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汽车再发致歉信!强硬反驳小米声明,战火持续蔓延…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汽车圈又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持续火爆的小米汽车与智己汽车针锋相对,双方只因一个参数的误标注而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品牌大战,小米公司深夜连发三文指责智己汽车歪曲事实、造谣抹黑;而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迅速发文道歉,智己汽车官方账号也发文回应,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中国车企之间的竞争已从私底下搬到明面上,并为了流量、声讨量和销量,已经不讲任何情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前因后果。

整件事的导火索

小米SU7关键性参数出现错误标注

这一事件主要源于智己汽车在发布旗下第4款车型——智己L6(询底价|查参配)的发布会上,在对标小米SU7的关键性参数上,出现了错误标注,错误地标注小米SU7 Max版车型电机为“前IGBT,后SIC”,而实际上小米SU7 Max的前后电机均为碳化硅。这一错误标注对小米造成了不良影响,引发了小米公司的强烈不满。

在这里先简单科普一下,为何碳化硅(SiC)电机引起如此大争议?主要源于其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与传统的IGBT相比,碳化硅电机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它在某些特定领域,尤其是高温、高频和高压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简单来说就是,Sic碳化硅在提高系统效率、功率密度和工作温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800V高压平台下,优势会更加明显。

事件发生后,4月8日晚23:04,刘涛发文道歉,表明由于产品信息的调研结果有误,发布会上有一处信息错误,小米SU7跟智己L6一样,都是前后电机都使用SiC碳化硅模块,小米SU7确实是我们非常尊敬的竞争队友!

刘涛发文20分钟后,小米公司也发文:内容不仅指出智己汽车错误标注小米SU7 Max的关键参数,并敦促对方立即公开澄清并向被其误导的公众正式道歉。同时,还暗讽智己汽车背后的上汽集团,表面尊重汽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领军企业,实际表达上汽集团拥有智己汽车这样的子品牌公司,与其声誉无法匹配。

随后当晚23:38,小米公司再发文,表示不接受个人轻描淡写的非正式的道歉,再次敦促对方立即公开澄清并向被其误导等公众正式道歉。

4月9日00:10,小米公司最后发一文,表示对于智己公司近期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抹黑行为,我们的忍让是有限度的。同时,最后一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正式道歉,否则采取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小米公司多次敦促之下,4月9日00:47,智己汽车官方账号发文向小米公司及公众正式道歉,并解释了错误标注是由于团队内容审核疏漏所致。

4月9日16:11分,智己汽车再度发文致歉,并盖上智己汽车公章,表示有一处对小米SU7参数的错误标注,诚恳道歉。不过也提出智已汽车在该事件中,主观上不存在蓄意抹黑的意图。同时反驳小米公司因末明确发布前后电机的功率模块具体类型,导致调研结果与小米汽车官方主张的实际情况存在不一致,因此,才出现错误。

另外,智己汽车还表示:“@小米公司发言人”在三次官方回应中用到了“有意造谣、抹黑、骚扰、不体面”等带有伤害性的道德贬义词,言辞激烈地上升到了否定智己品牌及母公司上汽集团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我们想再次强调,我们主观上真的没有蓄意抹黑的意图,我们无意也更无力挑战小米汽车的泼天流量。

从此次事件来看,面对舆情危机,小米公司展现出了高超的公关技巧和舆情应对能力,给所有友商上一课。先简明交代背景,明确冲突过失方;其次纠正错误,强调自身正确主张;然后快速抓住主要矛盾,抓大放小,并将智己汽车的行为与背后的上汽集团进行关联,虽强调对上汽的尊重但其实就是打脸;最后就是将对手行为进行定性,“造谣与抹黑”,依法维权。

一套行文工整,逻辑严密的檄文后,无论是道德、法律、人心,小米公司三个高地全占完,对方能做的只是考虑以何种形式道歉了。因此,即使CEO刘涛诚恳道歉,不仅没得到小米公司的认可,后者还连发两文敦促智己汽车正式道歉,并指责智己公司近期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抹黑行为,表示忍让是有限度的。

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双方此前已经结下梁子

从小米公司一小时连发三文来看,其态度坚决强硬,不容任何妥协和退让。而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仅仅是标注错误关键参数,更在于智己L6在发布前的一系列行为。

在智己L6发布之前,刘涛发文表示:流量不一定代表真理,真理常常不掌握在流量手中,流水的流量派,铁打的技术流。这里虽没有指明是小米汽车,但明白的人都知道,此时的小米汽车就是流量的代表。

随后不久,刘涛曾又发文质疑小米为什么短短3年就可以造车,并表示纷繁复杂的整车和零部件实验和验证计划,随着怎么优化似乎也不够排。这里似乎在暗讽小米汽车只是组装车而已,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对于这种言论,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忍不住回应,表示对汽车工业一直充满敬畏之心,会尊重客观规律,竭尽全力把车做好。并解释到新势力造车之所以这么快,其实还和新势力在组织效率、决策流程等息息相关。

双方或许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结下梁子,尽管双方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但这些都还仅限于线上平台和私下交流,并没有直接搬到大荧幕上,双方火药味也没有那么大。

直到4月8日晚智己L6新车发布会上,刘涛在产品讲解的过程中,全程“贴脸开大”对标小米SU7,从底盘、外观、续航里程、补能效率、加速性能、极速性能、价格等方位全面对比。没有任何悬念,在智己L6的PPT里,加上“雷军式对比法”,小米SU7全面败北,智己L6可以说用魔法打败了魔法。

不过尴尬之处在于,智己L6对比小米SU7的产品图中出现了常识性的硬伤,错误地标注小米SU7 Max版车型电机为“前IGBT,后SIC”,成为整件事的导火索,便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这背后看似是单纯指责智己汽车标注错误参数,实则是小米对智己汽车此前一系列不当言论和行为的不满和怒气的爆发,抓住把柄彻底反击。

面对自己的失误以及小米官方的强势态度,智己汽车也不得不低头致歉,最终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带有公司公关部公章的正式“致歉函”,双方紧张的关系暂时缓和。但此事件的影响远远未结束,舆论的洪流才刚刚开始,引发了网友之间激烈争论。

有网友说智己汽车为了流量,打破了行业准则,通过直接拉踩竞品车型来制造话题和关注度。不过也有网友反驳到:小米才是拉踩友商对比的鼻祖,智己汽车不过有样学样,青出于蓝胜于蓝,只不过参数上出错了,才被小米反击。

另外,有网友表示:刚进入汽车行业不久的小米,态度就如此强硬,敢直接喊话要求对方公开道歉,CEO刘涛都诚恳道歉了也不认可,明摆着得理不饶人。同样有网友反驳到:小米官方这是“杀鸡儆猴”,强硬一次,后面避免其他友商拿出来对标。

写在最后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次事件也提醒了各家车企在市场竞争中要保持理性和克制,尊重对手和消费者,共同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这场风波也提醒我们,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以后参数配置这些信息,一定要反复检查,避免出现错误,否则成为反面教材。

总体来看,这次事件智己汽车虽获得泼天流量,但品牌形象受到一定冲击;而小米虽持续获得流量,但官方言辞过于强硬,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否定了智己汽车乃至上汽集团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对于未来发展或不利。这次双方之间的博弈,可以说是一个双败的结果,不知道后续还会以怎样的方向发展,我们也持续关注。(文:太平洋汽车 吴启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小米   碳化硅   汽车   发文   强硬   战火   电机   流量   声明   错误   参数   官方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