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南宋和明朝只相隔了四十余年

摘自网络:原创 西山白衣 默梅轩

中国历史上宋朝是由元朝取代的,元朝又被明朝所灭。许多人的印象中宋朝和明朝中间隔着一个元朝感觉年代久远没什么瓜葛,其实宋朝和明朝离得很近,若仔细推算两个朝代只相隔了四十年。

元朝是世界上武力值最强大的朝代,它征服了欧亚大陆,建立了大元帝国。在蒙古人对欧亚大陆的征服战争中宋朝是唯一一个抵抗非常顽强的国家。从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后蒙古背信弃义转脸攻打南宋开始到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灭亡,共历时46年。如果按照史书,1279年崖山海战后元朝统一是时间是89年,按照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起元朝的国祚为98年。

既然南宋灭亡元朝建立,距离明朝最短时间也应该是89年,那么为什么宋朝和明朝只相隔四十余年呢?这要从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恭帝赵显说起。赵显出生于1271年,是宋朝南渡后(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赵显的父亲宋度宗因贪恋酒色而死,奸臣贾似道便扶持年仅三岁的赵显登基做皇帝,年号德佑。

两年后(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赵显的奶奶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出城向元军投降。但是赵显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都逃出了临安城,赵昰在逃亡过程中当了两年皇帝,在乱世中受到惊吓而死,年11岁。随后6岁的赵昺又被拥立为皇帝,不到一年在崖山海战中大臣陆秀夫担心赵昺被元军俘获,就将黄金国玺系在腰间,背起7岁的赵昺奋身跃入大海,以身殉国。


哥哥和弟弟都死了,投降元军的赵显就是活着的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元朝为了安抚南宋归顺的臣民没有杀赵显,把他封为瀛国公囚禁在元大都,不准与外人接触。赵显虽然年幼却是天资聪慧,非常好学,被囚禁期间苦读诗书,到十八岁已经是满腹经纶。元世祖忽必烈看着如此聪慧的赵显心里非常不安,就起了杀心,赏了许多钱财给赵显,还让他和蒙古贵族女子孛儿只斤氏结婚。

赵显知道这是杀他的手段,为了避祸他向忽必烈提出去西藏当僧人,研习佛法。忽必烈欣然答应,命他去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和尊。赵显从此远离汉地在萨迦寺一心学习藏文,还把汉文佛经《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翻译为藏文,为传播佛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元朝统治的几十年充斥着暴政和严重的贪污剥削,再加上接连出现的天灾让百姓苦不堪言,农民流离失所,饥民遍野,百姓对官府的反抗也经常爆发,大有爆发农民起义的局面。到元英宗时期蒙古贵族内部也为争夺权利矛盾重重,时刻都有爆发政变和内乱的危险局面。在西藏修行三十多年的赵显眼看着元朝这样的局面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他便有了想重回汉地的念头。

赵显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百姓若要揭竿而起推翻元朝统治就得找个借口,而他作为宋朝活着的最后一位皇帝就是百姓最好的拥立借口,他就是农民起义可打的旗号。为了让百姓知道他这个宋朝皇帝还活着,赵显决定重返汉地,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广为传播,这首诗名为《在燕京作》:“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诗中林和靖是北宋的大隐士林逋,他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多年,以种梅养鹤为乐,有“梅妻鹤子”的雅称。“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的意思是他像林逋那样隐名埋姓了几十年,尝尽清苦,如今(大宋的江山)像梅花那样也会重新绽放。“黄金台”是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才的典故。“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意思是天下的贤良人士都在等待我归来。

这首诗很快传遍了全国,也传到了当时元英宗的耳中,元英宗不傻,读懂了赵显诗中的意思,他还真担心百姓打着赵显的旗号起事,于是在1323年4月,没等赵显走回汉地,就派人在甘肃一带的河西用毒酒毒死了赵显,时年五十三岁。可是元英宗也没落下好下场,几个月后被发动政变的元朝权臣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所杀。

《在燕京作》这首诗由于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活着的时候写的,也算宋朝的最后一首诗。赵显死于1323年,四十多年后的1368年朱元璋攻进元大都看见元顺帝的画像说他一点都不像蒙古人,活脱脱的一个汉人。后来再看到赵显的画像发现元顺帝和赵显长得一模一样。

其实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在元朝皇室血统中也不被承认,元文宗就以妥懽帖睦尔不是他哥哥(元明宗)的儿子为由把他从小流放到偏远地区的寺庙当和尚。据此野史流传说元明宗没当皇帝的时候被流放到阿尔泰山一带,遇到了出家的赵显,由于赵显的妻子孛儿只斤氏比较漂亮,元明宗就抢了过来做自己的王妃,岂不知孛儿只斤氏已经怀孕,没多久便生下了妥懽帖睦尔。

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明宗见到赵显夫妇时,孩子已经出生取名赵完普,元明宗很喜欢赵完普,请求赵显将这孩子让给他。赵显不但大度的同意了,还搭上漂亮的孛儿只斤氏让元明宗一并带走。赵完普从此改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最后成了元顺帝。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之所以被野史这样编排是基于元、明文人对他的认同。他继位后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元朝建立后为防止汉人做官,曾下令废止科举。妥懽帖睦尔恢复科举也让广大汉族读书人有了进取的途径。他还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

妥懽帖睦尔让汉人最欣慰的是为宋朝修史,把宋朝放到正统地位。当时妥懽帖睦尔下令让丞相脱脱主持编写宋、辽、金三史,在谁是正统上朝廷内部产生了分歧。汉人学者大臣们认为赵宋才是前朝正统,辽金只能作为外国列在史书的《列传》中。蒙古人认为元朝得国于金朝,应该以金朝为正统,宋辽只能编入外国传。

虽然都是修史但别小看这个“正统”,那可是一个民族的脸面,假如以宋朝为正统,那么宋朝的各个皇帝都能独享“本纪”,辽金的皇帝只能作为国王放在列传里。比如《宋史》本纪第一介绍赵匡胤:“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

妥懽帖睦尔让修史的用意就是想以宋为正统,眼看双方争执不下,他又不能得罪蒙古权贵,于是拍板决定三朝分别编修各为正统,让汉族学士编修《宋史》,于是出现了中国断代史上最奇特的一幕,《宋史》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多达500万字,为二十四史中规模最大一部。

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此时距宋恭帝赵显去世才四十五年。如果赵显活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也是九十八岁的老人了,他能亲眼看见元朝灭亡也是难以恢复大宋江山,历史的进程也不会因他而改变。但是孱弱的宋朝能把帝系延续这么久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毕竟宋恭帝赵显在元朝统治几十年后还有复国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明朝   南宋   宋史   蒙古   元朝   汉人   宋朝   正统   皇帝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