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优惠政策变成空头支票

陆 夷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一些地方以降低落户门槛、提供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后续迟迟不兑现,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当地回应中,多以“财政资金紧张”“财政十分困难”为由,请提问网友谅解。乍看理由冠冕堂皇、无法反驳,但仔细了解,其实不太经得起推敲,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时间,比如中牟县发布《最高补贴房价50%!郑州人才首次购房补贴新规出炉》一文的时间是2024年2月21日;六安舒城的政策依据是2022年5月出台的《六安市人才购房补贴实施细则》,远不过两年,近则两个月,财政情况如何,恐怕并不难预料。一边宣传,一边“掏空”,莫非是现代版的“口惠而实不至”?

窥一斑见全豹。政策兑现不尽如人意,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如“未兑现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兑现缓慢”“企业或人才对政策的认可度不高”等消息屡见报端。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不难想见:一是政策支撑不足,所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归根到底是要靠真金白银的支撑和保障,一些中小城市资源少、基础弱,因此政策出台后或面临不确定性较大;二是配套机制不够,尤其是在“抢人大战”中一些地区盲目攀比、“运动引才”,却没有建立起长期可持续的配套政策体系,难免后续乏力;三是政策本身欠妥,一些优惠政策“看起来很美”,可实际上存在照搬照用、“抄作业”的成分。如果一味放任,优惠政策就会变成空头支票,或将出现人才失去信心、“得而复失”的情况。

从人才优惠政策,到优化生育政策,再到企业税费补贴,政策的实施必然受到财政状况影响,而其制定和出台,也应该遵循同样的逻辑,不能事后再搬“财政资金”背锅。此类现象也折射出一些地方政策制定随意性大,缺乏监督。比如,有的地方出台了优化生育政策的实施办法,但相关配套政策和细则却不见踪影;有的地方政策比较“鸡肋”,如人才公寓分布区域不均,位置偏远,利用率低下;有的地方兑换条件苛刻,根本无法实现,等等,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缺乏事前调研、事中评估、事后监督等问题。退一万步说,即便由于客观原因一时无法兑现承诺,也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等方式,回应关切、做好沟通,遮遮掩掩、“不告不理”,只会陷入被动。

优惠政策是衡量营商环境、发展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则关乎个人成长成才,大则关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政策既要应出尽出、尽力而为,也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为了出台而出台,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对此,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强调,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在政策储备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评价上注重有效性、增强获得感。令行禁止,只有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以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的精神,切实把政策利好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能真正起到稳预期、强信心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中牟县   舒城   优惠政策   口惠而实不至   全豹   空头支票   事后   财政   政策   地方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