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鹰事件”的真相,是老八陷害老十四?不,这其实是胤禵的局!

文丨卿心君悦

在康熙六十八岁的寿宴上,发生了名场面“死鹰事件”。

从表面上看,事情的起因经过一目了然——

老八发现兵权在握的老十四有了异心,为了“踩死”这个一直隐藏在身边的对手,老八将其给康熙准备的寿礼“天石”,换成了一只死鹰,以此来构陷老十四。

可这真的是“死鹰事件”的全部真相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今天这篇文章就与大家一同揭秘——死鹰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导语:

康熙五十六年,传尔丹奉旨平定西北叛乱,却因八爷党暗地里处处掣肘,不按时供应钱粮器械,导致急于决战的传尔丹大军全军覆没。

为了尽快平定叛乱,康熙决定从众皇子中择一人代他出征,封大将军王。

一时之间,夺嫡的争斗聚焦到了兵权之争上。

也是这次大将军王之争,老十四的野心彻底暴露。

纷争起

在邬思道的提醒与建议下,老四放弃了对大将军王的争夺,将目标锁定在了陕甘总督的位置上。

这招以退为进,达成了一箭三雕的目的:

其一,卖了老十四的好,从内部分化八爷党,离间老八与老十四的关系;

其二,拿到了陕甘总督这个可以制约大军的重要的位置;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彰显了大局观与人君器宇,顺利通过了康熙的最后考验。

这一边,老四着手准备先老八一步举荐老十四,另一边,八爷党内部为此也开了一场小会。

正常来说,八爷党举荐老十四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老十四有行兵布阵的经验,如今又掌管着兵部,还是自己人,于情于理老十四都是最佳人选。

可问题是,此时的老八对老十四并没有那么放心。

早在乾清门老十四硬怼康熙的那一次,老八就对这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十四弟有了些许怀疑。

至于原因很简单:老十四恰到好处的“挺身而出”,不仅没有受到康熙的处罚,反而因此掌管了兵部,成了八爷党中唯一有差事、有实权的阿哥。

无论是职场,还是在体制内,我们看问题都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思考事情背后的利害关系与目的。

当局势晦暗不明或是敌友难分之际,你无法判断一个人做某一件事的目的时,那么最简单直接的辨别方式,就是以结果和利益关系为导向去反推。

说白了,就是看谁是事件的受益者。

老八就是根据这一点,才判断出老十四所谓的“仗义执言”,不过是“伺机表现”。

因为老十四是整件事的最终受益者,不仅自己得了康熙的青睐与重用,母亲还被晋升为了皇贵妃,至于他这个八哥,反而成了被架在火上烤的那一个,更遭康熙厌弃。

也因此,事后的老八虽然表面上与老十四关系依旧,可心里却对老十四开始有所防备。

这一点,在郑春华“假死”时,就可以得到验证。

当时,得知郑春华暴毙的老九,前来给老八送消息,并表示很可能是老十三干的。就在老九要将老二去老十三府邸的事说出来的时候,被一旁的老八打断了:

“慢慢慢,让我想一想,这事透着邪啊。”

随即,为了彻底堵住老九没说完的后半句话,老八将老九支到了左家庄化人场子,去查验郑春华是否真的死了。

很明显,老八此举是不想让老九暴露他们在老十三府邸安插了眼线的事。至于目的,就是为了提防老十四。

毕竟,当时在场的只有四个人,除了老八、老九之外,就只有老十和老十四了,要说是提防混不吝老十,显然没有这个必要。

正因为老八对老十四早就有所防备与怀疑,所以在这次争夺大将军一事上,老八虽然清楚老十四是最佳人选,可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对老十四进行了一番敲打与试探:

“十四弟,这个位置我争不过你。还是你当这个大将军王吧。”

一语双关,说的是大将军王,也是继承人的位置。

这么明显的试探,老十四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不过老十四清楚,此时并不是与八爷党割裂的时候。一来,当时康熙态度不明,老四也没有动静,万一老四要争,他还需要八爷党助他一臂之力;

二来,传尔丹为何会兵败,他心知肚明,如果不能打消老八的疑虑与猜忌,就算他能出任大将军王,也难保老八不会故技重施。

我们再看老十四是怎样应对的:

“八哥,无论年资还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这样说便是疑我。我愿歃血为盟以明心志。”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在职场与官场更是如此,每个人兜里都揣着几张面具,来应对不同情况,面对不同的人。

为了让戏更逼真一些,老十四才会提出“歃血为盟”的要求。同时,一番“真情切意”的表白,直接把自己从“觊觎者”变成了被领导怀疑的“受害者”。

只不过,老八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老十四,于是又说了一段话:

“在咱们当中我是首脑,可是君权天授岂能够私让的,十四弟现管兵部,皇阿玛圣泉眷优隆,而我遭逢上次一跌,已经怕是失去圣心,天命难追了。”

抬高老十四,贬低自己,目的不仅仅是在试探老十四的心思,也是为了试探一下其他人对他这个“首脑”的拥护程度,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权威性。

领导说自己不行可以,但作为下属这时绝对不能顺着领导说,于是便有了老十四接下来慷慨激昂的陈词:

“八哥,所谓天命,本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说您失去圣心,我看也不见得……他老人家明知我是你的一党,还把兵部交与我,囚禁了会带兵的十三阿哥,因此我敢断定,皇阿玛就算重用了我,也是给你立一个擎天保驾之臣。”

别管老八信不信,老九等其他人反正是信了,也因此,老九提议先力保老八出任大将军王,如若不行,再力保老十四。

八爷党的内部沟通会就此结束,只不过,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死鹰事件”

论演技,老四与老十四不愧是亲兄弟。

为了达成一箭三雕的目的,老四借着给母亲祝寿的时机,假意出于孝心,征询母亲对他要推举老十四当大将军王的看法。

随后与老十四单独交谈时,为了打消老十四的疑虑,老四又冠冕堂皇的表示,推举老十四完全是出于公心,为国举贤。至于为何没举荐老十三,老四也给出了一个合理解释:老十三的外公是蒙古大汗,容易影响军心。

见平时关系一般的四哥如此仗义,老十四投桃报李的提出,要举荐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就这样,老四与老十四私下达成了协议。

在不久之后的御前会议上,老十四如愿得到了大将军王的位置,只不过他不知道,这个位置,从一开始康熙就属意于他。

可还是那句话,在老十四看来,此时并不是他与老八决裂的时候,也因此,老四举荐他的这件事,包括他力荐年羹尧的事,老十四需要给老八一个交代。

而所谓的“交代”,就是将回京述职的年羹尧带到八爷府,以此来向老八表明心迹——

八哥你看,老四虽然举荐了我,但我的心还是向着你的,这不,我把老四的心腹年羹尧都拉来了,你还有什么怀疑的。

老十四此举真的能打消老八的猜忌吗?

很显然并不能。

暂且不说,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拔除,单说如今的老十四已经不是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小跟班了,而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王,老八又岂会真的放心。

所以才会有老八安排鄂伦岱与雅布齐两个心腹,去监视老十四的戏码。

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官场,从来都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对手。所谓的“朋友”“对手”都只是一种称谓,而称谓会随着利害关系的转变,随时发生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时的老十四对于老八而言,已经不算是心腹了,而是一个需要时时提防,却暂时不能撕破脸的潜在“对手”。

只不过,老八低估了老十四的野心,更低估了老十四的手段与阴险。

到了适合与叛军决战的时机,老八写信给老十,让其按兵不动:

“十四弟如晤,时机尚未成熟,千万不可出兵。须知道,我军凯旋之时,也即吾弟解除兵权之日。”

老八为啥不想让老十四立刻决战?

只是担心老十四立了战功会压他一头吗?

不!

要知道,即便老十四此时对老八依旧忠心耿耿,听从其安排拖上一拖,可终究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也就是说,老十四的战功是板上钉钉的事,只是早与晚的问题,老八根本改变不了。而事情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早与晚”上。

注意,此时的康熙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归天了。

所以,老八口中所谓的“时机”,很可能是指康熙的身体状况。

一旦康熙出现意外,远在西北的老十四又鞭长莫及,那么老八的对手就只剩下老四了。而以老八的势力,与老四一争高下的胜算很大,毕竟老四唯一的支持者老十三已经被圈禁了。

只要老八能笼络住九门提督隆科多,无论康熙传位给谁,他都有机会扭转乾坤。

等到大局已定,老十四立不立战功都无所谓了。

可如果老十四先一步立功归来,那么老十四势必会成为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且比老四更加难对付。毕竟,老十四是康熙亲封的大将军王,有兵权不说,还是众人猜测的继承人人选。

这才是老八不想老十四尽快决战的原因。

只不过,夺嫡之心已经昭然若揭的老十四,怎会任由老八摆布。

在老十四看来,眼前最重要的事,是赶在康熙大寿之前,打一场大胜仗,巩固他在康熙心中地位的同时,提高声望与威望,为夺嫡加码。

于是,老十四先是趁着老八来信的当口,他对老八安插的眼线鄂伦岱使了一招“反间计”——模仿老八的笔迹,伪造了一封让雅布齐“除掉”鄂伦岱的信,成功策反了鄂伦岱。

随后在粮草到达之时,老十四立刻出兵与叛军决战,一举平定了叛乱。

不久之后,鄂伦岱带着老十四的寿礼回京了。而意识到老十四有异心了的老八,掉包了老十四的寿礼,这才有了“死鹰事件”的名场面……

“死鹰事件”背后的真相

老十四真的是“死鹰事件”的受害者吗?

不!

老十四才是事件的策划者,老八不过是被骗的“执行者”罢了。换句话说,老八会掉包自己献给康熙的寿礼,从一开始就在老十四的预料之中,这是老十四算计老八的一个局。

之所以这么说,请注意剧中两个不合理之处:

其一:老十四用来策反鄂伦岱的信,在鄂伦岱回京之前,就到了老八的手里。

信是怎么到老八手的?

按理说,老十四策反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必要留着这封伪造的信了,直接烧了才更符合情理。而如今信却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老八手里。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老十四不仅故意留着这封信,还故意借雅布齐之手,将信送到了老八的手里。毕竟,如果老十四真的不想这封信暴露,信早就没了。

其二:老十四的寿礼为何非要经过老八的手。

按理说,老十四违背了老八的意愿,就等于跟老八摊牌了。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起见,老十四大可以嘱咐鄂伦岱,去八爷府的时候,不要将寿礼带过去,以防老八等人动手脚。

这两个不合理之处说明了什么?

说明“死鹰事件”的背后策划者其实是老十四。

事情很可能是这样的——

老十四故意将信透露给了老八的另一个心腹雅布齐,并借雅布齐之手,将信送到老八的手里,同时让鄂伦岱带着寿礼去老八处复命。

而发现他有了异心的老八,自然不会放任他用“天石”继续博取康熙的欢心,一定会有所行动。只要老八对寿礼动了手脚,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那么老十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是为了坑自己?

自然不是!

老十四的目的有两个:

一、彻底扳倒老八。

要知道,虽然“死鹰”是老十四的寿礼,可但凡有脑子的人都能想到,除非老十四突然疯了,才会给康熙送这样的礼物。

既然不是疯了,那么只能说明是有人在陷害老十四。而想要查清这件事并不难,到那时,老八的结局可想而知。(这时的老八明显降智了,这么粗糙无脑的事也能干的出来。)

也就是说,老十四就是故意漏破绽给老八,让其有机会偷换他的寿礼。一旦康熙彻查此事,自然会勃然大怒,就算不将老八贬为庶人,圈禁也是跑不了了。

这样一来,八爷党彻底土崩瓦解。

二、加速康熙的死亡。

在老八写信让其按兵不动的时候,老十四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康熙的身体状态大概率不太好。否则,老八不会要求他一拖再拖,不让他返京。

在这种情况下,老十四虽然不能确定老八会将他的寿礼换成什么,但能肯定一点,一定会被换成能惹怒康熙的东西。

而康熙看了被调换的寿礼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可想而知,就算不因此一命呜呼,身体状况也只会更加糟糕。这一点在剧中已经得到了验证。

也就是说,老十四做局的另一个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加速康熙的死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十四相信了老八的那句话,谁当了大将军王,谁就是康熙选中的继承人。

在老十四看来,既然康熙有传位于他的想法,那么一旦康熙病危,势必会召回远在西北的他,而此时的他,战功在身,兵权在手,威望达到顶峰,是胜算最大的时候。

所以,他不介意送康熙老爹一程,进而早一点定下乾坤。

从某种角度来说,老十四的这个局不仅阴险至极,且可进可退。如果老八没有动他的寿礼,他也没有什么损失,照样讨得康熙的欢心;而如果老八入套,动了他的寿礼,那么倒霉的只有老八和康熙。

这才是“死鹰事件”的背后真相。

只不过,老十四没想到,康熙不仅没有彻查“死鹰事件”,更从没有动过将大位传给他的心思,他的登基梦,注定无果。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寿礼   事件   目的   兵部   兵权   心腹   战功   大将军   康熙   真相   只不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