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岭下的石窟和庄园

巩县石窟寺,北魏三大石窟

3月19日,我们再次沿着沿黄快速通道西向,穿梭于邙岭间。望着车外接踵而来的一座座邙山头,怀揣对历史人物的好奇,我们来到巩义石窟寺。

邙山自起洛阳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北,长100多公里。邙山是黄河与伊洛河的分水岭。伊洛河与黄河在距刘镇华庄园2公里处交汇。

从康百万庄园沿伊洛河北上到巩县石窟寺不过十公里多些。它们都背靠邙岭,石窟寺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

自去年携子游大同云岗石窟,我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到洛阳,开凿洛阳龙门石窟,创建巩义石窟寺(伽蓝)。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由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巩义石窟寺是北魏皇帝、皇后举办礼佛活动的场所。

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汉名为元宏,北魏第七位皇帝,仰慕汉族文化,是一位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君主。其主要成就:汉化改革、迁都洛阳、攻克南阳、改革吏治、分明姓族、大兴儒学,对中国的民族融合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元是他改姓后的汉族姓氏。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孝文帝彻底将北魏鲜卑改成了一个汉化王朝,虽然孝文帝之后的君主企图改回鲜卑旧俗,但是依然无法阻挡鲜卑族的汉化和消亡。

孝文帝一系列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也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他迁都洛阳之后大规模建造了龙门石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孝文帝英年早逝,只活了33岁。

“巩县石窟寺”北魏原名“希玄寺”,唐朝时期改名为“净土寺”,宋代改为“巩县石窟寺”。

孝文帝儿子宣武帝时开始大规模凿石造像。巩县石窟寺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尊。洞窟佛龛虽少,但飞天和歌舞伎乐形象惟妙惟肖,浮雕的帝后礼佛图更是独一无二美轮美奂,生动地再现了北魏皇家礼佛的盛况。

传说唐玄奘唐僧,唐代著名高僧出家的地方就是“净土寺”。

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均为北魏三大石窟。开凿于唐高宗初时期,著名的奉天寺,洛阳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其来源于巩义石窟寺的“小奉天寺”。

进入石窟寺石窟,第二窟旁立有一块儿石碑。中间写着“河洛神迹”四个大字。碑有题诗一首:“石窟两千年,精巧夺天然。满座半残废,神话犹相传。彼姝殊自乐,裸舞何翩跹。万载邙山下,过客辄流连。东望多感慨,国难重仔肩。边城烽火急,壮士应催鞭。”

署名为“陆军一百六十六师步兵第二旅第三团第二营营长、陆军步兵少校叶金铙题。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孟秋。”

叶金铙,爱国将领杨虎成将军的部下,西安事变之后曾驻扎在巩义石窟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第一团第五连学生(与张灵甫、林彪同期)。

巩义石窟寺很小,一个多小时,我们参观完毕。一游客说,邙岭绵延一百多里土丘,就这里有一些石头。这些石头却与普通石头不同,因为他们蕴藏着生命。

北魏统治中国北方140多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刘镇华庄园,中西合璧建筑

离开巩义石窟寺,沿着沿黄快速路,驱车5公里,指示牌把我们引入神都山旁的神北村。神都山,邙岭的东延部分,俗称邙山头旁有一座河南唯一的中西结合、典型的地主庄园——刘镇华庄园。

刘镇华何许人也?刘镇华民国时期军阀、高官,清朝末年人,祖居巩县神北村,其祖父任过清朝知县,其父刘寿山以经商为生,属于中产阶级家庭。

早年刘镇华曾参加同盟会,进行反清活动,后任镇嵩军司令,民国时期任陕西、安徽两省督军和省政府主席,兼任豫、鄂、皖边区“剿匪”总司令,1948年赴台湾,1952年病故于台。其五弟刘茂恩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司令、河南省主席等职。解放前刘茂恩携眷前往台湾,曾任蒋介石的“总统府国策顾问”,1981年4月24日,病死于台北。

“一门双督军,兄弟两主席”,刘家是民国时期巩县最显赫的家族,没有之一。

穿过寨门,通道两侧为南院和北院,我们从另一个寨门出来。

刘镇华庄园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建成,前有伊洛河,后有黄河,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地分为三层,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庄园分为南院和北院,两院中间道路两头设有寨门。整个建筑中西合璧,洋房与窑洞同列,连廊与庭院共处,是一处典型的民国时期的官僚地主庄园。

北院第一层的石砌窑洞,大约是刘家最早的院落。院子西边有后来增建的西式楼房,拱形的柱廊,木头的栏杆,屋顶的青瓦,中西元素各种混搭。顺着洋楼的楼梯往上走,第三层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依然是既有洋楼,也有窑洞。据看门人说三楼是给家里的兵丁们居住和练武用的,窑洞上方有用于瞭望的区域,周边动静尽收眼底。

南院建有“仿重庆大厦”。楼房坐北向南,高12米,青石基座,青砖砌墙。楼中间部分突出,平顶六棱形,包括地下室共4层。整座楼房上下左右相互贯通。楼内卫生间、浴室一应俱全,卫生间内贴的是进口的瓷砖,有些瓷砖的色彩至今依然十分鲜亮。一楼北墙处修有一欧式壁炉,火道直通楼顶,整栋楼就是靠这个壁炉取暖的。刘镇华庄园在当时已经用上了电,大楼西北有一面积很小的房子,据当地人说,那就是刘家的配电房。

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30年代的上海街头。

解放后,刘氏家族有的去台湾,有的定居海外,只留下一座空旷的庄园述说着这里曾有的辉煌。

我们从东边的寨门处沿着马道下来。这条马道直通三层,据说是当年兵丁的出入通道。

漫步在庄园,我们仿佛置身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读一篇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石窟   奉天   庄园   汉族   黄河   鲜卑   窑洞   洛阳   北魏   民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