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生痰,热生痰,湿也生痰,一个化痰的方子来了,把你的痰都化掉

春寒料峭,湿邪容易乘虚侵入身体,产生咳、痰等痰湿疾病。中医说的“痰”和西医说的“痰”是一件事吗?

有没有感觉中医学中的“痰”挺神秘的?事实上,它不过就是我们身体里的水液乱了套,代谢出毛病形成的。

水液,就是咱们平时喝进肚子里的水,经过阳气的调理,让其“气化”进行输送,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器官、肌肉和皮肤里面去,最终维护人体的正常活动。

当然了,如果这个过程出了岔子,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痰,就是其中一种。

你可能会问,这里的“痰”到底是啥呢?猜得没错,不止是你平时咳嗽时候吐出来的那几个黄痰、白痰或者泡沫痰,还有那些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却潜伏在血管里的“气态痰”。

那么,这些痰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传统中医认为,这个过程主要受制于脾、肺、肾三个器官。因此,便有了咱经常听到的名句——“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

具体来说,“肺为贮痰之器”意味着肺部的痰证特别引人注意,而且种类繁多。具体可以分成热痰、燥痰、寒痰以及湿痰四种。

热痰的话,就是你一直咳嗽,吐出来的痰颜色深、质量粘稠,同时还伴随着发热症状。

而燥痰的话,痰的数量不多但是很粘,咳嗽又咳不出,口鼻都觉得干燥。

至于寒痰、湿痰,它们的痰都是清澈透明,看起来似乎没啥其他特殊地方。

“脾为生痰之源”,意思就是说,脾气虚弱、或者身体被寒湿之气困扰往往需要内外两股邪气共同作用。

临床上主要分为痰热犯胃、痰浊中阻、痰瘀内结。

痰热侵犯肠胃表现为想呕吐、胃部隐隐作痛等等。

痰浊阻塞中间部位常让你不想吃东西、经常拉肚子、整个人疲惫不堪。

痰淤堵在内部表现为你胃部疼得厉害,病得时间长,甚至连吃饭喝水都费劲。

最后咱聊到的是“肾为生痰之本”。咱们的生命中有两条基石,阴阳两气,都沉淀在肾脏里面。

由于肾脏负责调整液态物质的出入,倘若这个环节出错了,多余的水就只能呆在体内,郁积在某个角落慢慢变成痰。

所以呢,治痰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调理肾脏,这样才能有效遏制痰的再生。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了解寒、热、湿三者也是会引发痰的。

面对不同的痰,治疗方法肯定也得有所差异。

首先咱说的是寒生痰。这就是告诉你,要是你体内阳气不够,有点内寒的话,也容易生痰。当寒阳不足以将水分给蒸发出体外的时候,痰生成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热生痰。咱子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总是夹杂着各种寒邪、湿热之类的有害气体,它们都会优先入侵咱们肺部组织。

如果你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热邪、湿热乘机跑到身体里,损伤肺部津液的转化能力,痰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湿生痰。痰湿包含了两种邪气,痰和湿,这两者在质地上有些许差异,可以用水的污浊程度来形容。

痰的质地比湿的质地更加黏稠,类似于湿的浓缩版,因此更容易停留和积聚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痰湿这个问题也就那么回事儿,总体上来讲你可以理解为,有两个原因能形成痰湿。

第一个原因是你的脾虚了,吃下去的食物代谢不了,自然堆积成湿;

第二个原因是阳气不够,无法让体内多余的水给蒸发掉,过度的水湿就会形成痰。

那咱们该怎么办?针对这痰湿问题,首先得做的就是给肝通通气,这肝气不顺通畅的话,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阴阳之气不能正常流转,影响整个身体气血运行的节奏和疗效。

气血不能顺利行进的话,痰湿自然就容易积聚、淤塞,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由于痰湿体质,其实都是身体内部代谢出了点偏差才引起的。因此,我这儿就不太推荐喝什么茶了。

毕竟泡在胃里的那点儿东西,效果还真是让人着急,倒不如谈谈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一种办法——药物洗浴泡脚。利用双足上的经脉吸收这些药物的效果或许会更明显。

温胆汤去湿泡脚方:取茯苓,法半夏,竹茹,烤甘草,陈皮,枳实。

将上述材料抓匀后加水浸泡10分钟,然后小火炖煮30分钟左右,最后把水倒入洗脚盆中,泡脚30分钟即可。不过提醒一句,孕妇朋友们切勿使用!

这个妙方很不错,自古以来都被誉为祛湿一方。我自己也经常用来泡泡脚,调节调整一下体内湿气。

其实,大部分的痰湿病根儿多是我们吃出来的。

每个人的脾胃消化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好比说你能消化掉七成食物,结果你偏偏多吃了两成,剩下的那一成都消化不了,于是乎就变成了痰。

所以,想要去除痰湿的话,最好的手段还是节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根据自己脾胃的承受力,吃六七分饱就差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方子   阳气   胃部   脾胃   湿热   邪气   肺部   肾脏   质地   体内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