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称趣谈,古人的智慧令人大开眼界

中药,作为中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历史可追溯至远古,绵延数千年之久。古代经典《神农本草经》中,已详尽收录了涵盖动物、植物、矿物在内的365种药物名词,展现了古人对药物认识的丰富与深入。而至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更是将药物种类扩展至1892种,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药物知识库。

中药的命名,虽简洁却意涵深远。它不仅与药物的形态、色泽、气味等特性紧密相关,更深受古人所处地域、时代背景、政治经济环境、民俗风情以及中医药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些命名,恰恰是中医取象比类、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探寻中药药名的由来,就如同追溯中医药文化的源头,充满了趣味与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药的世界,共同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魅力吧。

以中药生长和采收时间命名

迎春花这样美丽的植物,其名字来源于它在早春时节便盛开的特性,因此得名。而半夏这种药材,它的名字则源于农历五月间成熟的特点,此时夏季刚好过半,因此得名半夏。夏天无这种植物,其地上部分在初夏时节便枯萎消失,难以寻觅,因此得名“夏天无”。夏枯草这种药材,它在夏至时节便枯黄凋谢,因此得名夏枯草。忍冬藤这种植物,因其能在寒冷的冬季依然保持生机,不凋谢,因此得名忍冬藤。而冬虫夏草这种珍稀药材,它的名字则源于其特殊的生长过程,冬季为虫,夏季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紧密相连,因此得名冬虫夏草。冬青子这种果实,它在冬季成熟,因此得名冬青子。至于万年青这种植物,它的名字则是因为它四季常青,生命力旺盛而得名。

以产地而命名

在药材的命名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其产地、生长环境等信息的体现。例如代赭石这一药材,据《名医别录》记载:“出代郡者,名代赭。”而李时珍也指出:“赭,赤石也。代,即雁门也。”

除了代赭石,还有许多药材的名字中蕴含了产地信息。比如巴豆,它生长在巴郡的川谷之地;阿胶则源自山东的东阿;党参则来自山西的上党地区;信石产于信州;象贝则是浙江象山的特产;苏合香则源自古代的苏合国。而那些我们常用的药物,如川芎、川乌、川贝母等,它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名称,正是因为它们都产自四川。

同样,广藿香、广陈皮、广木香等药材则与广东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建曲、建泽泻则与福建有着不解之缘;云茯苓则是云南的瑰宝;而关防风、关黄柏则深深扎根于东北的沃土之中。这些药物的名字,都像是它们各自产地的标记,让人们在听到它们名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片土地的气息。

以人名而命名

如活血通经药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贱时于山中砍伐荻草,遇一大蛇而射之,蛇遁去。明日往寻之,闻榛树林中有杵臼声,见青衣童子数人在捣草药,且云其主被刘寄奴射伤,捣药为之敷伤。刘上前叱散之,收取草药而返。后遇金疮敷之即愈。后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事见《南史•宋武帝本纪》,《本草纲目》卷十五“刘寄奴草”亦收录。

以形态而命名

牛膝,据南朝梁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记载:“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又比如贯众这味草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此草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

再来说说狗脊这味药材,唐代《新修本草》中载有:“根长多歧,状如狗脊。”更因其根皮上覆盖着一层金黄色的柔毛,故而又得别名金毛狗脊。而白头翁这味药材,则是因其“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

人参,这味珍贵药材,入药部分为其根部,因其形状酷似人形,故得此名。佛手,这味药材的形状犹如人手且有指,因此人们便亲切地称之为佛手。至于猪苓,这味药材的根块颜色深黑,宛如猪屎一般,因此得名猪苓。

以颜色而命名

中药之色彩纷呈,各有其独特之处,这种天然的颜色也往往成为药名的灵感来源。

例如漏芦这味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卢。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卢之称。”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青色的药材有大青叶、青蒿、青黛、青果、青礞石等,它们都以独特的青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红色的药材则包括红花、赤芍、丹参、红枣等,它们的鲜艳色彩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黄色的药材有黄柏、黄连、黄芩、蒲黄等,它们的金黄色如同秋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白色的药材如白芷、白术、白薇、白芨等,洁白如雪,清新脱俗;黑色的药材有黑豆、黑丑、黑芝麻等,它们虽颜色深沉,却同样承载着大自然的精华;紫色的药材如紫草、紫花地丁等,它们的紫色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抹神秘色彩,引人遐想。

以气味而命名

根据气味特性来命名的中药,诸如木香,其原名实为蜜香,《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其因其香气如蜜也。”同样,臭梧桐、鱼腥草也是因其独特的气味而得到如此形象的名称。

至于依据味道来命名的中药,更是丰富多样。例如,带有酸味的酸枣仁,带有苦味的苦参,带有甜味的甘草,带有辣味的细辛,以及带有咸味的咸秋石等,它们的名字都直接体现了其独特的味道。而五味子更是特别,据《新修本草》所述:“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另外,有些中药的命名则结合了气味与味道的特性。例如豨签,《本草纲目》中记载:“楚人呼猪为豨,呼草气味辛毒为莶。此草气臭如猪而味莶螫,故谓之豨莶。”而麝香、沉香、茴香、藿香降香等,它们的名字都直接体现了其独特的香味。此外,中药金牛胆的命名更是巧妙,其形状似牛胆,颜色金黄,味道极苦,集形状、颜色、味道三者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

以入药部位而命名

谈到以根部入药的药材,我们不能不提葛根山豆根,后者更是连其根茎一同入药。而在藤本植物中,海风藤、大血藤、夜交藤以及鸡血藤等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广泛采用。此外,某些药材的木质部分也极具药用价值,如苏木等。

再来看以皮入药的药材,陈皮、五加皮、地骨皮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它们以其独特的皮部结构,承载了丰富的药用成分。而在叶部入药的药材中,艾叶、苏叶、淡竹叶以及侧柏叶等,它们的叶子蕴含了丰富的药效,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

当然,以花入药的药材也是中药领域的一大特色。菊花、玫瑰花、旋覆花等,它们的花朵不仅美丽,更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而以种子入药的药材,如马钱子、葶苈子、白芥子等,则是通过其种子中所含的丰富成分发挥药效。

除了植物药材,中药领域还广泛使用了矿石和动物药材。如朱砂、赭石、滑石等矿石药材,以及蝉蜕、地龙、鳖甲、龟板、鹿茸等动物某部位的药材,它们都为中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特性功用而命名

比如那凤仙花子,我们又称之为急性子,这其中可是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它的果荚成熟后,只要轻轻触碰,那褐色的细子就会如同心急火燎般蹦跳出来,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现自己,因此得此名。

而有的中药则是根据它们的功效来命名的。就拿益母草来说吧,清代张秉成在《本草便读》中提到:“益母草消疥化水,是其所长。以产妇必有癖浊停留,此物能消之化之,邪去则母受益,故有益母之名。”此外,像寻骨风、伸筋草、决明子、合欢、防风等,它们都是根据其特定的功效来命名的。

再来说说那些既根据特性又根据功用命名的中药,比如王不留行。这药在通经下乳方面的功效可是相当出色。李时珍曾经说过:“性走而不住,虽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但王不留行还有敛、守之性,《本草经》中提到它能“止心烦、鼻衄”,而《名医别录》则称它能“主金创、止血”。由此可见,王不留行既有活血之功,又有止血之能,真是一种具有双向治疗功能的药材。故明代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云:“命名之义亦奇,吾身有王,所以主吾身之气血及主气血之留行者。气血之留,王不留,则留者行矣;气血之行,王不行,则行者留矣。

顾血出不止与难产无乳者,两可用此,其义自见。”如此,药名涵义当为“王不留”、“王不行”,分别针对经闭、乳少、难产与鼻衄、金创出血,则药之双向“主治功力,其可迎刃而解”。此说较为确切地诠释了寓于药名中的特性及双向治疗作用,反映了古人对药物认识的进步。

以民间传说故事命名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流传着诸多与医药息息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作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文人墨客的精心加工,被记录于史册、笔记以及各类传说之中。随后,医药界的专家学者们又将这些故事融入他们的著作中,使之成为药名的重要来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举例来说,有一味名为禹余粮的收涩止血药,其背后便有着与大禹相关的传说。《本草纲目》卷十中引用了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书中提到:“禹余粮,会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耳。’”此外,还有《博物志》中的记载:“世传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

又如蛇衔这味药材,其命名背后同样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本草纲目》卷十六引用了刘敬叔的《异苑》,书中描述:“有田父见一蛇被伤,一蛇衔一草着疮上。经日,伤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疮皆验,遂名曰蛇衔草也。”

姑且不论故事传说的真实与虚妄,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民俗文化对药物命名产生的深远影响。

注:本文整理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李时珍   本草纲目   刘寄奴   本草   药名   大开眼界   中草药   药材   古人   药物   中药   独特   名字   智慧   名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