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重臣张廷玉,为何晚年被乾隆抄家?你看康熙死前他都干了些啥

前言

你知道吗?在清朝盛世的背后,曾经有一位三朝重臣,他与皇帝之间的政治斗争,堪称是清朝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他是谁?他又为何最终遭到皇帝的抄家?这位大佬的故事,究竟有着怎样的起起伏伏?

康熙时期:才华横溢的张廷玉

1661年,一个名叫张廷玉的年轻人考取了进士,开启了他在官场上的崭新篇章。这位年轻人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性格也极为耿直,不畏权势,敢于直言。有一次,张廷玉在南书房偶遇了康熙皇帝的心腹高士奇。

他心血来潮,对高士奇兴致勃勃地问道:"皇上博学多识,贯通古今,你和皇上谁更厉害呢?"这句话一出,立刻引起了高士奇的怒火。他厉声斥责张廷玉不知尊卑,而张廷玉也顿时意识到自己的失言。

这次事件让张廷玉深有感触,他意识到在官场上,要少说多听,甚至是直接沉默。要时刻揣摩皇上和他的心腹们的想法,顺应他们的意愿办事,哪怕罪过再大也会被轻视,若违背了皇上的旨意,即便小事也会被视为大罪。

从此以后,张廷玉严格遵循这一准则,他不畏权势,无论面对的是皇亲国戚还是权臣显贵,只要触犯法律,他都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这种铁面无私的态度使得许多官员对他既敬畏又痛恨。

然而,尽管树敌众多,张廷玉的仕途却异常平稳,这背后离不开康熙帝对他的支持。康熙帝对张廷玉的行事风格极为赞赏,认为这正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朝廷官员应有的风貌。事实上,康熙帝心中早有整顿朝纲、整顿法纪的想法,但由于身为一国之君,许多事情无法亲自过问,而张廷玉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他在刑部的表现,正是康熙帝想要却又难以亲自实现的目标,康熙帝对张廷玉的所作所为倍感欣慰,甚至开始将他视为培养接班人的对象,期望将这个能够继承自己治国理念的人才传给未来的继位者。

张廷玉的汉族身份也为他加分不少。在当时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正处于满汉矛盾尖锐的时期,康熙帝为了稳定政局,推行"满汉一体"的政策,试图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

作为一位汉族高官,张廷玉的成功不仅代表了汉族人才的崛起,更体现了康熙帝"满汉一体"政策的成果。这无疑增强了康熙对张廷玉的信任和倚重,使他在朝廷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雍正时期:张廷玉的权势巅峰

1722年,雍正皇帝登基,张廷玉成为新君主最信任倚重的红人。在雍正朝廷的运作中,张廷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位三朝元老与雍正皇帝的关系尤为密切,两人私交也十分深厚。雍正曾说自己胳膊疼是指张廷玉生病,还特意写信向张廷玉表明思念之情。这种超越君臣的真挚友谊,是张廷玉权势的坚实基石。

与张廷玉并称雍正左膀右臂的,还有满人大学士鄂尔泰。这两位大臣在雍正朝廷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左右朝政的走向。

然而,好景不长,鄂尔泰最终还是被乾隆整肃,朝局为之一变。虽然张廷玉仍然是首辅,但他感受到了乾隆的戒心。

这种变化或许与张廷玉的性格有关。作为一名汉族大臣,张廷玉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谨慎和低调的作风,从未有过过于张扬的言行。但在雍正时期,他与皇帝的关系如此亲密,以至于有人开始猜忌他是否有什么不轨之举。

当鄂尔泰被整肃后,张廷玉也不得不收敛了些许锋芒,以免引起新任皇帝乾隆的不满。毕竟,在清朝这样一个权力斗争激烈的时代,即使是最得力的大臣,也需要时刻谨慎自己的言行,保持谦逊的态度。

乾隆时期:张廷玉的晚年遭遇

1750年8月,年过八旬的张廷玉站在家门口静静等待钦差大臣德保的到来,他被下令"抄家"了。德保等人闯入张府后四处搜查,却除了日常用品和书籍外一无所获。这让他们颇感意外,原本以为大员巨官必藏重款,哪知竟一贫如洗。

其实德保奉乾隆之命,需仔细检查张廷玉的书信等,寻找对皇上或朝廷的怨言,然而张廷玉向来小心谨慎,凡提及圣上便尽记录恩典,并无悖逆字眼。无奈之下,德保只得收缴几代皇帝御赐字画等物,带人离去。

造成这场闹剧的起因,要从15年前说起,当年张廷玉上疏请求归乡养老,正逢乾隆丧子愤懑,遂大为光火,剥夺张廷玉官职爵位。

张廷玉谨慎一生,虽保住性命,却难保体面。可见士大夫小人物,无论贤能与否,一旦触怒皇权,后果可悲,况且张廷玉晚年屡冒险要挟圣上,置自己于不义,实属不智。

乾隆皇帝的自负与狂妄,更是令人不齿。他将一位三朝元老压迫到如此境地,却还自诩为施恩者,这反映出了清朝统治者的独裁性。

乾隆对张廷玉的不满逐渐累积,最终在一次小错后借题发挥,将其罢官削爵,使这位曾经的重臣晚景凄凉。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张廷玉多年忠诚的一种背叛和羞辱。

结语

这位三朝重臣张廷玉的兴衰之路,究竟有着怎样的起起伏伏?他在康熙、雍正两朝的辉煌,又为何最终在乾隆时期遭到如此打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得力的大臣,也需要时刻谨慎自己的言行,保持谦逊的态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人性的弱点却从未改变。让我们从张廷玉的故事中汲取教训,时刻警醒自己,谨慎行事,不要重蹈覆辙。

即便是三朝元老,也难逃皇权的打压,这说明即使是最得力的大臣,也需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轻举妄动。而乾隆皇帝的自负与狂妄,更是令人不齿。他将一位三朝元老压迫到如此境地,却还自诩为施恩者,这反映出了清朝统治者的独裁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乾隆   德保   雍正   汉族   重臣   朝廷   皇上   大臣   清朝   晚年   康熙   皇帝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