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皖北地区有多注重养生?各家都有不同的养生思想和实践

文|法老不说教

编辑|法老不说教

春秋战国一共经历了549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同大自然的斗争和劳动生活中,创造了很多养生之道。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中央者,基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

有研究认为,“中央”指战国时“楚国北部以及与楚相邻的宋国这一范围之内。

今天的行政区划上的河南北部、安徽西部、江苏北部,在历史上属于楚北部和宋国的地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皖北地区代表人物的养生思想

(一)、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是其精华。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

书中阐明了他的养生观;身体力行,修道养寿。

1、四法养生

王弼在注经时是这样理解的:“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

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

”自然,可以理解成自然界是人类生命之源泉,人若想要延续生命,就需要适应自然界自身的变化,顺乎自然界;也可以理解成顺其自然的事情发展过程,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

例如平时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老子的思想在生活中的养生临床体现,延续至今,说明此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而这也就与老子倡导的道家思想相对应起来,即“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可以说是整个老子养生思想的核心。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老子:修道而养寿的隐君子(《老庄申韩列传》),无为而治运用在养生中就是不过多干涉身体本来应该进行的变化。

虚静安神,强健体魄,不要把精力浪费在逆自然的事情上面,比如现代人喜熬夜,按照老子的思想,对于养生是非常不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能顺应自然,养生休息。

2、事天莫啬

《老子·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

天在此指身心和自然,保养天赋的意思,即没有比爱惜精神更重要的了。

此文治国和养生同讲,老子创新性地提出吝啬是人类休养生息的一个准则。

吝啬使人长久生存,但联系老子此句的上下文也不难理解,此处的吝啬不单单指财物上的固守,更大程度上指的是一种俭。

老子曾说过他有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俭的范围很广,在养生思想中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俭,修身养性,不妄用精神,厚积薄发,积累

足够的能量维持生命的长久,而这种精神上的俭可以认为是精气神。

再说到现代人熬夜的问题,这就是损耗精神的一种行为,睡觉的时间没有睡觉,无法弥补白日里耗损的精气神,更没法积累,导致身体的亏空。

长久以往下来,莫说长寿,活到自然生命年龄也是难事,新闻中过劳死,猝死案例比比皆是,参透了养生之道,就要按之行之。

3、少私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少私寡欲,恬淡为上,才能养生长久。老子要求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认为追逐荣利,嗜欲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伤身损寿之根。

能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这是河上公注重养生思想的核心。在老子看来,少私寡欲是养生的秘诀。

而中医历代养生大家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告诫人们要维持像婴儿一样无欲无知的状态,人才会活得简单快乐,身体康健。

据调查统计,我国大多数长寿老人在性格方面都能保持童心童趣,热爱生活,对个人得失要求得比较少,遇事不斤斤计较,这大概是长寿老人的养生秘诀。

依此现代人总结出养生字诀:

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二)、庄子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和老子一样,庄子同属道家,思想上自然是有相同之处,养生上的理解也有重复,重复之处不赘述。

如果说老子是道家思想的理论奠基人,那么庄子就是道家思想的实践者,在老子的基础上理解并加以升华,而庄子的思想往往要从他的那些故事说起。

1、庖丁解牛

厨师丁跟梁惠王解释自己的技艺精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庄子·养生主》)梁惠王从中悟出了养生之道。厨师丁说他宰牛也是在探寻事物的规律,是事物中蕴含的道理、哲理,已超过一般的技艺了。

解牛时要用心神和牛的身体结构去契合交流,通过了解牛的身体各个结构的构造,顺着筋肉部分去切割,就不会像族庖一样切割到骨头部分,伤了刀刃,刀刃不能长久使用,切割也困难很多。

养生之道也是如此,需要顺应自然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流程进行。

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面对繁杂的世界,只有先了解凡事的道理,顺应自然的规律行事,不去硬碰硬,才能享受到生命的永恒。

厨师丁说自己解牛后将刀收拾好后敛藏起来,就像人处事一样,解决一件事后要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避于他人的妒忌,这同样适用于养生之道,不骄不躁,安稳守中。

2、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庄子在爱妻去世后击缶而歌,好友不理解后庄子解释道,生命就如四季的变迁一样自然,四季更替永不会少,生命亦是如此。

生死轮回在人世间永生不灭,所以不值得悲伤,应该欢喜,因为死后又是一场重生。

庄子的生死观算是创新式的思想,而这种生死观给养生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思维。

生死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生来开心,死去忧伤,而如若我们看淡生死,就不会活着的时候对死亡感到恐惧,活得就会更能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人们不再为了养生而养生,而是顺应变化自然生活,就更加贴近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天道合一,超脱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所有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让世人懂得的道理吧。

(三)、管子

管仲,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或郑州登封颍河上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1、平正养生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管子》)

管子提倡平正养生,对于外界的各种刺激均平静安然待之,事物有两个面,所以如果被其中的一面极端影响,必然影响到生命的长久,所以需要平和中正。

对待喜怒忧患可以说,诗歌可以制止忿怒,音乐可以消除忧闷,受礼可以控制享乐,虚静可以保持敬慎。

这种思想和中医的基础理论不谋而合,事物分为阴阳两面,阴阳调和,生命才可以延续,长久寿康。第二,老则长虑。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

能守一而弃万苛,见利不诱,见害不俱,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管子》)此文中管子提出了一个度的概念。

凡事不及则虚,太过则满,只有达到适中的程度才有益于事态的发展。

养生就是这样,不可过饥过饱,太饱伤脾胃运化功能,太饿人则停止思考。

管子在此更是新颖地提出老人的思虑问题。

老年人如果因为饥饿或者其他原因而不能思考,久而久之,就更加不能思考问题,像是机械上锈了一样。

而后,身体机能就会愈加衰退,从而加速走向死亡,此种观点用于老年人的养生甚至年轻人都是适用的。

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宽心大度,懂得运气,使自己觉得舒畅,有益于生命的长久。

二、春秋战国时期皖北地区养生思想的特点以及对现代养生学的启发

综合春秋战国时期皖北地区的几位代表人物的养生思想,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此时期的皖北养生思想的特点:

(一)、恬淡寡欲

人对于事物的欲望少一点,回归到人出生时的最纯真的状态,就不会耗损精力去完成本应顺应的事物发展,甚至逆转。

对于身外之物清心少欲,有利于保守内心,涵养精气神,延续生命的发展。

(二)、饮食运动

以运动来健身,强调精神调摄,合理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养生思想,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

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这种儒家的健身思想,是极其宝贵的养生经验。

时至今日仍有其的实用价值,从而形成了养生学合度养生学派体系。

(三)、顺应自然

无论是道家还是法家,顺应自然的变化进行养生修养都是他们的中心思想,天道合一,人如果做出有悖自然的事情。

就如逆风而飞的鸟虫,必然会耗损自己的精神,而精神是人生存的根源所在,保守精神,颐养精神才可以得以长久。

现代养生中人们往往过于关注人的饮食内容和习惯,或者是一味地要求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其实,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皖北地区养生思想的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饮食和运动固然对于养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度的把握以及顺应自然的变化等等方面做得都不太全面。

例如现在人不论夏冬,都喜欢晚上跳广场舞,根据古代的这些养生思想,晚间应当睡觉内守精气,冬天应当养阴血,晚间的广场舞现象并不是养生的行为。

再有人们挑战极限运动,亦或是剧烈运动,在任何时间,大汗淋漓,根据古代养生思想,这大约就是损耗现象了,不利于养生。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皖北养生思想的研究和发扬不应该停止,让更多的人了解正确的养生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思想   养生之道   春秋战国   道家   庄子   老子   春秋   长久   事物   注重   自然   生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