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让个别城市的“走红” 成就文旅发展的“长红”

网红城市“你方唱罢我登场”。对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如何正确认识网红城市,怎样努力成为网红城市”等问题,需要透过网红城市表象,追踪游客心态,探讨旅游业发展趋势变化。只有如此,才能让个别城市的“走红”成就文旅发展的“长红”

这个春天,一碗麻辣烫让甘肃天水火爆出圈,成为新晋“顶流”,让天水这座西北小城“横空出世”,一跃成为2024年的第二个网红城市,为春节假期后的文旅市场带来了又一个惊喜。

当今,美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喜爱的旅游主题之一。从“热辣滚烫”的天水麻辣烫,我们看到了淄博、“尔滨”的影子。除了独具特色的麻辣烫,同样的霸榜热搜、算法推荐,同样的排队打卡、花式宠客以及背后默默付出的当地政府、文旅部门甚至普通市民,一切都像时空的平移、复刻。网红城市层出不穷,在各地掀起“现象级”消费行为,值得旅游业界关注和思考。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迥异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都有“出圈”的可能。作为行业观察者,面对网红城市“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有必要深入思考“如何正确认识网红城市,怎样努力成为网红城市”等问题,需要透过网红城市表象,追踪游客心态,探讨旅游业发展趋势变化。只有如此,才能让个别城市的“走红”成就文旅发展的“长红”。

首先,网红城市的打造具有偶然性,更依赖与游客情绪价值的共振。网红城市的打造自然少不了长期的积淀和付出,但并不完全凭借主观意愿,很多时候都是“无心插柳”。放眼这些网红城市,自然有前期的刻意打造以及网络传播算法加持,但是更依赖与游客情绪价值的共振,这显然是很难把握的。

旅游城市的付出和努力未必立竿见影,对此应理性对待,既要有做网红城市的决心,又要有“不红”的预期。因此,需要找特色、树标杆,按照网红城市要求、标准长远规划,尤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只有持之以恒,才会让城市融入新鲜色彩和印迹,让城市有机会走进游客“心里”,为打造网红城市创造更多可能。

其次,作为网红城市,要正确看待一时之红,做好当下,不必过于为眼前热度而患得患失。成为网红城市固然可喜,但是更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被一时的热度冲昏头脑,以平常心态做好眼前事,不突击造热点、争热搜,多补短板,多做默默无闻的“配角”工作。当务之急是规范好市场,维护好秩序,安抚好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的当地居民,招待好远道而来的客人,尽量不扰民,不给游客制造心理负担,以淡定、从容的心态,努力做到细水长流、热情常在。如此,即便在网红效应褪去后,也会收获亮点、沉淀底蕴。

应当明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此消彼长、有起有落都是正常现象,追求短期流量的行为可以理解,探索如何长红的做法也应该支持。但是要认识到,网红城市的兴起、消退是有规律的,一座城市成为网红,可以凭借某个景点或事件的传播,然而,要从一时网红变“长红”,则需要持久和永恒的吸引力,持续创造情绪价值。

网红城市要把一时的火爆出圈,更多地看作是对所在城市综合实力和魅力的一次检阅和展示,把网红城市的历练,作为城市发展的“检阅场”和“加油站”,不断补充文化元素,增厚城市底蕴,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创造情绪价值的能力。

最后,网红城市的兴起、更迭表明年轻群体作为主流客源对情绪价值的重视,吃喝玩乐诉求只是表象,寻找精神满足和认同才是内核。能否通过参与网红城市的活动和体验,寻找到身心愉悦和认同感,才是文旅消费实现“长红”应该捕捉的关键点。

在这个大时代下,网红城市的产生、演变似乎愈发有迹可循。比如,好吃不贵,性价比拉满;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够广;懂新媒体营销,能够抓住机遇及时造势等,而“出圈”后情绪价值的生成和维持却很难把握。这也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旅游城市发展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旅游景点和商业项目,而是要从游客角度出发,思考能够带来怎样的情绪价值,如何维持和更大程度激发这份情绪价值,怎样朝着打造人们精神家园方向迈进等。

在当下的文旅发展大背景下,各地都希望通过获取网络流量让自己的城市出圈,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提醒的是,旅游城市要正确认识网红,努力成为网红,不断超越网红,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内涵上的丰富和完善,契合人们的情绪价值需求。如此,才能实现供需的有效匹配,让个别城市的“走红”成就文旅发展的“长红”。(作者:特约评论员 马振涛;编辑:杨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天水   城市   城市形象   麻辣烫   表象   时评   情绪   心态   成就   游客   努力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