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苏妹一生只会写5个字,在港大做清洁工44年,82岁被授予了院士

文 | 冯律讲法

编辑 | 冯律讲法

前言

2009年9月,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的头衔,颁发给一位特殊老太太,而且这位老太太魅力不凡,是全票通过选出来的。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老太太“目不识丁”,也未做出过非凡功效,为何她会得到一众政商名流认可,获得香港大学这份荣誉称号呢?

这位老太太名叫袁苏妹,她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平凡,只因她是一个从事普通工作的平凡人;伟大,则是她用了一辈子时间,用人格魅力得到不少人的尊敬和敬仰。

渔家女

袁苏妹,1927年出生于广东东莞一个小渔村。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能吃饱穿暖都是奢侈。

更不用说,命运也未曾过多眷顾袁苏妹。她的母亲早逝,父亲作为一名木匠,为维持生计,整日整夜做木工。年幼的袁苏妹,不得不独立起来,操持家务。

家务活多是琐碎而繁多的,缝补衣物、烹饪煮饭、清洗打扫不一而足,袁苏妹从最开始做得磕磕绊绊,到后来逐渐游刃有余。

这个年轻的渔家女从未想过,这些家务活会成为自己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

那个时候,袁苏妹埋头在这些琐碎的活计中,每天想的是如何吃饱饭,把家里打扫得更整洁。读书明理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不过几年,战火蔓延,父亲带袁苏妹背井离乡,到香港讨生计。

初来乍到,毫无根基的父女俩,蜗居在贫民窟的棚屋里,每日为吃饭发愁。还是袁苏妹靠着厨艺和缝纫技术给人做工,才熬过了最困难的日子。

后来,袁父在鱼市摆了个摊位,有了生意,父女二人的生活才有所好转。没读过书的袁苏妹,人生前十几年的经历教会她一个道理,不管多穷多苦,自强不息,总会有活路。

所以此后的人生几十年,袁苏妹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成了她的人生信条。

进入香港大学工作

成年后,袁苏妹与一位卫姓厨师相识,两人情投意合,最后喜结连理。丈夫在家行三,成了婚的袁苏妹,又有了一个新称呼——“三嫂”。

而对于袁苏妹而言,“三嫂”这个称呼,不仅是别人对她表达善意的代号,更是她为数不多能识得的字。因为袁苏妹一生只识五个字,也是她一辈子的两个称呼:袁苏妹和三嫂。

1957年,丈夫机缘巧合,应聘进入香港大学担任学生食堂厨师。袁苏妹作为家属,也进入香港大学工作。

袁苏妹的工作,名义上是厨师助理,其实就是勤杂工。服务员、打饭、帮厨,袁苏妹什么都做得来。可能换个人,会嫌这份工作烦劳枯燥,没有晋升空间,也不光鲜亮丽。

袁苏妹从不这么认为,她觉得从未读过书的自己,能进入这所名牌大学,成为服务学生和老师的一员,心中就充满了无限感慨。

她把这份工作,当成了事业,每天干劲十足,保持着热情。

“自寻烦恼”的打工人

在职场中,很多新人初出茅庐,也会保持这股新鲜和热情。随着时间推移,被工作中诸多琐事和烦恼纠缠,多少热情也会消失。

可袁苏妹不会,她自进入香港大学,就认认真真工作。对待学生诚意十足,保持着笑容和初心。更甚者,她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更加饱满。

最初作为一名勤杂工,袁苏妹是没有机会单独为学生们做饭的。她在工作之余,兴致勃勃研究各式菜肴和甜点,只为变着花样,丰富学生们的餐桌。

经过袁苏妹一番“折腾”,她的手艺见长,不仅有了拿手好菜,还做出有自己特色各色糕点。

工艺复杂的红豆沙和马豆糕,许是久经时间的洗礼,以及袁苏妹精心烹饪,别有一番风味,软糯细腻,可口香甜,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作为饭后甜点,几个同学坐一桌,来上几块三嫂的甜点,一起畅所欲言,享受美好时光,简直是一大乐趣。

这些点心从不愁卖,每次还未出炉,学生们就排起长队等候。而袁苏妹也从未让他们失望,每天花好几个小时,精心制作,只为能见到那一份份纯真的笑容。

对于一个厨师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别人夸赞他,做出来的东西好吃,更开心的事了。袁苏妹也不例外,看到学生们吃得开心,再劳累,她也觉得值得。

除了本职工作,袁苏妹还扮演贴心阿姨的角色。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崩溃,除了自我开解,他们更多时候,会想起和蔼的袁苏妹。

袁苏妹总会耐心听完,细心开解,并附上暖心话语,鼓励学生走出低谷期。生活赐予袁苏妹温柔的睿智,她又把这份温柔传递下去。

面对这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袁苏妹在工作岗位上,朴实无华的工作了几十年。后来,学校考虑到她年纪大了,为她换了一份稍微清闲的宿舍管理工作。

可袁苏妹依旧闲不下来,她每天早起打扫宿舍,留意每个学生的状态。

在他们生病时,帮忙买药,或熬上细腻的粥;在他们挑灯夜读时,备下醒神茶和营养汤;在他们彻夜狂欢后,毫不抱怨,细心清扫……

袁苏妹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香港大学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

与其说她是香港大学的厨师、宿管,不如说,她是这些孩子们的母亲。只有母亲,才会为孩子,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

从29岁工作,到74岁退休,44年来,袁苏妹在寻常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香港大学之宝

多年后,袁苏妹成了香港大学的一个特殊的符号,她与学生们成就双向奔赴的情谊。

哪怕退休数年,她依旧记得不少学生的性格、职业和名字,而毕业的学生们,也能轻易记起这位阿姨。

2009年,82岁的袁苏妹收到一封来自香港大学的校长的信,邀请她出席香港大学名誉院士的颁奖典礼。

会场上,当香港大学副校长提议为袁苏妹颁发荣誉院士称号时,没有人反对,这项提议全票通过。

所有人都认同袁苏妹担得起这份殊荣。会场里响起起热烈掌声,为她欣喜。而这位老妇人,满心欢喜,却又忐忑万分,她紧张羞涩得走完颁奖典礼,如同做梦一般。

她可能不理解,为何自己能与社会名流同台,获得这份荣誉。而对于香港大学的师生而言,袁苏妹她实至名归。这是她应得的。

都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日常生活总会不经意出现职业偏见。袁苏妹用她的一生,践行着,平凡中造就伟大。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细心、诚心和爱心,为无数莘莘学子创造了暖心又和谐的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熟江南》张曙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院士   勤杂工   清洁工   甜点   厨师   老太太   热情   平凡   时间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