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越寒,就越容易上火,用好2味药,阴阳调和,解决寒热并存

资料来源:

[1]袁霞,刘红,庞彬.辨证治疗胃寒肠热证12例[J].新疆中医药,2002,(05):79-80.

[2]許智甯,许丽云,高林,等.“上寒下热”证治初探[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12):92-93.DOI: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21.12.038.

[3]邢铭瑞,张白雪,蔡永敏.黄连汤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思考[J].吉林中医药,2023,43(09).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虽是中医临床基本治疗法则,但只适用于简单或单一的病症。有部分人的体质却很特殊,上半身是寒证,下半身却是热证,那么这种病症在中医上又该怎么治疗呢?

1999年55岁的商素已经患有胃溃疡、慢性胃炎十多年了,一直服用服胃仙U、三九胃泰等药物治疗。9月11日,商素正坐着看电视,突然觉得肚子一阵剧痛便意十分强烈的她赶忙跑去了厕所,途中商素感觉自己的肛门有坠痛感,随后她便发现自己的大便中带有脓血

从厕所出来后,商素猜测可能是胃炎的原因,所以便自行服用了胃药。11月5日,反反复复不见好的情况让商素去了医院住院治疗。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商素大便常规示粘液3+脓细胞20-30个/高倍镜红细胞满视野;结肠镜示慢性结肠炎

医院根据商素的检查结果给予她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滴庆大霉素注射液保留灌肠。但经历了一周的治疗后,商素觉得自己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好转,便要求出院。

商素在经历长达近四个月反反复复的西医治疗无效后,在老公的建议下,于2000年3月2日去往中医院进行求治,希望这次能够用中药治好。医生为商素进行了仔细的问诊,发现除了之前的症状外,她每日的排便次数约15-20次,并且喜爱食用温热之品,因其进食寒凉之物后便会出现胃脘部疼痛

查体示商素舌质暗淡苔薄白且脉沉细涩上腹部剑突下轻度压痛脐周及下腹部压痛。大便常规示:粘液4+脓细胞30-40个/高倍镜红细胞满视野。纤维结肠镜示慢性结肠炎;B超示慢性胃炎

了解完商素的情况后,中医表示她属于“上寒下热”,便为她开了两副方子,一副用来服用,另一副则用来灌肠。在经历了一周的中药治疗后,商素发现自己每日的排便次数减少至2次,且大便成形,未见脓血,但还是偶尔会觉得腹部会有坠胀疼痛感

“上寒下热”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体上部有寒证,同时下部伴随有热证的情况,其中“上”与“下”属于相对概念,并非某固定的病位。“寒”与“热”虽有虚实之别,但也不是单一的属性,因此“上寒下热”是一种宏观状态,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类证候,在病因、症状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复杂性

医生在得知商素情况好转后便让她进行复查,结果显示大便常规中红细胞0-1个/高倍镜白细胞1-2个/高倍镜。在商素向医生阐述自己还存在腹痛时,医生便为她调整了药方服用。经过近一个月的中药治疗后,商素便要痊愈出院了。

出院前医生过来进行宣教,嘱咐商素少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复发。听着医生的话,商素连忙点头回应并问到:“医生,我看病例上给我的诊断是‘胃寒肠热证’,怎么听起来那么奇怪,又寒又热的?”

“‘胃寒肠热证’是临床上常见的虚实夹杂、寒热并存消化道疾病,并且这类病症大多都会有胃炎和结肠炎同时存在的客观指标。‘胃寒’就是指胃脘部疼痛不适,厌食生冷之物遇冷则发,发痛时热敷则舒;‘肠热’则表现为腹痛伴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坠痛。”

听着医生的解答,商素便更加不解地表示自己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病症?医生便接着解释道:“你是因为长期胃炎,属于上寒即胃寒,而后面又出现了结肠炎既为下热,也就是肠热痼疾加新病,这才成了上寒下热证中的胃寒肠热。”

“这又寒又热、虚虚实实的,难怪我这病拖了这么久才治好。”商素不禁感慨道。“没错,这种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病变部位完全不同两种疾病,确实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惑和难点,但只要用好这两味药就能够祛上之寒、清下之热两者并投,相得益彰,解决寒热并存。”

上寒下热”根据古代医者的记录,可分为五种:人体上部寒与下部热胸上寒,丹田热胸寒肠热;肺寒肾热;胃寒肠热

临床上对于这类病症常用这四种治疗方法升阳入阴、升降并用、寒热分治和分消水热。每一种方法都会对应着不同的方剂,故而其中的药材也不尽相同。但是桂枝和黄连却经常出现在治疗“上寒下热”内的药方中。

桂枝性温,味辛、甘,辛者“能散能行”,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温发散,甘温助阳,故而桂枝善散风寒而解在表之风寒或风邪长于助阳与温通一身之血脉。临床上用于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黄连,出自《神农本草经》,以味苦,性寒,无毒被列为上品。因黄连大苦大寒之性,张景岳称其为“治火之主药”,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上多用于温湿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还可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

出自《伤寒论》的黄连汤,清代名医费伯雄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寒热并用,补散兼行,和法之最佳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虽未明确指出“上寒下热”一证的治疗,但经方黄连汤通常被后世医学家认为是治疗此证的代表方剂,这其中就含有桂枝与黄连

桂枝在黄连汤中用于散寒升阴,升降阴阳、交通上下,疏肝止痛等,黄连则降而清热为辛开苦降之配伍,又有干姜辛开上中下三焦,半夏降逆散结,共助气机之通畅,故此方可治上下寒热错杂证

黄连汤在《伤寒论》中虽只有一条,但其在临床上用之多效,以清上温下,调和中焦为主,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如上焦的呕吐、呃逆、胃食管反流等;中焦的胆囊炎、胃痛、胃溃疡等;下焦的腹痛、腹泻等。

“上寒下热”作为寒热错杂证之一,在病因、病机、病位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故在辩证治疗时应辩证准确,在治疗时除了寒热药并用选择确切的药物外,药量的配伍是取效的关键,需要权衡寒、热证的多少正比例选用药物治之

除此之外,预防措施也十分必要,要避免药物的不当使用,在用药的同时,也需重视精神、饮食、起居等综合调养,以保持气机调畅、阴阳调和的健康体质达到预期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寒热   桂枝   红细胞   黄连   胃炎   虚实   病症   大便   体质   阴阳   医生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