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闪电战为什么对苏联无效?真是苏联太强,还是德军存在失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

使用闪电战的德军不足一月灭亡波兰百万大军,23天打败挪威,18天占比利时,5天征服荷兰,24小时使得丹麦屈膝,更是在39天内征服号称“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

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

但是,闪电战却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效”了。

回溯那一场改变人类历史的战争,究竟是因为苏联的强大赢得了战争,还是因为德国军官的智慧失误使得闪电战折戟?现在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闪电战的创立

闪电战,正如其名,“快”为其核心。

它以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的速度优势,对敌人实行闪电般的打击,摧毁敌人的指挥中心并取得制空权,进而对战争走向进行掌控。

闪电战最早是由“闪击战之父”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创立。

他和隆美尔、曼施坦因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二战三大名将。

1933年时任德国第三帝国摩托化步兵部队总监部参谋长的古德里安组织了一场轻量化装甲演习之后,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随后被任命了装甲兵总监,并让其组建德国装甲兵部队。

在此期间,古德里安主持改进和试制了德国的新型坦克期间逐渐萌生了以机械化部队为主体,各军兵种密切协同的战术思想,逐渐演变为以速度出奇制胜为核心元素的闪电战思想。

不久,古德里安提出合适地形的战术方向上,以装甲集群作为火力,机动与防护三位一体的突击手段,集中于敌防线的某一点进行突破,成功后即向敌纵深迅猛发展,致敌无法重整集结,以再次构筑防线。

至此闪电战作战的构想得以诞生,诞生后的闪电战很快得到了希特勒的认可,并逐步开始了在战场中的实际应用。

闪电战的辉煌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轻型装甲为主要突击力量,在波兰西部迅速撕破了波军约80万人构成的防线。

与此同时,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

德军2000多架轰炸机,对波兰全国主要的机场、电站、桥梁、行政中心、交通枢纽进行了狂轰滥炸,并以坦克和摩托化师为先导,利用飞机空袭的掩护迅速突破波军的防线。

几分钟后波兰人便第一次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

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波兰战役即告结束。

德军仅用伤亡3万余人,使得波兰60万人被俘,21万人受伤,近乎7万人直接阵亡,波兰国土被德国和苏联瓜分。

波兰被灭亡之后,虽然已经对德国宣战,但依旧在执行“绥靖政策”的英法联军却躲在“伟大的马奇诺”防线里,眼巴巴的望着“祸水东引”,苏联和德国再打起来,他们好再收渔翁之利,法国更是和德国在此后签署了停战协议。

但是“战争狂人”希特勒的“和平条约”仅仅是为了战争而服务的。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突然调转枪头,发动“闪电”攻势,攻陷丹麦和挪威。

之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先后征服挪威、荷兰、比利时。

并仅额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打败的英法联军,仅剩33万英法联军被堵在了敦刻尔克,欧洲盟军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

1940年6月22日,法国了向德国投降,德国运用高机动装甲、飞机,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标志着闪电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至此德国闪电战在德国南部、东部、西部战场的全面开花,使得在欧洲大陆国家除去苏联之外,都匍匐在希特勒的脚下。

闪电战折戟莫斯科

1941年6月22日,仅是法国投降的一周年,希特勒就实行了以闪电战为核心,灭亡苏联的为目的的“巴巴罗萨计划”。

这天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征集了190个师、3700辆坦克、5000架飞机、4.7万多门各类大炮、193艘舰艇,共550万兵力分三个方向向苏联不宣而战,发动突然袭击。

其实,苏联早在希特勒入侵波兰之前,就对苏德一战做出了战略部署。

与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仅仅是战争的缓冲之举,在德军打破波兰军队之时,也将战线建立在了波兰东部区域。

但在斯大林一众苏联领导人认为,苏德之战应该是在德国彻底打败英国,在对西欧大陆进行一定的消化之后才会发生,因此这时的苏联还未完全准备好与德军开战。

苏联的战略准备不足,再一次给德国闪电战提供了胜利的契机。

德军炮兵率先对苏边防军驻地指挥部发起轰击,德军空军对苏联的机场、码头、火车站等重要的交通枢纽实行了密集型滥炸,使得各个战区之间失去彼此联系。

仅仅一天苏联在波兰建立起来的对抗德国的防线就全面溃败,德国更是深入苏联国内50多公里,乌克兰、俄罗斯等地相继被攻占,仅仅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联红军58万人。

苏联许多重工业城市被占领,希特勒高兴的对外宣布将在三个月内灭放苏联,进而统一欧洲大陆。

是的,在闪电战的熟练运用之下,德国对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进攻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1941年10月中旬,当德军的炮火、飞机、坦克、装甲车兵临莫斯科的时候,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阻挡,“闪电似乎快不了了”。

德国先后投入180万人,13500门火炮,1170辆坦克,615架飞机以及各类装甲、各型号武器,希特勒几乎发动所有能占之力,来拿下莫斯科。

但苏联在外围短暂的溃败之后,迅速集结了125万兵力与之对抗,更有发动莫斯科百万民众参与战争后勤工作,以举国之力对抗德国入侵。

从1941年10月开始的一个月时间内,德国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攻城之战,每一次的冲锋都是飞机、坦克及装甲车为先锋,多则上百人少则几十万人,几度攻入莫斯科与苏联红军开支巷战。

可以在这可以占领一个法国的时间里,德国未能如愿占领莫斯科,闪电战的余威被挡住了,闪电战自此之后变成了持久战。

1941年11月底,当德军上下认为苏联即将失去反抗能力的时候,斯大林命令苏联元帅朱可夫对于莫斯科附件的德国军队进行反击,这时德国出现了开战以来的第一次溃败。

12月初,苏联乘机收回了罗加切沃、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克林、加里宁、沃洛科拉姆斯克等俄罗斯周边重要军事据点。

1942年4月,苏联在付出了伤亡和被俘7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赶到了距离莫斯科100乃至350公里以外的地带,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苏联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在之后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闪电战再次时效,苏德战场出现攻守逆转,世界法西斯战争出现胜利曙光。

闪电战为何在莫斯科失灵

闪电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大放光彩,原本在欧洲人的认知之中,法国的整体军力是高于苏联的。

法国在一个多月被德国用闪电战击溃,苏联本也应该是德国的囊中之物。

但最后的莫斯科,德军却没能在两年之内攻克。

现在回溯,德军的闪电战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几乎是没有错的,最终导致这场百万人的大混战失败,应该是交战双方各自指挥、作战、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上而下的轻敌,导致战争准备严重不足。

或许是闪电战在西欧战场上的出奇的巨大胜利,给了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德国上下巨大的信心。

拥有百年的“地表最强陆军”都可以打败,何况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没多久的苏联。

德军再对苏联发动战争的时候,对于苏联国力和战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对于闪电战如果不能达到预测的效果之外的战略战术没有进行有效的计划,整个军事行动缺乏协调性和可行性。

战争中,对于苏联的情报工作也是严重不足,严重低估了苏联红军的战斗能力,也没能有效的预想整个战争环境,尤其是严寒天气对德军的严重制约。

二是与苏联的经济实力的失衡,使得战争供给力缺乏持续力。

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但德国本身的经济体系并不具备持久的战争能力。

他们的军备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长期战争所需。

而苏联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军工国家之一,他们有庞大的资源和生产力来支持战争,德国的经济劣势最终导致他们无法在长期战争中与苏联抗衡。

当闪电战不能再短时间取胜之后,进入战略相持的阶段之后,苏联经济能力对于战争的供给能力优势就出现了持续显现。

这个在后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可以看的出,德军总是在一个大规模军事进攻,眼看即将成功的时候,就被苏联红军的持续反击所挫败。

三是希特勒的横加干预,错失了许多战机。

对于二战时期的德国来说,希特勒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国家领袖”,在他的带领之下德国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德国的版图也创下历史之最,但他绝对不是一个比肩拿破仑的伟大军事家。

德国对于苏联的整体战争决策就是缺乏一个有效系统的体系,希特勒也常常根据自己的喜恶肆意的干涉军事行动,这可以在即将消灭敦刻尔克英法联军之际,下令停止进攻最能体现。

在希特勒的干预之下,出现战场临时换将,战场指挥混乱的情况。

同时,军官之间的内斗和缺乏合作也严重影响了德国的战争进展。

战场上的士气、供应补给能力、情报错误等因素,也使得德军丧失了与苏联的战争优势,逐步走向了失败。

二战后,虽然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规模的闪击战发生,闪击战其实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

特别是当现代战争插上信息技术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更加可怕。

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火力早已超出二战时的装甲集团,其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使地面防御力量几无还手之力。

如今为了防范闪击战的打击,唯有加速新军事变革,形成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使敌无机可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苏联   闪电战   德国   德军   斯大林   希特勒   闪击战   波兰   莫斯科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