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精讲:讲清楚中医最重要的原则,辨证论治的辩证

“谢老师。我一直在学习病因辨证,但总感觉有些难以理解。能否请您给我讲解一下?”小王问,谢老师点了点头。

病因辨证是中医的一项重要理论,主要分析疾病的发病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病因的种类,比如六淫侵袭、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劳逸失度、金刃跌扑等,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谢老师语重心长地解释着。

小王认真地记录下每一句话,不时点头示意自己的理解。

在疾病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常常是互为因果的,某一阶段中的病理产物,可成为另一阶段新的病因,比如痰浊、瘀血、食积等。医药不当也是病因的一种。” 谢老师继续深入讲解,眼神中透露出对医学的深厚理解。

不同病因侵入人体的不同部位,产生的病态反应也不同。我们可以从发病、病史、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断病变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性质。” 谢老师言之有物,让小王如沐春风。

具体来说,病因辨证包括六淫、疫疠辨证,情志内伤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特点,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谢老师总结得淋漓尽致。

小王心中的困扰渐渐消散。

辨证论治

谢老师又说:“你还需要在学习一下辨证论治。

小王点点头,更加认真做起笔记。谢老师说:“其实‘在中医学中指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所出现的各种症状的综合表现,也可以理解为征候。由于疾病发展的阶段不同,反映这一阶段的征候也会不同,因此证是具有可变性的。由于‘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因此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辩证’在中医学中是指认证、识别证的过程。辨证的过程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小王又问:“论治呢?”

谢老师说:“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辩证是为“论治”服务

如何来“辩”?

辨病因:

谢老师接过笔记本,微笑着点点头,示意小王坐下。他深知小王的用心和努力,一直以来对这位年轻学生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病因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而指导我们的治疗。”谢老师言简意赅地解释道。接着,他指着小王的笔记本上的内容继续说道:“病因辨证有很多种,比如六淫侵袭、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劳逸失度、金刃跌扑等,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疾病的原因和结果通常是相互关联的,一阶段的病理产物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新病因,比如痰浊、瘀血、食积等。而医药不当也是一种潜在的病因。

小王点点头,继续追问:“那么,辨证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谢老师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辨病因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手段,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工作环境、情志状态等,分析病因的性质、部位、时序和关系。首先,要仔细分析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以及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情况。其次,观察患者的症状,比如脉象、舌苔等,这些都是反映病因的重要线索。接着,要将这些线索与不同的病因联系起来,推断出最可能的病因。最后,根据病因进行辨证,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小王沉继续问:“那么,可以再举例吗?”

谢老师笑了笑说:“以感冒为例,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受到寒邪、风邪、湿邪等外邪侵袭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生活不规律等内因所致。通过辨证分析,可得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邪感冒、气虚感冒等不同类型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

辨病位:

谢老师又说:“小王,正确的辨识病位,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病因和病性,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要精通这一技巧,你需要对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首先,你必须明白辨病证的部位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蔓延程度,帮助你确定遣方用药。”

小王认真地记下了这些重要的信息。“谢老师,我明白了,但我还是不太清楚应该如何准确地进行病位辨证。”

谢老师微笑着,取出一本古籍,翻开了一页。“比如,感冒初起时表现为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这时证明病邪在表,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而若病情加重,出现发热、咳黄痰、胸闷、气促等症状,就要考虑病邪已经入里化热,治疗应以清热化痰为主。因此,辨病位在中医诊断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小王跟随谢老师的指导,接着,谢老师又说道:“常用的病位辨证方法有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其中脏腑辨证主要用于内伤杂病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主要用于外感病辨证;经络辨证是对脏腑辨证的补充和辅助,适用范围较广,而在针灸、推拿、骨伤等专科诊治中尤为常用。

辨病性:

谢老师开始解释:“病性辨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所表现的各种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归纳、判断,从而确定疾病当前证候性质的辨证方法。

小王点点头,示意自己在认真聆听。谢老师继续道:“辨病性是指确定疾病的虚实和寒热属性。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致病的邪气有阴阳之分,而人体的正气也有阴阳之别。不同属性的病邪入侵人体,会与人体正气相争,导致阴阳失调,出现不同类型的病证,其表现为寒热不同。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他用笔迅速记录下这些关键概念。谢老师接着又说:“更具体来说,病性分为一般病性和具体病性。一般病性包括寒、热、虚、实等,属于抽象的病性概念。而具体病性则是以气血津液、阴阳盛衰的变化为主,如气虚、气陷、气滞、气逆、血虚、血瘀、津亏、阴虚、阳虚、亡阴、亡阳等。

然后,他问道:“谢老师,那么在具体的临床诊断中,如何辨病性呢?”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辨病性是临床辨证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病性是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是对疾病一定阶段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亦是对邪正相互关系的综合认识,具有整体、动态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病性辨证时,一般需要对全身症状、体征以及体质、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方可准确辨证。”

小王沉思片刻后,继续问:“那么,可以再具体一点吗?”

谢老师笑了笑,指着小王的笔记本说:“小王,记住,例如,阳胜则热,即阳邪入侵人体,‘邪并于阳’使阳气过盛,从而导致机体出现热症。因为阳气的特性是热,所以‘阳胜则热’。而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王感到一阵振奋,他终于开始理解病性辨证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补充:辨病势

谢老师又补充道:“小王,中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时间和耐心。我再补充一个辨病势。辨病势是指诊断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了解病势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理论中,疾病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如外感病传变的一班规律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不同阶段的病情表现及临床表现不同。因此,医生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掌握疾病发展变化趋势,提前预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速病愈。

疫疠

小王专心地记录着,然后问:“谢老师,我听说中医里有一种很重的急性病叫疫疠,这又是什么?”

谢老师微笑着解释:“疫疠是由感受疫疠毒邪而引起的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它们通常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病情严重、致病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在中医文献中,疫疠还被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瘟疫’等。疫疠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疫疠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口鼻侵入、食物、皮肤接触、蚊虫叮咬等多种途径传播。这些途径都会使人体感染疫疠邪气,病情相似,但传播方式不尽相同。

“谢老师,不好意思,我想再请教疫疠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小王说着。

谢老师微微一笑,说,:“疫疠证,在临床上,它的表现包括起病急骤,来势猛烈,传变迅速,变化多端。壮热,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绛,脉洪数,甚则斑疹,吐衄,痉厥,神昏等。

小王专心记录着,他明白这是珍贵的中医知识。

疫疠致病,急骤、猛烈,热毒内斥,则见热势高,伴有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绛,脉洪数等。同时还易传变内陷,导致动风、动血、闭窍,出现斑疹,吐衄,痉厥,神昏等症状。疫疠的致病特点:一是传染性强,一旦流行,疫区内无论男女老幼,触之皆病;二是起病急骤,病情危重,传变迅速;三是传播途径多从口鼻而入,既有空气传播,也有接触传染。四是疫疠的形成和流行需要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气候暴逆,洪水泛滥,战乱频频,生活贫困,环境卫生极差等。五是疫疠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所以‘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将这些知识仔细地记在笔记本上。

“此外,辨证要点在于以以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症状相似为其辨证要点。” 谢老师总结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小王   疫疠   病势   中医   传染性   病因   病情   原则   阶段   疾病   老师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