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历史上是中国领土,为什么不能回归 ?

提到蒙古,我们很自然就清楚指的是外蒙古,即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国的前世今生确实很魔幻。网络‬上有关资料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很有必要沿其历史脉络主线梳理一下,以期为广大读者释怀。


一、“蒙古回归中国”是不是伪命题 ?


蒙古国在18世纪时就已经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范围内,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年来,也许大家印象最深的是经常来自这个北方邻国的沙尘暴。再就是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期间 ,蒙古国为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赠送给中国的30000只肥羊。如今的蒙古确实是我们友好邻邦,中蒙睦邻友好昭然若揭。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被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官方语言为蒙古语,主要信奉藏传佛教。蒙古国中部被130万平方公里巨型沙漠覆盖,把蒙古分割成‬漠北、漠南、漠西三大区域,而且地广人稀,蒙古人主要从事游牧和采矿业。乌兰巴托是其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国辖21个省,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人口约345.8万人(2023年)。

蒙古国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的领土。只有北部边境与俄国接壤,紧靠我国华北与东北重工业基地,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为什么现在先见国人关注和讨论蒙古国的地位及其回归的可能性呢?


与此相反,“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这是所有中国人的坚定意志。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可行性和可能性。这里请大家注意:蒙古与台湾完全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不得同日而语。


二、元明时期,蒙古人统治过全中国。


蒙古国历史上曾被匈奴、突厥、契丹等多个游牧民族统治。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以后,建立大蒙古国。使漠北、漠南区域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由此正式成为民族名称,后发展为元朝。

大蒙古国的铁骑十分彪悍,在军事上相继征服了很多国家。蒙古统治者当时的战略重心,已从蒙古高原逐渐向中原过渡。于1234年联合北宋灭掉了辽金,其后元又灭掉西夏和大理,统治区域扩展到如今的陕、甘、宁、青海、内蒙及云南地区。


面对大蒙古国的军事高压,辽金旧地及南宋反抗意识比较强烈。为降低对周边国家强烈的征服色彩,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大蒙古国”为“大元”(简称元),是向汉文化靠拢的重要一步,也是向列国宣示大元为华夏正统。使得蒙古人统治比自己人口多几十倍的中原大地。此后又于1276年开始,历时三年灭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来自草原的统治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只满足于收税和表面的臣服即可,一般不会花大力气进行国家治理,而是委托给当地的官僚进行施政。致使元末统治黑暗、积弱积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各地反元浪潮此起彼伏、起义不断。


元末爆发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起义军,1364年称吴王;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同年,元朝被以朱元璋为首的起义军灭亡,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取了元大都(今北京),结束了蒙人对中原近百年的统治。元顺帝一路向北逃往蒙古草原,继续在草原上称帝,史称“北元”。


虽然蒙古人被明朝打败退回草原,可明朝却始终没能彻底征服蒙古人,还经常在边境与明朝发生冲突,一直成为明朝的边患。


在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明朝先后多次对蒙古发起北伐战争。同时也采取怀柔手段笼络瓦解蒙古各部的贵族。


1402年北元灭亡,按照地域蒙古国也逐渐分解成为三大部分。

漠西蒙古即现今新疆地区,漠北蒙古即现今蒙古国,漠南蒙古即现今内蒙古地区。蒙古各个部落虽然名义上都奉成吉思汗后裔为尊,但实际上它们之间互不相统属。这也是后来内外蒙分治的主要原因。


三、满清时期,蒙古人归顺中国。


1644年,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清朝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最先征服并统治了漠南蒙古区域,接下来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迫使漠北蒙古投降清朝,彻底并入清朝版图。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又先后多次派兵平定漠西蒙古,最终也使其并入清朝版图。


至此蒙古基本被清朝全部征服,同时又派驻防将军,还为蒙古各部设定固定的游牧区,这样更加有利于清朝的统治管理。


与此同时,乾隆用三大基本国策来制衡蒙古各部:满蒙联姻、分封弱化、佛教驯化。这才使得蒙古被清朝彻底征服。此后蒙古一直臣服于清朝,直到清朝灭亡。


四、苏俄时期,蒙古国被外敌控制。


从清末开始,沙俄就趁着晚清势力衰微,逐渐控制了外蒙古区域,扶持蒙古傀儡政权长达一百多年。而且,一步步策划外蒙古独立。


1911年清朝灭亡。19111228日,外蒙古宣布“独立”,沙俄以蒙古保护者自居,但未得到国际承认。清帝退位后,北洋政府继续与沙俄谈判,于191567日签订《中俄蒙协约》,勉强保住了在法律意义上对外蒙古的主权。


1921年,在苏俄的控制下,“蒙古皇帝”成立了所谓的“自治政府”。蒙古君主立宪政府正式成立并宣布独立。直到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一直处于苏联势力范围。期间,中国政府与苏俄政府谈判签订《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仍规定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享有领土主权。


二战时候,苏联不惜代价也要让蒙古国独立,为此逼迫国民政府答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使得当时国民政府不得不以放弃外蒙古主权为代价,以换取苏联对日本的作战。


斯大林曾与蒋经国说过:

“老实告诉你,我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要蒙古这块地方的。如果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被切断,俄国就完了。 ”斯大林已经在担心美国对苏联构成威胁,如果外蒙古在中国手里,有可能会对苏联不利。


在苏联看来,外蒙古毗邻的西伯利亚,其面积多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外敌从蒙古长驱直入西伯利亚,就能把俄罗斯一分为二,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是致命的。因此蒙古国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由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走的是亲美路线,苏联担忧蒋介石在美国势力支持下,进犯西伯利亚,威胁国家利益,于是就极力支持外蒙古谋求独立。


五、民国时期,蒙古正式脱离了中国。


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为什么在苏联潜心策划外蒙古独立问题上持默许态度呢?因为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以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利益为重,选择走亲美反共的路线。不惜出卖中国主权,甚至把中国变为美国的殖民地。


1931年九一八事件和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自顾不暇,无力处理外蒙古问题。


而且,蒋介石的国民党同意外蒙古独立,也是想借承认外蒙古的独立,换取苏联出兵东北与日军作战。同时争取斯大林对国民政府的同情,而不再支持中国共产党。


于是,在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关于外蒙古独立问题由外蒙古国民投票自行决定。所谓外蒙古公投,实质是由苏联人操控,公投结果显而易见是外蒙独立。

最后,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不得不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从此外蒙古脱离了中国。而且苏联为确保边界安全,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的军事控制,使蒙古成为苏联的傀儡和卫星国。


六、新中国建立,中蒙友好相安无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10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建立外交关系,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主权地位。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中国曾与苏联交涉,不再承认蒙古国独立地位,被苏联拒绝。


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订《边界条约》。1994年签订《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


七、苏联解体,中国为什么没有趁机收回外蒙古?


1991年苏联解体,不得不对蒙古国松绑。外蒙古本就是我国领土, 1992年外蒙古曾主动要求回归中国,但被我国拒绝。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外蒙古历来是中俄的“缓冲地带”,收复行动可能会引起俄罗斯的强烈不满和国家干预,激化中俄矛盾,得不偿失。蒙古的存在就是给俄罗斯的定心丸。因此,蒙古不光有牛羊肉,还有中俄之间的战略缓冲区。

其二:外蒙古属于草原地带,地势平坦,形不成战略要塞,难守易攻,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守护边疆。大家一定记得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伴随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在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严重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珍宝岛事件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其三:因为现在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961年就加入了联合国,如果此时回归,国际社会就会认为被中国吞并了。承认外蒙古独立是中国曾经的承诺,中国人不能做“背信弃义”的事情。


其四:外蒙古与中国的关系已经逐渐疏远,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问题十分复杂。武力收复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其五:外蒙古是内陆国家,经济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单纯依赖畜牧和矿产业,又远离海岸线,经济发展受限,强制收复后将成为中国的经济负担。


其六:中国秉持爱好和平的理念,以发展经济作为中心国策。武力收复外蒙古将与中国的和平理念相悖,且不符合国家长远发展利益。


由此可见:1991年中国没有收复外蒙古,是我党做出的明智选择。避免了可能导致国家不可预测的风险。展示我们更为务实和稳健的外交智慧。舍弃外蒙或许令国人难以接受,但这是权衡利弊之后作出的正确决策。由此避免了诸多烦恼,确保了国家的边界稳定和经济繁荣。


想想看眼下乌克兰人民的处境,就令人毛骨悚然。水是不太深而火太热!

因此说:蒙古国—不回归也罢 !

(资料和图片大部分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蒙古   西伯利亚   明朝   苏联   国民政府   蒙古人   清朝   中国   独立   中国领土   蒙古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