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麾下10位晋绥系主要将领的结局

1928年北伐成功后,蒋、冯、阎、桂成为新的军阀,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绥系长期盘踞在晋、绥等地,鼎盛时期还占据京、津之地。尤其是山西,在民国38年的历史上一直都是阎锡山的地盘,当时阎锡山手下也汇集着一批将领,他们以阎锡山为首,这也是阎锡山在民国长期不倒的原因之一。不过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阎锡山的晋绥系土崩瓦解,阎锡山本人也逃到了台湾岛,那么他手下那些重要将领都去了哪里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阎锡山手下十位主要将领的结局。

1、赵戴文

赵戴文是山西五台人,阎锡山的军师,宰相,他出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1905年到日本留学时结识了阎锡山,到后来更是成为阎锡山的智囊,辅佐阎锡山掌控晋绥大权。在山西这块土地上,赵戴文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赵戴文

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后,赵戴文相继做过内政部长、察哈尔都统、监察院长、山西省主席等职。期间仍是阎锡山的首席幕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戴文又提出山西守土抗战,并且倡导组织牺盟会。1943年赵戴文因肝癌去世,终年77岁,阎锡山亲写祭文悼奠。

2、徐永昌

徐永昌是山西崞县人,陆军大学第四期毕业,曾在北洋军中当兵,1927年徐永昌带着第三军入晋,起先并没有加入晋军序列,但是一经踏上山西的土地,就接受了阎锡山的津贴,也就在事实上成为晋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永昌本人则自当时起,即与阎锡山合作共事,为阎锡山出谋划策,与赵戴文并称为阎锡山的左右手。

徐永昌

此后徐永昌逐渐成为晋系的一员主将,他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第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河北省政府主席、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永昌担任军令部部长,1945年9月2日参加了在东京湾举行的盟军受降典礼,并代表中国政府在接受日本投降书上签字。1949年年底去了台湾,到台湾后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59年在台北去世,终年72岁。

3、商震

商震原籍是浙江绍兴,但出生于直隶大城县,担任过北京政府陆军部高级顾问,后投陕西陆建章,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陆建章被陕西讨袁军陈树藩起兵驱逐,商震不能在绥德立足,就率领残部投靠了阎锡山,逐渐成为阎锡山的得力干将,先后担任过河北省主席、山西省主席等职。

不过商震后来与阎锡山开始离心离德,1931年脱离了阎锡山,此后几年时间商震担任过第32军军长、第二军团司令、河北省主席、河南省主席等职,1935年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商震

抗日战争时期,商震先后担任过第12集团军总司令、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第6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等战役。1940年转入外交战线工作,1949年大势已去后,商震去了日本,此后便一直在日本居住,1978年在日本东京去世,终年90岁。

4、傅作义

傅作义是山西临猗人,1918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后就回到山西加入阎锡山的晋军,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傅作义一路高升,到1931年他已经是晋绥军四大军长之一(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1933年傅作义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1935年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1936年11月初,傅作义发起百灵庙战役并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远的阴谋。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第2战区北路军总司令等职。1938年傅作义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从此摆脱了阎锡山的控制。此后傅作义长期驻守绥远,将绥远经营成他的大本营。

傅作义

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就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长期担任水利部部长,担任部长长达22年,197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5、楚溪春

楚溪春是河北蠡县人,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后加入阎锡山的晋军,此后多年他逐渐成为阎锡山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楚溪春相继担任过第2战区长官部参谋处长、副参谋长、北路军参谋长、第二战区参谋长、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北路作战军总司令等职。

楚溪春

抗战胜利后,楚溪春跟着阎锡山参加了内战,946年大同防卫战中以一个基干步兵师为主力,坚守45天,抵挡住了聂荣臻、贺龙两部十万人的攻击,一时名声大震。1949年楚溪春跟随傅作义一同接受和平改编。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政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6年服毒自杀,终年70岁。

6、孙楚

孙楚是山西解县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后加入阎锡山的晋军,他从见习排长做起,到抗战前夕他已经是第33军军长。抗战时期,孙楚相继担任过第六集团军副司令兼第三十三军军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等职。

孙楚

抗战胜利后,孙楚跟着阎锡山参加了内战,相继担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十五兵团司令等职,1949年太原城破后,孙楚被解放军俘虏,1961年作为第三批战犯被特赦,1962年在太原去世,终年72岁。

7、王靖国

王靖国是山西五台人,阎锡山的老乡,1918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后加入阎锡山的晋军。后逐渐成长为阎锡山的十三太保之一。中原大战后,王靖国以包头为基地,势力扩展到安北、五原、临河、固阳及伊盟东胜等地,在此驻防长达10年之久。

王靖国

抗战时期,王靖国担任过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了忻口会战。抗战胜利后,王靖国跟着阎锡山参加了内战,1949年,太原战役期间,阎锡山指令王靖国为守城主将之一,王靖国声言誓与太原共存亡,共产党军队兵临城下,仍坚持抵抗,4月24日,被解放军生擒。1952年在战犯管理所病逝,终年59岁。

8、杨爱源

杨爱源是山西五台人,1907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学习,1914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先由陆军部分发至段祺瑞部见习,后应山西都督阎锡山之邀返回山西,从此便于阎锡山一起共事。

北伐胜利之后,杨爱源相继担任过第三集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第三十四军军长兼山西清乡督办等职,1935年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9月率部参加平型关会战,任总指挥。与八路军一一五师共同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后又率第六集团军参加忻口会战。1939年升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六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

抗战胜利后,杨爱源改任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成为阎锡山统治山西的第二号人物,但阎唯我独尊,大权独揽,杨无调动一兵一卒之权。他对阎一贯忠顺,善用韬晦之术。此时杨虽已身为副主任,但见阎时犹行九十度鞠躬礼,高呼司令长官。他对阎锡山的忠比顾祝同对老蒋的忠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9年就在阎锡山准备逃离山西时,还带着杨爱源,并将所有财产交给他保管,彰显出他对杨爱源的信赖与重视。同年杨爱源去了台湾,1959年在台湾去世,终年73岁。

9、赵承绶

赵承绶也是山西五台人,1911年参加了山西新军起义,1915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骑兵科,毕业后加入阎锡山的晋军。后逐渐成长为阎锡山的一员得力干将。1936年赵承绶率骑兵配合傅作义绥东作战,收复百灵庙。抗战爆发后担任过第七集团军总司令。

赵承绶

抗战胜利后,赵承绶跟随阎锡山参加了内战,1948年在榆次小常村被解放军俘获,经过教育学习,赵承绶认识到过去反人民战争的错误,愿立功自赎,配合解放军解放太原。新中国成立后赵承绶担任水利部参事,1966年在北京去世,终年76岁。

10、李服膺

李服膺是山西崞县人,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后加入阎锡山的晋军,到1930年他已经是阎锡山的第五军军长。1937年8月,李服膺接到阎锡山的命令率领第61军到天镇盘山阵地阻击日军。在战斗过程中他接到阎锡山撤退的命令后率部撤出战斗,导致天镇失守,战后在追究责任时,阎锡山以擅自撤退为由将李服膺枪决,算是替阎锡山背了黑锅。

李服膺

小结:

这10人都是阎锡山集团中的重要将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紧跟阎锡山的步伐,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除了已经去世的赵戴文和替阎锡山背了黑锅的李服膺,其他人的命运也都发生了变化,要么成为解放军的俘虏,接受改造,要么和平起义,要么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或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抗日战争   晋绥   绥远   保定   太原   集团军   军长   战区   总司令   麾下   山西   终年   将领   结局   阎锡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