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年过世的九位国家人物

1.吴尊友

1963年6月出生于风景优美的安徽黄山。生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干预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参与“非典”防治工作。

2020年1月,参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

2023年10月27日12时56分,吴尊友因胰腺癌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0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讣告,尊重本人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吴尊友先生因疫情而白头

2.王淀佐

1934年3月出生于历史悠久辽宁凌海。生前是中国的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物工程学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工程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2010年,为表彰王淀佐在国际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以及对中国矿物工程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王淀佐荣获“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奖中国人

2023年10月25日,王淀佐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王淀佐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王淀佐说:“我最大的梦想是把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搞上去。”

2023年10月25日,王淀佐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王淀佐先生

3.温诗铸

1932年11月出生于爱吃辣椒的江西丰城。他是机械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名誉主任。

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获得年度国际摩擦学金奖。

温诗铸在谈到科学家素质时,对年轻学子寄语:“科学工作者要有坚定的信念,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要敢于说真话。在坎坷和磨难面前要乐观,要笑对人生。人生不是平坦的,想要做出成绩,就要先通过信心信念的考验这一关。”

2023年11月3日,温诗铸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温诗铸先生

4.郑光美

1932年11月出生于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哈尔滨,他是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动物学教学和鸟类学研究

1960年郑光美撰写的《秦岭南麓鸟类的生态分布》成为了国内首篇讨论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的论文。

1964年,郑光美在《动物学杂志》上向世界宣布首次在中国秦岭发现了大熊猫。这一发现,把大熊猫分布的区域扩大了一倍,秦岭大熊猫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

1983年夏,郑光美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野外生活的黄腹角雉雄鸟和雌鸟的照片。1984年在为了深入研究黄腹角雉的习性,他再次来到了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时的天气情况非常糟糕,在考察途中险些丧命。某天无意间撞到大树,树上飞起了一只黄腹角雉,惊喜的发现树干上有一个浅浅的窝,窝里有4枚土黄色的卵,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野外发现黄腹角雉的巢。

往后十多年,他和学生们关于黄腹角雉的19篇论文权威性巨著《世界鸟类手册》所引用,被同行誉为“黄腹角雉之父”。

2023年10月3日,郑光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郑光美和学生们

5.潘镜芙

1930年1月出生于人杰地灵的浙江省湖州市。他是船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员。

2018年6月,潘镜芙先后撰写了《新型驱逐舰研制中的经验和体会》《21世纪武器装备发展及对策研究》《水面舰艇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等学术论文。

2023年10月8日,潘镜芙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潘镜芙先生

6.袁权

1934年11月出生于繁华美丽的上海,中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微化工技术的研究

1999年,出席了国家“两弹一星”表彰大会。

2014年1月,袁权获得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根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袁权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余名)

袁权先生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他甘于奉献、严谨求实、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立德树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袁权先生治丧委员会评)

2023年10月29日,袁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大连逝世,享年90岁。

袁权先生

7.杨乐

1939年11月出生于水乡风情的江苏南通,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

杨乐主要从事复分析研究,特别是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方面有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父亲杨敬渊从小对他的要求是好好读书。

2023年10月22日14时34分,杨乐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杨乐先生

8.胡聿贤

1922年10月出生于国家首都北京,他是地震工程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胡聿贤长期从事结构理论、地震工程学、强震地面运动和结构抗震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1949年,胡聿贤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来受聘担任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助理,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木桁架桥上弦杆的稳定问题。

1955年,胡聿贤响应祖国号召,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与钱学森等十几位中青年学者同船回国,胡聿贤夫妇回国后,在中国国内作了短期的参观考察。

2015年1月,胡聿贤出版和发表论著100余篇(部),其代表性著作有《地震工程学》(英文版)等,其中《地震工程学》获得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

胡聿贤先生

9.韩大匡

1932年11月出生于富丽堂皇的上海市。中共党员,油田开发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韩大匡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综合性和战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等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韩大匡参与了中国第一个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玉门老君庙油田注水开发方案的设计工作,负责其中的渗流计算部分,这个方案是中国油田开发史上第一个用注水方法开发油田的方案

1953年,随着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韩大匡就和所在石油系一起转入新成立的中国第一所石油院校——北京石油学院,成为筹建中国第一个油田开发系的负责人之一。

1957年,为响应“向科技进军”,韩大匡获得随科技考察团到苏联考察三个月的机会。

1981年,访问美国能源部巴特斯维尔能源研究中心。

2023年10月23日,韩大匡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韩大匡先生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发。他们是我们能够岁月静好的英雄,向英雄致敬。[祈祷][祈祷]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月出   秦岭   中国科学院   享年   院士   博士生   油田   北京   中国   人物   国家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