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要求日本臣服,被拒绝后开始屠杀

1268 年,忽必烈经由高丽向日本发布文书,要求日本向蒙古臣服,被日本拒绝。

1274年,蒙古向日本发动战争,日本经过反抗损失惨重,最终以元军的失败告终当时日本后宇多天皇的年号为“文永”,因此称“文永之役”。

当时,蒙古征东都元帅忻都率领着蒙汉军两万,高丽军五千,共两万五千余人,向忤逆自己的东瀛国进发。而日本在当时并没有作战准备,天皇只好带着领导层们去往神社祈福,不过,这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北条氏幕府只好扛起重任,发动日本武士们迎战。

凶猛的蒙古军队一踏上东瀛的土地,就。守护代宗助国以八十骑迎战,全数战死,日本失去了对马岛。紧接着,蒙古军冲向壹岐岛,10月14日时,守军左位门尉平经高带领百余骑奋力抵抗,然而不敌元军战力,退守回城内。次日,城门被破,平经高自杀,元军插上赤旗,壹岐岛也失守了。

蒙古军没有给武士们喘息的时间,他们毫不停歇地杀向了博多湾。在即将逼近肥前岛屿时,遇到了松浦一族地拼死反抗,然而这些英勇武士的奋力一搏,也仅仅将蒙古军的脚步拖住了一时。很快,蒙古军就到达了博多湾,东瀛一看蒙古军这挡不住的架势慌了,紧急集合了十万武士进行布防。

文永之役地图

11月26日,蒙古军分作东西两路开始登陆博多湾。东面的藤原经资率军抵挡,没能阻止蒙古军,他们顺利的在博多湾东部的博多箱崎登陆,而在西部,五百武士正在与西路蒙古军搏杀着,成功登陆的东路军在这时从背后进行了偷袭,两面夹击下,武士们死的死,伤的伤,十分惨烈。

但武士们并不是空架子,加上他们坚韧的精神,即使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也给蒙古军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而且元军深入东瀛之地,缺乏充足的后援物资,经过几日的不断输出,若是在此时遇到了数量巨多的武士就大事不妙了,这是绝对不能再打下去的。元军统领忻都想到这些,又看到中箭受伤的副帅刘复亨,决定下令元军退到船上进行休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这短暂的一夜,局面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蒙古这个草原上的军队与大海气场不合,夜晚,海上狂风大作,巨浪以灭顶之势瞬间打翻了军队休息的船只,暗礁瞬间将海上颠簸的船只撞破。这一晚的海风肆虐,让蒙古半数人就此丧命。

东瀛武士们在元军退上船后,可谓是绷紧弦准备着第二日的随时开战,可没想到的是,等到天亮放眼望去,除了船只碎片与少部分搁浅元军,蒙古的大部队“不翼而飞”。《八幡愚童训》记载了当时日本人的兴奋情绪:“人们原本在整晚唉声叹气认为败局已定,想不通元军为何撤退。人们看到这一情形都喜极而泣。”

文永之役图画

经过海风的摧残,元军除少部分被日本俘虏外,其余侥幸逃生的也军心溃散,退到高丽,然后回到了蒙古。第一次的元日战争就以如此意想不到的结局结束了。

文永之役失败后,忽必烈并不甘心,在1281年,蒙古向日本发起第二次战争,史称“弘安之役”,公元1280年8月26日,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郊外的草原上大宴群臣,正式拟定了对日本的作战计划。6年前文永之役的折戟,令这位蹂躏了大半个世界的征服者一直耿耿于怀。如今元帝国已经灭亡了劲敌南宋,不仅收编了数十万降兵,还俘获了大批水手和战船,再加上藩属国高丽的协助,这次远征可谓是志在必得。

为了确保作战万无一失,元军计划兵分两路,东路军由文永之役的主帅忻都指挥,率领蒙汉联军和高丽军共四万人,配置部署与六年前的东征几乎完全相同;江南军则以南宋降将范文虎为主将,率领南宋降兵共十万人从庆元港(今浙江宁波)出发,还随军携带了大量农具,谷种和工匠,做好了在九州登录后稳扎稳打,长期殖民占领日本的准备。

面对来势汹汹的元军,镰仓幕府的实际掌权者北条时宗可不打算束手就擒。自文永之役结束后,这位年轻有为的政治家为防备“元寇”的再度入侵做足了准备,不但下令在元军最有可能登陆的博多湾一带修筑了一道绵延20多公里,高达两米的“海上长城”;还秉承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对九州地区的守护大名们进行了一番大清洗,全部撤换成了北条家的亲信。

弘安之役地图

京都的大小佛寺中,祈求“异国降伏”的法事接连不断,一部分狂热的好战分子甚至向幕府提出了派遣远征军反攻蒙古,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建议。日本全国上下都在枕戈待旦,等待着“大黑天”的降临。

1281年5月3日,忻都率领东路军从高丽出发,倚仗巨大的兵力优势迅速攻陷了防守薄弱的对马岛,壹岐岛,并对两座岛屿上的居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按照出征前制定的作战计划,东路军应该在壹岐岛上按兵不动,等待与江南军会合后再对日本本土发起总攻。

可忻都却被初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他看来,这群“倭人”还与七年前一样不堪一击,征服日本的功劳,可万万不能落到江南军的那帮蛮子手中。六月六日,东路军打破了原定计划,不等江南军到来就对博多湾防线上的志贺岛发起登陆作战,兵锋直指日本本土。

与此同时,数万日军主力正在防线后方严阵以待。面对元军声势浩大的进攻,日军吸取了文永之役的教训,避其锋芒,以逸待劳,依托防御工事进行防守反击战,并不断派遣敢死队对元军大营进行夜袭骚扰。激烈的拉锯战持续了七日,东路军连连损兵折将,却始终无法在志贺岛上更进一步,再加上天气炎热,军营中还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光是病死者就达到了三千人之多。万般无奈之下,忻都只得下令放弃进攻,原路撤退到壹岐岛上,苦苦等候着江南军的支援。

六月十八日,由十万大军,三千五百多艘战船组成的江南军舰队正在庆元港中整装待发。按照常理,这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舰队自然应当由一流水准的将领统率,可江南军的主帅范文虎却是一个凭借裙带关系上位,在宋元战争中屡战屡败,最终不战而降的草包。

忽必烈一生雄才大略,本不应当对这种纨绔子弟委以重任,按照最初的计划,与江南军一同出海的应当还有两路远征军的总统帅,在灭宋过程中屡建奇功的蒙古名将阿剌罕。可这位老将军却不幸染上重病,于出征前夕死在了庆元港大营中。

万般无奈之下,范文虎只得被赶鸭子上架,率领江南军仓促出发,于六月29日在壹岐岛前线与东路军顺利会师。

弘安之役图画

会师后的元军士气大振,在鹰岛附近全军集结,准备对日本本土发起总攻。可历史却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八月一日的午夜,一场百年难遇的超级台风席卷了元军舰队。台风肆虐过后,数千艘战船葬身与船上的士兵一同海底,这片狭长的海岸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远征军中不乏经验丰富的水军宿将,他们在灾难过后迅速集结剩余的船只,保住了元军的部分兵力,准备继续执行登陆计划。可范文虎范大帅却慌了神,急中生智的他想起了兵家先贤“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教诲,当即发挥了精通逃跑技巧的传统艺能,叫上忻都,带领剩余的舰队迅速逃回了国内。

大军撤退后,近万名东征军残兵被范大帅遗弃在了鹰岛上,失去了船只的他们无法回国,只能在绝望中做困兽之斗。昔日跋扈的征服者成了了待宰的羔羊,被接踵而至的日军当作用来刷战绩的猎物一般肆意屠戮。最为讽刺的是,日军还贯彻了元帝国一直奉行的“四等人”政策,投降的东征军中,蒙古人,高丽人和色目人一律被斩首;而南宋人则被日军当作同样受到蒙古蹂躏的“难兄难弟”,得到了相对优待。

这次元日战争发生在日本弘安四年,故被日本史书称作“弘安之役”。忽必烈得知了元军战败的消息后怒不可遏,随即开始准备第三次远征,可国内接连爆发的农民起义却令计划未能成行。十三年后,忽必烈以80岁的高龄猝然长逝,就在他驾崩前的五个月,病重卧床的他竟然派遣了两民官员出使高丽准备再次进攻日本。螣蛇乘雾,终为土灰,直到灭亡,元帝国也没能成功将日本征服。

连续击退了两次“蒙古袭来”,北条时宗声威大振,权势一度达到了顶峰。镰仓幕府也趁机掌控了日本全国的军政大权,将天皇和朝中公卿彻底架空。但随着北条时宗在三年后的英年早逝,其后继者无力对参与抗元的武士进行封赏,国内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镰仓幕府统治的崩溃。

弘安之役后,北条时宗声威大振,镰仓幕府权势达到顶峰,但三年后,北条时宗去世,镰仓幕府盛极而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日本   庆元   蒙古   东路   幕府   东瀛   江南   船只   日军   武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