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装病不肯出征,李世民说出一人名,李靖立刻跳下床:我马上去

李靖,唐朝开国名将,曾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贞观十八年,面对李世民的征高丽之召,他却装病不肯出征。李世民只说了一个人的名字,李靖就立刻从床上跳了下来,表示马上就去。这个名字究竟是谁?他为何能让李靖瞬间痊愈,不得不从命出征呢?

李靖的功绩与地位

李靖,字藏器,陇西成纪人。隋末天下大乱之时,他毅然投身军旅,追随李渊起兵。大业十三年(617年),李靖随李渊攻打长安,一战成名。此后,李靖转战河北,收复幽州,平定山东,功勋卓著。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靖因军功被封为上柱国,赐爵临淄郡公。此后数年间,李靖又多次征讨叛乱,屡建奇功。武德四年(621年),李靖率军征讨刘黑闼,一举斩杀刘黑闼,平定了关中叛乱。武德七年(624年),李靖又率军征伐突厥,大破突厥铁勒部落,俘虏男女数万口。

玄武门之变中,李靖选择了保持中立。当时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争夺皇位,各自拉拢朝中大臣,欲借重兵之势一举击败对方。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曾派人游说李靖,希望得到这位名将的支持。然而,李靖对两位皇子的争斗置若罔闻,既没有向李建成吐露半个字,也没有给李世民一个明确的态度。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面对这位新君,李靖表现得恭敬而谨慎。贞观四年(630年),太宗命李靖率军征讨东突厥。这一仗,李靖仅率3000骑兵,就袭击了突厥颉利可汗,斩杀颉利及其两个儿子,俘虏其部众十余万,尽数收其牛羊百余万头,一举击溃东突厥汗国。

然而,这场辉煌的胜利并没有让李靖得到应有的赏赐。李靖凯旋而归时,太宗非但没有嘉奖,反而斥责李靖治军不严。原来,有人弹劾李靖,称其部下趁乱抢掠了颉利可汗的牙帐,致使突厥国宝散落民间。太宗对此勃然大怒,将李靖狠狠训斥了一番。

李靖战战兢兢,本以为会受到严厉惩处,谁知太宗的怒火很快就平息了。他虽然口头上责备李靖,却仍然赏赐了这位功臣。显然,太宗对李靖的弹劾和斥责,不过是故意为之,其目的是敲打李靖,让这位骄傲的将军知道,自己虽然战功赫赫,但仍要俯首听命,不可有丝毫僭越之心。

自此以后,李靖变得愈发沉默寡言。每逢朝会,他总是缄默不语;退朝后,他就快步回到家中,闭门谢客,竭力避免与外人接触。

李靖的"足疾"之谜

贞观八年,李靖向唐太宗李世民上书,称自己有足疾,行动不便,请求告老还乡。然而,这位曾经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为何会在此时提出告老?他的足疾究竟是真是假?背后又有什么隐情?

事实上,早在贞观四年,李靖就曾以足疾为由,请求退休。当时,唐太宗刚刚平定了东突厥,天下初定。李靖作为征讨突厥的主将,本应该得到重赏,然而他却遭到了弹劾。有人告发李靖治军不严,致使士卒趁乱抢掠了颉利可汗的牙帐,国宝散落民间。

面对这样的指控,李靖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谁知唐太宗非但没有责罚他,反而赏赐了他。显然,这场弹劾不过是唐太宗有意为之,目的是敲打李靖,让这位骄傲的将军知道,自己虽然战功赫赫,但仍要俯首听命,不可僭越。

自此之后,李靖变得愈发沉默寡言。他深知自己虽然官居上将,却时刻处在皇帝的监视之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于是,李靖选择了闭门谢客,竭力避免与外人接触,以求自保。

然而,即便如此小心谨慎,李靖仍然无法摆脱唐太宗的猜忌。贞观八年,吐谷浑叛乱爆发。按理说,这是李靖立功的大好时机。然而,唐太宗却没有征召他,而是派遣年事已高的李绩出征。

对此,李靖心中必然有所怨愤。他虽然不敢公然抗命,却以足疾为由,再次请求告老。这一次,唐太宗依然没有批准。他赐给李靖几副药材,让他安心养病,言外之意是让李靖休想金盆洗手。

李靖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随军出征吐谷浑。这一仗,他再立战功,生擒吐谷浑首领慕容诞。然而,这场胜利非但没有打消唐太宗的疑虑,反而让他更加忌惮李靖的军功。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决意亲征高句丽。临行前,他特意来到李靖府上,问李靖是否可以随军出征。面对圣上的询问,李靖再次以足疾为由,婉言谢绝。

就在此时,唐太宗话锋一转,突然提到了司马懿。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你这病,倒像当年的司马懿啊。"

司马懿,字仲达,曾任魏国大将军。他早年也曾装病不出,韬光养晦。然而,当曹爽放松警惕时,司马懿突然痊愈,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三族。如今,唐太宗以司马懿相比,分明是在警告李靖,休要仿效司马懿,心存异志。

面对君王的警告,李靖如何还敢推辞?他当即从床上跳了起来,表示愿意随军出征。直到行军至潞州,他实在支撑不住,唐太宗这才恍然大悟,命李靖返回京城养病。

五年之后,李靖病逝,时年七十二岁。他本可以在家安度晚年,然而唐太宗的猜忌之心,却迫使他带病征战,不得善终。

纵观李靖一生,他虽然战功赫赫,却始终未能获得君王的信任。他的足疾,或许并非全然是假,但更多的,是他不得不用来自保的借口。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即便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也难逃猜忌的命运。李靖的悲剧,正是功高震主的悲哀写照。

李靖的军事才能

李靖是唐朝开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他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自幼熟读兵书,对军事理论颇有研究。早在隋朝时期,李靖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

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李靖随同李渊起兵反隋。武德三年(620年),李靖受命统率大军南下,平定江南地区的割据势力。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局面,李靖没有贸然出击,而是采取了以逸待劳、避实击虚的策略。他命令部将化装成商人,混入敌营刺探军情,又派人四处散布谣言,扰乱敌军军心。同时,李靖还巧妙利用地形,在险要之处设伏,一举歼灭了数倍于己的敌军。仅用一年时间,李靖就平定了整个江南,为唐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后,李靖又多次征讨突厥、吐谷浑等北方游牧部落,屡建奇功。贞观三年(629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十余万大军南侵,唐太宗命李靖率军迎击。李靖仅率领三千轻骑兵,就在漠北大败突厥主力,俘虏颉利可汗及其部众十余万人,一举击溃了东突厥汗国。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充分展现了李靖的军事指挥才能。

李靖不仅善于用兵,而且极其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他著有《李卫公问对》一书,系统阐述了自己的军事思想。在这部著作中,李靖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贵神速","以逸待劳"等,对后世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李靖还十分注重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他强调"教战在先,赏罚在后",要求将领们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士卒。在李靖的悉心调教下,唐军战斗力大为提升,所向披靡。

李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赏识。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封李靖为卫国公,位列宰相,掌管朝政军国大事。李靖在宰相位置上兢兢业业,勤勉尽责,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即便在晚年,李靖也始终关注军事,常与唐太宗讨论兵法韬略。唐太宗曾评价李靖道:"卿真国之栋梁,朕之股肱也。"

综上所述,李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功勋。他善谋略、能指挥,既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又是一位精通兵法的军事理论家。李靖无疑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堪称"大唐军神"。

李靖的悲剧命运

李靖,这位唐朝的开国名将,一生戎马,建立了赫赫战功。他先后平定了江南割据势力,剿灭了吐谷浑叛乱,更是一举击溃东突厥汗国,为唐朝奠定了稳固的疆土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却始终未能获得君主的完全信任,晚年更是不得善终。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面对这位新君,李靖表现得恭谨而谦逊。他深知自己虽然官居上将,却时刻处在皇帝的监视之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于是,李靖选择了闭门谢客,竭力避免与外人接触,以求自保。

然而,即便如此小心谨慎,李靖仍然无法摆脱唐太宗的猜忌。贞观八年,吐谷浑叛乱爆发。按理说,这是李靖立功的大好时机。然而,唐太宗却没有征召他,而是派遣年事已高的李绩出征。对此,李靖心中必然有所怨愤。他虽然不敢公然抗命,却以足疾为由,再次请求告老。

这一次,唐太宗依然没有批准。他赐给李靖几副药材,让他安心养病,言外之意是让李靖休想金盆洗手。李靖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随军出征吐谷浑。这一仗,他再立战功,生擒吐谷浑首领慕容诞。然而,这场胜利非但没有打消唐太宗的疑虑,反而让他更加忌惮李靖的军功。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决意亲征高句丽。临行前,他特意来到李靖府上,问李靖是否可以随军出征。面对圣上的询问,李靖再次以足疾为由,婉言谢绝。就在此时,唐太宗话锋一转,突然提到了司马懿。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你这病,倒像当年的司马懿啊。"

司马懿,字仲达,曾任魏国大将军。他早年也曾装病不出,韬光养晦。然而,当曹爽放松警惕时,司马懿突然痊愈,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三族。如今,唐太宗以司马懿相比,分明是在警告李靖,休要仿效司马懿,心存异志。

面对君王的警告,李靖如何还敢推辞?他当即从床上跳了起来,表示愿意随军出征。直到行军至潞州,他实在支撑不住,唐太宗这才恍然大悟,命李靖返回京城养病。五年之后,李靖病逝,时年七十二岁。他本可以在家安度晚年,然而唐太宗的猜忌之心,却迫使他带病征战,不得善终。

结尾

纵观李靖一生,他虽然战功赫赫,却始终未能获得君王的信任。他的足疾,或许并非全然是假,但更多的,是他不得不用来自保的借口。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即便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也难逃猜忌的命运。李靖的悲剧,正是功高震主的悲哀写照。

李靖虽然官至宰相,位列三公,却从未真正参与朝政。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一生都在疆场厮杀,鲜少涉足权力的漩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权力毫无兴趣的将军,也难逃猜忌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李靖晚年虽然饱受猜忌,却从未动摇对唐朝的忠心。他始终以大唐的利益为重,即便是带病出征,也从未有过怨言。这种大将风范,实在令人敬佩。然而,李靖的忠心,却换来了怎样的结局?他晚年不得善终,死后更是被埋没多年,直到宋代才被追封为王。

李靖的一生,可谓是悲壮而又悲凉。他为大唐建立了不朽功勋,却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他的悲剧命运,折射出了古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警示。功高震主,古今皆然。这或许就是李靖悲剧的根源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东突   贞观   吐谷浑   可汗   装病   突厥   战功   叛乱   人名   唐朝   晚年   军事   李靖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