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拜谒黄花岗烈士墓,让我在清明想起了那篇老课文

有一篇老课文,很多人大概已经记不清了。它的作者是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歌颂了黄花岗烈士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1988-1999年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后来,这篇课文陆续被多数版删除,但依然保留在苏教版高中教材中,直到2018年。

前几天,马英九率领台湾青年拜谒黄花岗烈士墓,谈到当年的革命壮举,竟至声音哽咽。这让我又一次回忆起这篇老课文,它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这个清明节,让我们用这篇老课文向先烈致敬!


起义:血肉纷飞,气吞狂虏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许多革命党人都抱定与清朝统治者决一死战,“愿将铁血造世界”,负责指挥这次战役的黄兴在离开香港去广州的那天,特向南洋的革命党同志发信:

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当以绝笔。

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方声洞也事先写好绝命书,慷慨陈词:

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

在起义战斗中,革命党人英勇奋战,“血肉纷飞,气吞狂虏”。参加敢死队的更是勇往直前,奋不顾身。革命党人陈更新眼见起义失败了,犹孤身奋战,坚持三昼夜,终因弹尽力竭被俘,临刑时,仰天大笑,从容就义。

喻云纪在就义前,慷慨激昂说:

学说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

回国的留日学生林觉民不幸负伤被捕,然坚贞不屈,戟指骂贼,吓得当时的两广总督张鸣岐惊魂丧魄,在所谓资报清廷的电文中不得不悲叹:

人心如此,天意可知!

这次战役因为“后援不继,寡不敌众”,结果惨遭失败,革命党人牺牲惨重。事后,同盟会同志找到烈士尸体七十二具,营葬于广州城外红花冈,并改“红花冈”为“黄花冈”,用以象征革命者的高洁品格。

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大大激发了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曲。


课文:壮怀激烈 真切感人


孙中山先生对黄花冈烈士是满怀革命情义的。在1912年5月15日烈士周年祭时,他亲赴墓地,宣读了《祭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祭文,抒发了他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悼念的感情。

序言从起义的历史背景着笔,称牺牲的同志为“吾党菁华”,足见作者对先烈的崇敬。“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深刻地表达了从革命利益出发的痛惜之情。

但革命者并不逗留在这种情绪上,一个“然”字语意急转,以“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状写了革命志士牺牲的壮烈,以“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阐明了这个战役的巨大影响和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以“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与武昌之役并寿”,高度评价了黄花冈一役的重要意义,它将载入史册,永为后人所纪念。

文章热情赞扬黄花冈烈士的业迹之后,接着用“顾”字领起,语调由昂扬转为凝重。

孙文面对现实,百感丛生,他目睹中华民国建立以来“变乱纷乘”,国无宁日,以致黄花冈烈士坟墓,“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烈士的墓碑迟迟方才建修,烈士的事略拖了十年才编辑,而史料散失,编写困难。文章把国家的命运和对烈士的纪念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字里行间,追念先烈、愧对烈士之情,溢于言表。

写这篇序言时,孙中山讨伐了桂系军阀,解除了北阀的后顾之忧,正准备北上,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他想用这篇文章唤起全国人民共同行动,以先烈的精神为国奋斗,实现我们理想的真正中华民国。

这篇序言全文倾注对先烈赞颂和悼念的深情,“为情而造文”,而着眼点却处处不离国家的命运,不离人民的苦难,不离革命的前途,壮怀激烈,充分体现了革命先行者的崇高思想和广阔胸怀。与其说这是一篇书的序言,毋宁说是一首革命的赞歌,是震撼人心的战斗号角。


课堂:很多学生竟然不知道“孙文”


2024年清明节前夕,马英九先生拜谒孙中山先生纪念馆时,曾经问了讲解员两个有点“可笑”的问题:一是孙中山先生多高,二是孙中山先生穿多大码的鞋子。这两个问题被大家说成类似“回字有几种写法”,想必是马先生这是特意表达对中山先生的崇敬,个人感觉无可厚非。

但我所教过的高中生里,却对中山先生十分陌生。别说孙中山先生多高,就连作者“孙文”就是孙先生的名字竟然也不知道。他们并不清楚孙文就是大名鼎鼎的孙中山,所以,也很难被这篇课文感动。

于是,当年我在教这篇课文时,也就没有进行精细讲解,除了学生并不太感兴趣的原因,还有就是这篇课文出现在高中第五册,而高三下半年就要进行复习,我们只能用上学期草草学完五六两册书。

所以,我只抓住了两句话让学生品评、记诵,直到如今,我也依然对这两句话记忆犹新。

一句是“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有学生质疑:革命的灵魂人物孙中山与黄兴不是还活着吗?为什么说“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呢?也许,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为革命牺牲之烈士才是党的菁华。他对自己的判断更可能类似于鲁迅先生所说的“苟活者” 。中山先生作此序时,眼前一定浮现了烈士赴汤蹈火的情形,并深感他们的真正伟大,用这样的描述。可以表达孙中山对烈士的感情。

另一句是“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这一句读来铿锵有力。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战斗之激烈,烈士牺牲之悲壮。“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分别化用了“萇弘化碧”和孟子“养浩然之气”的典故,既是在字里行间饱含褒扬,也是暗示烈士精神是对传统正能量的传承。

我想,只要我们能记住历史还曾有过黄花冈起义,还能记住曾经有过这篇老课文,还能记住哪怕仅仅这两句话,即便是不知道孙中山先生的身高与鞋码,也就足以告慰先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黄花岗   课文   黄花   浩气   烈士墓   菁华   党人   先烈   序言   烈士   清明   牺牲   马英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