朝中的重要支柱力量。

与此同时,乾隆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以巩固与蒙古贵族的关系。他下令将蒙古贵族的俸禄大幅提高,并允许他们在内地置产经营。这些利益关系将蒙古贵族与乾隆政权紧密捆绑在一起。

凭借蒙古贵族的支持,乾隆的权力日益扩大。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整肃朝野,将那些不效忠于自己的官员一一革职查办。鄂张两派的余党无一幸免,纷纷被打入冷宫。

有了蒙古贵族作为后盾,乾隆的皇权已无可撼动。他开始着手重新整顿吏治,颁布一系列新政,如钱粮折半、盐课归公等,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在这一过程中,蒙古贵族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不仅为乾隆提供了政治支持,更成为了乾隆新政的得力执行者。如塔尔哈就曾亲自督办钱粮折半一事,确保新政能够顺利实施。

借助蒙古贵族的力量,乾隆最终扫清了鄂张两派的残余势力,独揽了大权。而蒙古贵族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空前提升,成为清朝政坛的新贵。

乾隆插手两派内斗的这一新手法,不仅帮助他巩固了皇权,更为日后清朝的政治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蒙古贵族的兴起,标志着满洲贵族在朝政中的主导地位被进一步强化,为清朝的民族政策奠定了基础。

乾隆最终扫清两派顽疾

经过数年的周旋平衡,乾隆终于找准时机,先后将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顽疾扫清,独揽大权。

鄂尔泰虽然在1741年的党争风波中受到重创,但鄂党余党仍旧活跃于朝野。乾隆决定趁热打铁,彻底肃清鄂党。

1745年,鄂尔泰因年老体衰病逝,乾隆命令将其党羽一一革去。首当其冲的是鄂尔泰的心腹鄂容安,他被逐出军机处,从此黯然离场。

接着,乾隆又将矛头指向鄂党重臣史贻直。史贻直曾在1741年党争中被张党弹劾,如今乾隆命令将其革职查办。

鄂党余孽阿桂也未能幸免,他因在云南任职时徇私舞弊,被乾隆下令严惩不贷。就连鄂尔泰的侄儿鄂绍基,也因在广西任上贪赃枉法而遭到革职。

一时间,鄂党中坚力量尽数覆没,余党无主,四散奔逃,鄂党由此彻底瓦解。

而张廷玉虽然在1749年退休,但其门生故吏仍遍布朝野,影响力不容小觑。乾隆决定趁热打铁,将张党彻底扫清。

首先,乾隆命令将张廷玉的门生军机大臣汪由敦革职查办,以儆效尤。汪由敦曾在张廷玉退休一事中泄露机密,乾隆对此耿耿于怀。

接着,乾隆又将矛头指向张廷玉的亲家四川学政朱筌。朱筌因贪污受贿而被查办,乾隆命令将其财物缴获,并连带处分张廷玉。

就连张廷玉的儿子张若澄也难辞其咎。张若澄曾在父亲退休一事中僭越无礼,乾隆对此耿耿于怀,命令将其革职查办。

一时间,张党中坚力量尽数覆没,余党四散奔逃,张党由此彻底瓦解。

1755年,张廷玉在家中病逝,乾隆虽然最终仍遵雍正遗命,命其配享太庙,但张党已经彻底覆没,无力回天。

结尾

就这样,经过数年的周旋平衡,乾隆终于将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顽疾扫清,独揽大权。他不仅巧妙利用了两派的矛盾,还暗中培植了自己的亲信力量,为日后的独裁铺平了道路。

在扫清两派顽疾后,乾隆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颁布一系列新政,加强中央集权。他提拔亲信担任要职,重用蒙古贵族,将满洲贵族在朝政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乾隆独揽大权后,清朝进入了他长达六十年的专制统治时期,朝政大权操纵在他一人手中,从此君权神授,专制至极,直到雍正朝的改革开放之路被彻底阻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乾隆   满洲   蒙古   朝政   亲信   朝野   顽疾   元老   帝王   贵族   矛盾   力量   青年   高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