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为何我国返回舱着陆后烧得发黑,印度返回舱却非常干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开始分离。50分钟后,返回舱降临在东风着陆场。

细心的人发现,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已经被烧的黑了一半。而美国等国家的返回舱非常干净,甚至印度的返回舱都不会烧成这样。

无数人开始担忧,难不成我们的航天航空技术连印度都比不上吗?

“博士乘组”

2023年5月30日,搭载了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引发所有人关注的是,他们中并非全部是航天驾驶员。

其中朱杨柱是航天飞行工程师,桂海潮是载荷专家。他们两个在入选第三批航天员之前,曾在大学中从事科研工作,没有任何飞行经验。

航天驾驶员景海鹏,有着足足四次航天经历,远超其他人,是我国现在飞行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这样一支队伍,一经亮相就被称为“博士乘组”备受人们关注。

航天员需要强大的身体,以适应太空中恶劣的工作环境。所以大多数筛选的航天员,是身体处于巅峰时期的青年人。

可那时的景海鹏已经50多岁了。

为了能继续飞往太空,完成自己的梦想,景海鹏在地面训练中每天保持6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

凭借自己多次飞天的丰富经验,景海鹏将70多本飞行手册,飞船中各种操作指南,上万条指令都倒背如流。

相较于景海鹏的蓄势待发,从未有过飞行经验的桂海潮迎来了生命中最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航天员大部分由优秀的空军飞行员筛选出来,以适应太空中的失重感和旋转。

桂海潮没有过飞行经验,在转移训练中出现了很严重的不适反应,出现冒虚汗,恶心,甚至头晕的状况。

在飞行员中,这种不适应早在大学学习阶段就锻炼好了。可对于从未有过相关训练的人来说,这样的状况极难克服,并且会让人十分痛苦。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桂海潮不仅克服了这种身体的痛苦。还为了尽快适应,自己在公寓开始加练。

他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在房间内原地旋转,只为了提高自己应对旋转的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适应这种训练的桂海潮,成绩也达到了一级。

空间站中大量的工作,需要有相关学术经验的工程师完成。

比如在空间站对接工作中,最先是使用自动对接的方式。可太空中自动装置极易出现问题,所以对接工作还会准备一个备用方式——手控交会对接。

就是让航天员像驾驶飞船一样,和空间站完成对接。这项工作,正是属于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的。

可在手控交会对接的训练中,朱杨柱却训练的非常吃力。若是他不能精准的操作,那么他就会被筛选掉,无缘自己的飞天梦。

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在公寓放置了一台手控交会对接模拟器,训练结束后在房间内加练。

刻苦训练到直至身体产生肌肉记忆,闭上眼都能精准操控对接。

也正是因为三位付出的努力,才能让他们在诸多优秀的航天员中脱颖而出。

自2003年10月,杨利伟代表中国人首次出征太空开始,中国航天员都秉承着坚定不移的意志,有着为了完成工作付出一切的精神。

我们国家这样的航天员,这样不屈的意志,难道会被飞行器的技术落后拖后退?

甚至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作为后来者的印度都比我们强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返回舱技术

首先我们要知道,神舟系列飞船采用三舱构型,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一个附加段组成。

其中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主要的休息和工作的空间。

推进舱顾名思义,里面承载了大量的燃料,内部大多数是飞船的动力仪器,并且通过化学作用给航天员提供必要的氧气和水分。

而返回舱则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着是否能将太空中的物资以及航天员安全送回地面。

这关乎于载人航天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关乎于航天员的荣耀与责任。

因此返回舱需要从太空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保证内部空间的绝对安全。所以各个国家,对返回舱的技术研发是重中之重。

又因为航天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科技水平,全世界所有研发此技术的国家都不会公开相关资料。所以每个国家研发的方向不同,自然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那么就返回舱技术而言,是不是表面越“干净“越好呢?实则不然。

据资料显示,返回舱在回到地球的过程中,因为自身动力装置以及重力加速度的缘故,返回舱的飞行速度极快,甚至达到每秒7.9公里。

这样高速飞行的返回舱,在经过大气层时,极高的动能会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热,让返回舱表面温度极高产生明火。

从视频直播来看,当返回舱经过大气层的时候,表面宛若一个巨大的燃烧的火球,并且后面带着长长的拖尾。

航天员称,待在返回舱内部的他们,能听到“劈里啪啦”的燃烧声音。

为了保证返回舱内部的安全,给返回舱隔热是每个国家都要谨慎面对的问题。

美国的返回舱大多使用铝镁合金进行隔热,这样的材料让它在落地后不会像我国的返回舱那样烧黑,从远处看去依旧保持着金属原本的颜色。

其实这种材料并没有我国的材料效果好。虽然看起来银光闪闪像新的一样。但细看下去,上面还是伤痕累累,都是灼烧后的痕迹。

返回舱的材料,是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得来的,并不是简单的铝镁合金可以媲美的。

我国的返回舱隔热技术,因为这种材料的原因,早就超过了美国为首的一众发达国家。

对我们的返回舱来说,表面烧得越黑,证明这种材料发挥的越充分,内部也越安全。

因为这种隔热材料是通过燃烧不断分解,再通过分解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与返回舱表面分离开。

所以我们看到的返回舱回来画面,相对于美国等国家的返回舱看起来更危险,火球更大拖尾也更长。

我国研究人员深谙“堵不如疏”的道理。这种方法相对于单纯的隔热,巧妙的解决了热量持续上升的问题,更加先进也更安全。

在返回舱回到地面这种恶劣的工况下意外百出,谁都不能保证返回舱表面的隔热材料百分百安全。

而我国用这样的方式,让返回舱的隔热上限更高,对返回舱来说,也能应对更严峻的工况。

全世界所有航空大国对待返回舱,都是经过不断的研究试验才到达今天的成就。

那么印度到底是怎么做到和这些国家一样,甚至做的更好,让他们的返回舱表面“一尘不染”的呢?

印度的载人航天技术

提起印度这个国家,总是带着一些“荒诞”的色彩。不论民间还是官方,总能做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行为。

阅兵时候出现的“杂技摩托”,到月球探测器的硬着陆,印度不断刷新我们对一个科技认知的“底线”。

就载人航天技术而言,印度政府和相关项目负责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明年一定”。

对于载人航天技术,印度已经准备了20年,和我国发展的时间差不多,可到如今还没完成载人航天的工作。

早在2003年,印度就打算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直到2006年对于载人航天技术开展了论证和技术研究。

之后经过不断的技术论证和试验论证,到2007年印度才成功完成了返回舱发射和溅落试验。

发展到2008年的时候,印度官方雄心壮志的夸下海口,称他们在2015年就会完成载人航天火箭的首次发射。

印度后发展航空航天技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中美俄三国的成功案例就摆在眼前,虽说核心技术并未公开,但比什么借鉴都没有,“摸着石头过河”容易得多。

印度在试验中,载人航空飞船已经达到了8.2吨,比美苏当年首次发射的飞船高了不止一两个等级。

和现在我国使用的飞船量级,已经相差不大了。这种情况下,印度的载人航天项目应该很快就落地完成才对。

然而因为政治因素和经济问题,印度的载人航天技术一拖再拖。

虽说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断过他们的科研经费,也从未停止技术研究,但是却一直没有完成项目。

2018年,印度总理莫迪决定启动航天技术,项目代号名为“Gaganyaan”,取自梵语“天空之船”的意思。

在此之前,印度的月球探测器名为“月船”,火星探测器名为“火星船”。

一脉相承的名字,可见莫迪总理对完成载人航天技术的决心。至此印度的载人航天项目终于有了名字,也才算是真正的立项。

然而项目却因为疫情的原因,原本许诺的2020年完成的首次载人航天,拖到了2021年。

又从2021年拖到2022年,从2022年拖到2023年,然后到现在还没有完成。

直至今日,印度终于让首次遨游太空的航天员亮相,印度总理莫迪称他们是“印度的英雄”,并且明年一定完成首次的载人航天工作。

印度媒体称这几名航天员早就选出,但是被印度官方保密并未公开,看形式仿佛印度真的要在明年,完成这项拖了几年的项目。

从未进行过真正的载人航天,印度的返回舱技术只经历了几次飞行试验,并未出过大气层。

没在真实的状态下模拟返回舱的工作状态,没经历过大气层高温摩擦的考验,所以他们的测试结果代表不了什么。

相较于我国已经实践发展十几年的载人航天技术,印度的那些试验根本不值一提。

中国空间站

在1992年,我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同时高瞻远瞩的定制了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开展太空应用试验。第二步,在载人飞船的基础上,完成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对接,组建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太空空间站。

第三步,就是在第二步基础上,建立一个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2003年,随着杨利伟顺利完成进入太空的工作,且安全回到地面,标志着我们中国人对太空的征程正式开始了。

到2002年12月31日,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中,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计划,第三步也稳定如期的完成。

到如今,我们不仅可以使用空间站,还可以让航天员驾驶空间站。神舟十六号的完美收官,标志着中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又一次达到了新高度。

从2003年,杨利伟在回忆起自己遨游太空的经历时曾说:“乘坐火箭时,能感受到颠簸振动。”发展到神舟十六号的飞行组惊叹:“这次到中国空间站‘出差’感觉很爽!”

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已经不再是困难重重,并且要举全国之力的项目了。我们国家已经完成了载人航空的常态化运营。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顺利发射,在空间站与神舟十六号对接。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顺利发射,然后对接神舟十七号。

留守空间站的工作,像接力棒一样,一棒一棒的传下去。

太空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挑战,我国的空间站将会一直有航天员在此工作。

神舟十七号的乘组人员,预计在2024年4月30日返回地面,我们期待着英雄的回归。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印度   神舟   返回舱   我国   航天员   技不如人   空间站   飞船   太空   干净   航天技术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