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迎来大变局,撤县设区是助力,打造四川重要发展极核

引言

川西高原,群峰起伏,孕育了绵延千里的嘉陵江。这里山青水绿,物华天宝,曾孕育了蜀国文明的发祥地。南充正坐落在嘉陵江中游,是川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镇。

南充,古称南府,因位于成都之南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北靠达州、万州,东界重庆、綦江,西邻阆中、南江,南枕营山、蓬安,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南充还是成渝经济圈和川东北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充不仅是四川老工业基地,更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作为全国百强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这里工农业发达,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南充地处嘉陵江上游,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彰显。几十年来,南充凭借自身独特的区位和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一、撤县设区,提效增能

过去,南充辖阆中市、南部县等18县(市)。县级行政单位较多,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南充市辖3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而且管辖范围广、行政效率低,难以形成强大的经济发展引擎。日前,川渝地区有了重大区划调整。这一调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县改区,行政级别由县级提升到区级,能极大提高南充中心城区的管理统筹能力,助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县改区可以增强南充市中心城区的经济承载力和人口集聚力,为实施大手笔的城镇化战略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县改区之后,原先分散的公共资源可以集中共享,行政效率大幅提升,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格局。

同时,县改区能促进城乡互动,打通城乡发展管理的最后一米,给城镇扩容和城市圈一体化注入新动力。届时,南充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融合发展,真正形成"强内核、大都市"的格局。

当前,像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正在向外疏导喷发蓄力,四川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也日渐显现。实施"潼南无县城"改革,统筹南充发展战略布局,正是四川抢抓这一发展机遇的有力之举。

二、重塑区域格局,打造川西发展新极

南充打造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新高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西北地区增长极,是这次撤县设区的重要战略考虑。

从区位来看,南充位于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的中心区,是川渝地区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从区域来看,地处川西经济圈中心位置,也是四川面向西南开放的咽喉要道。2023年,南充市地区生产总值2734.76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增长率位居全省前列,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此次区划调整,不仅是简单的"撤县设区",更是一次区域空间布局的全面优化。未来,南充将形成1市9县的新格局,各县(市、区)之间分工更加明确、错位发展,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也必将大大增强。

届时,南充可承担更多地区性职能,发挥更大增长极作用。立足区位优势,加快向交通、物流、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转型,高效整合区域资源要素,带动川西北地区发展,矗立为联系川渝地区和泛珠三角区域的枢纽城市。

结合南充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辐射带动能力、腹地支撑能力,南充在未来有望成为四川第四大中心城市和全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群的重要一极,有望建成面积约3100平方公里、人口逾800万的都市圈,带动川西北地区跨越发展。

要知道,南充作为嘉陵江上游综合经济体,工农业发达,集群发展的水电、能源化工优势明显,形成了以中粮生物化工、中核集团等为龙头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重要的国家能源物资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再加上,南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秦汉文明发祥地。从南充爬坡岘、珙县丘陵等处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证实这一带距今三五千年已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南充地区也孕育了古蜀国文明,保留有万年遗址、巴文化等。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南充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一旦城乡协调发展、一体化程度提高,必将成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一座产业名城和文化旅游名城。

三、城乡融合发展,倾力打造"一主三城"

按照"1市9县"的新布局,南充将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大力倾斜资源与政策向主城区集中,着力打造"一主三城"的发展格局。

所谓"一主"就是以南充市区为主导,构建都市圈核心区载体。南充市区今后将成为全域城镇化发展的主阵地,集中承载人口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三城"是指高坪区、嘉陵区和顺庆区,它们将作为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极,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定位。

高坪区将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高地。嘉陵区因濒江而得名,将致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生态宜居城区。顺庆区则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担起南充市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角色。

在"一主三城"的组合拉动下,南充将进一步集聚人口和要素资源,提升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形成辐射周边、支撑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与此同时,剩余的5个县(阆中、西充、仪陇、南部、营山)也将在县域内积极推进县城新区开发,增强县城中心力度,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只有主城区和县城多点开花,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南充方能形成"整体联动、城乡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六大工程"提升,夯实发展根基

为确保这次撤县设区改革收效明显,南充将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搞活文旅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壮大都市圈等六个层面发力,深入实施"六大工程",为南充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打通"断头路"。完善高快速交通网,提升路网通达性。加大轨道交通等市域干线投入,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对外联通和区域辐射能力。

2.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落实"几内六认六保"政策,为企业减负纾困,打造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着力培育壮大工业、能化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3.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严格环境准入门槛,持续治理嘉陵江流域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努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4.活化文旅产业

深入挖掘蜀文化资源,推进非遗保护传承。高水平建设文旅品牌,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四川旅游发展新高地。

5.推进新型城镇化

高起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撤县设区工作,实现市县一体、城乡一体。培育新型城镇群,挖掘潜力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6.壮大都市圈

围绕"一主三城"战略定位,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充分挖掘腹地县 (市、区)潜力。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要素资源整合配置,实现人口、经济、空间和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通过这"六大工程"的深入实施,南充将塑造更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更加合理,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宜人。人口经济活动的集聚水平将大幅提高,区域发展的动力活力将进一步凝聚。

如果说,这次撤县设区是南充迈向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一步,那"六大工程"就是夯实发展根基的力量源泉。有了这些坚实基础和硬核支撑,南充必将披荆斩棘、扫除梦障,在新的区划格局下谱写更加精彩绚烂的发展篇章!

总之,南充正加速融入四川高质量发展大格局,未来蜕变之日指日可待,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南充市   嘉陵江   南充   区位   助力   城乡   格局   人口   城区   区域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