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北伐,为什么只出动了2、3万人?真以为天下这么好打吗?

1853年5月,太平天国开始北伐。

要推翻大清,当然要北伐!

但是···北伐军的规模,却只有2、3万人!

这看起来是一个令人莫名其妙的数字!

太平军进南京时,已经有众50万!怎么只抽个2、3万人出来北伐呢?

大清再怎么不济,也不是你2、3万人可以推翻的吧!

难道是洪秀全、杨秀清昏了头,以为随便派点人“意思意思”就可以灭清了?

洪秀全、杨秀清,当然没有“昏了头”

洪秀全、杨秀清,当然不至于昏了头!

当时,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35600人,就在天京城外。

而在北伐之前,太平军与城外清军作战,虽然能遏制敌人对天京的进攻,但也无力吃掉敌人!

你太平军集全师之力,尚吃不掉天京城外的3万多清军,就认为自己抽调2、3万人就北伐成功,打进北京,灭掉大清?

如果洪秀全、杨秀清这么看问题,那就不是“昏头”不“昏头”的问题了,那就是智商有问题了。

显然,洪秀全、杨秀清,虽然有许多毛病,但智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话说回来,洪秀全、杨秀清,为什么只派2、3万人去北伐呢?

北伐意图:打破被动局面

前面说了,天京城外的清军,江南、江北大营,有兵35600人,太平军一直吃不掉。

吃不掉,是正常的!

以江南大营为例,他们是从广西开始就和太平军一路打过来的。

漫长的交手,让双方都了解了对方:守得住,攻不下!

由于太平军的失误,在太平军进入天京后,清军进入天京附近,并且控制了部分险要。

所以,对太平军来说,此时在战略上有两个选择。

1、集中全力,不惜代价,吃掉城外清军。

后世许多专家、历史爱好者,都认为这才是太平军当时最应该做的事情。

果真如此吗?

江南、江北大营之敌,是敌人的悍勇之军,且已经控制险要。

所以,太平军解决这两股敌人,在当时不具备一举而破的条件,只可能是打消耗战。

而打消耗战,对太平军来说,就是自杀!

当时的太平天国,其控制的只有天京、扬州、镇江三城之地!

而大清,仍然控制着除这三城以外的整个“天下”!

所以,看起来是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有局部兵力优势,但实际上,由于敌人可以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调兵而来,所以,实际上,太平军的这个所谓局部优势是只是虚幻的!等到清军逐渐集结、加强,天京就危了!

而且,由于控制的地区狭小,因此,此时,天京城内已经出现了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

所以,如果决心先解决城下之敌,本质上是被3万敌军这个“诱饵”牢牢吸引在天京城下,束手束脚,无法发展,从而在战略上陷入绝对被动!

后来太平天国的战史也充分表明:只有在外围取得重大胜利,解决粮食问题,在战略上掌握主动的条件下,太平军才能打破江南、江北大营!

2、继续转移,全师采取运动战。

就像进入天京前一样,太平军继续采取运动战,在广阔空间寻找战机。

执行此战略,就是要放弃天京,继续转移!

这或许是一个办法,毕竟,太平天国是否应当定都天京也是一个很受争议的问题。

但是,显然,当时的洪秀全、杨秀清,刚刚还在声称自己夺取了“小天堂”,这个时候不可能又主动放弃自己的“小天堂”了。

如果真的决心全师北上,当时在武昌时就该北上了,根本就不必跑到”小天堂“来!

3、“分兵攻守”,向敌占区发展!

如此,就只有最后一个战略选择:分兵攻守!

也就是,一面固守天京,另一方面,分兵进行西征、北伐,向敌占区发展。

这么做,既立足于保护天京这个“小天堂”,又能放开手脚发展,掌握战略主动!

而在“分兵攻守”中,北伐与西征,又各有侧重。

西征的区域,就在长江流域。

由于地理、人文等因素,其与天然天京连成一片,太平军西征所占区域,有条件巩固、发展。

所以,西征,既可以通过就地经营,为太平天国解决占领区粮食问题,又可以“开疆拓土”,扩大占领区。

北伐则不同。

太平军在长江以北建立稳固占领区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但是,北方是大清统治中心所在,又是其主要兵源所在,为其“必救”之地。

所以,北伐,可以吸引住大量的清军,使之不能投入到天京周边、西征战场,为天京的巩固和西征的发展创造条件。

这就是反过来,以2、3万北伐军,牵制住整个北方的清军,为太平天国全局争取主动!

如此,太平军为何只以2、3万人北伐,咱就能很清楚了。

为何只出动2、3万人?

一、北伐的作战方式决定了部队构成。

既然太平军北伐的目的,是通过外线出击,扭转战略被动局面,那就注定了北伐军的作战方式和构成。

1、作战方式,以机动作战为主,也就是“毋贪攻城,直向燕京”。

北伐军出击前,杨秀清就指示:此次北伐,不要贪图攻城,而要间道疾行,直向燕京。“格外放胆灵变,赶紧行事”。

只有造成迅速逼近敌人心脏的形势,才能迫使敌人以大量兵力回援,而只有快速行军,在广阔的敌占区行动,才能最大程度打乱敌人的部署。

2、作战方式决定了:兵力必须精干。

如果兵力太多、太杂,反而会拖累全军的行军速度。

何况,偏师北伐,是无后方作战,其难度是极大的,不但考研指挥员的指挥能力,更考验战士的坚定性。

只有以精干的部队,快速行动,才能形成这一作战目的。

当时,太平天国虽然有50万之众,但实际上,是男女老幼都算在一起的(太平军的制度如此,入营者都算参加,无论男女)。

而实际上,能战之兵,不过10万。

而这10万能战之军中,又多为到岳州、武昌后才新加入的,而久经战阵的“老兄弟”也就只有2、3万人!

所以,如果从总体规模上看,太平天国北伐军2、3万人的规模占比是很小的,但是,如果以骨干力量来算,抽调2、3万骨干参与北伐,这已经是“下了血本”的。

二、太平军当时的总体规模与多种战略要求,决定了只能派出2、3万北伐军。

10万之兵,歼灭不了城外3万余清军(敌据险要且有源源不断后援),但如果全部留在天京则浪费。

那么,这10万能战之军,又如何分配呢?

以2、3万精锐,承担外线出击的野战任务,而7万以新兵为主的部队,承担守城任务,并承担战略预备队的任务;又以水营为主,最初1万左右的兵力进行西征(西征后来规模逐渐扩大,但最初只有1万人)。

应该说,在当时,这是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安排。

北伐之败,不在出发时人数不足

实际上,太平军的兵败,与其出发时的兵力不足并无直接关系。

由于北方的反清运动同样强烈,因此,北伐军在行军途中,规模数次迅速壮大。

在林凤详、李开芳给杨秀清的汇报中,就曾表示“兵将日日加增,尽见骑马骡者甚多”。

也就是说,不但参加者众多,而且,许多起义者是骑马者,北伐军由此组成了马队。

但是,在他们的汇报中同样提到:各项俱皆丰足,但欠谷米一事。

北伐军缺的不是人马,而是粮食!

由于缺少粮食,北伐军规模虽然数次壮大,但旋即又散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沿途参与北伐者,皆是北方人士,更加适合在北方作战。其在北方发挥战斗力的条件,是要优于天京出来的两湖、广西人士的。

所以,太平军北伐失败,并不是因为人数不足!

太平军北伐不应与朱元璋北伐类比

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不战自克。使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明史.本纪一》

当年,朱元璋以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大军北伐,逐步推进。随后,朱元璋又亲自到开封主持,按照准确的路线和步伐,扎实推进,最后一举成功!

而观太平军北伐,不正是朱元璋所极力反对的,”悬军深入,馈饷不前”的“危道“吗?

因此,后世常常拿朱元璋北伐与太平军北伐做对比。

朱元璋,不是洪秀全可比的,这一点无需赘述。

但是,仅就北伐一事来说,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朱元璋北伐前,南方虽然还未完全拿下,但已经没有可以构成威胁的力量,而北方的元当时则已经陷入内战,所以朱元璋北伐,其目的是明确的:灭元!

而如前所说,当时仅仅只有3城之地的太平天国,连天京城外的敌人都消灭不了,要说北伐灭清,时机显然是不成熟的。

如前所说,太平军北伐的主要战略目的,是为了攻到敌人的腹心地区和主要兵源地区,牵制敌人的兵力,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以为全局争取主动。至于一举灭清,最多只能算是顺手刮一张“万一实现了呢”的“彩票”。

所以,太平军北伐与朱元璋北伐完全不同,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那么,是不是咱为洪秀全、杨秀清开脱,认为他们的北伐方略没有问题呢?

当然不是!

太平军北伐战略是极不缜密的

太平军北伐,与朱元璋北伐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

但是,其“打到外线去”的战略目的,与咱们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是有相似性的。

1947年,敌人重点进攻我解放区。我军从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出发,制定了外线作战的方针!

当时,我军的战略部署,是缜密、充分的。

我军考虑到外线出击,千里挺进的困难,考虑了三种情况:打不到大别山、打到了大别山但是站不住脚、打到大别山并站住了脚!

对于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我军都提前准备了相应的计划,做到“多谋善断,留有余地”。

相比之下,太平军北伐的战略部署,就实在太草率了!

从杨秀清、韦昌辉与前线的信函中,我们自始至终只看到一个关键字:冲!

或许,只要北伐军冲得越猛,天京、西征的压力就越小,就越有利于全局吧。

可是,越冲越远的北伐军,他们自己如何生存与发展呢?他们又如何坚持斗争呢?似乎这些都完全没有什么考虑的。

或许,在洪秀全、杨秀清看来,只要太平军北伐部队冲上几个月,太平军就能够平定南方,并形成全师北伐的局面吧!

但是,洪秀全、杨秀清似乎没有考虑到:如果太平天国的反清斗争是长期的,那北伐军外线出击的战略任务也应该是可持续的,否则,冲得快败得也快,将来怎么办?

结果···两三万“老兄弟”,甚至可以说太平天国大部分骨干力量,就此“肉包子打狗”,覆灭了!


太平天国北伐的战略目的主要是通过外线出击,牵制敌人的力量,以争取全局的战略主动。

这样的战略目的,决定了他的作战方式是以运动战为主,不求攻城掠地,也不求建立巩固占领区。

因此,太平军以2、3万精锐之师承担这一任务,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后来的事实也充分表明:太平军北伐,并不存在人马不足的问题。

但是,洪秀全、杨秀清只考虑了最有利的局面,缺乏多种准备和应变方案,不缜密不周全,本质上仍然是冒险主义!

以此来看,太平天国北伐不成,不在北伐军人数不足,更不在北伐军不能打,而在其领导人确实缺乏雄才大略,确实不是“帝王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太平军   太平天国   北伐军   目的   作战   外线   兵力   城外   敌人   战略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