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副师长视察内蒙,偶遇断臂老人,竟是10年前牺牲的战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3年,解放军某部副师长翟文清调任内蒙,到任后视察民情时,在一个小村落里,偶遇了一个独臂老人。一番交谈后,发现竟是十年前“牺牲”的战友。这个老人究竟是谁?翟副师长与他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这年四月,翟文清带着数名工作人员来到内蒙古地区视察,当一行人来到赤峰县美丽河村时,作为军人,翟文清的眼光被当地的马场深深的吸引。

他发现,即使在部队中,骑兵部队的军马都未必有眼前马场中的骏马膘肥体壮。

于是,翟文清让工作人员找来了当地的村长,想问一下,这个马场中的马究竟是谁饲养的?他甚至希望为部队向这位饲养员取取经。

当村长听到了翟文清他们的来意后,便带着他们一行人,走到马场内一间小屋子旁。

一个正坐在屋子里的草堆中,蓬头垢面的独臂老人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村长一把拉起这个独臂老人,将他带到翟文清面前。

翟文清看着眼前这人,发现老人那张不修边幅的脸庞,意外的有些熟悉,便问起了他的名字。老人回答道:“于水林。”

听到这三个字,翟文清一愣,旋即激动地走上前,握住对方的胳膊道:“你竟然还活着。”对面的于水林也愣住了,疑惑的看着翟文清。

翟文清笑道:“臭小子,我是你的指导员翟文清啊。”

闻言,于水林顿时泪流满面,用自己仅剩的那只手,紧紧的抱住了翟文清,泣不成声。两位曾经的战友,如今一个衣衫褴褛默默的在马场养马,而另一个已经成为了部队的高级首长。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水林为什么会成了眼前这个样子?

说起来,现在的于水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如同流浪汉一样。并非是他曾经犯过什么错误,反而是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光辉磊落,不求回报的原因。

于水林出生于1925年,他本就是内蒙古赤峰人,幼年时期抗战爆发,日寇大举侵华,对全国各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苦难。而内蒙古赤峰地区地处东北,是最早受到日后摧残的地区之一。

于水林的童年就生活在日寇肆虐的阴影之下,这也让他自幼决心投身军伍,奋起抗争。

1945年,20岁的于水林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此时虽然日寇投降了,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依旧进行着腐朽的统治,这同样给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带来苦难。

于水林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几年的战斗下来,他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顺利的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全国解放了,于水林本想和几个同乡一起回家,侍奉养育自己的父母,同时也用自己的劳动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只是好景不长,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在党的号召下,于水林默默的将写好的退役申请书丢掉,重新又写了一份入朝作战申请书。

综合素质优秀的他,被编入了志愿军的王牌部队,118师的队伍中,而于水林所在的连队指导员正是翟文清。

1952年,志愿军开展横城反击战,118师负责扼守公路,阻击美军。瞿文清带领战士们来到阵地后,发现他们此次的任务较之往常更为艰巨。

彼时的世界第一工业国美国,将他们的士兵武装到了牙齿。各种坦克,装甲车随步兵协同前进,身后的炮火支援连绵不绝,天上的飞机轰炸一波接着一波。

志愿军的阵地刚一开战,便化作一片火海。

虽然已经在战前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可由于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敌军还是缓缓冲上了阵地,在坦克开路下,美军步兵如潮水一般涌来。

面对眼前危机的情况,于水林向指导员翟文清建议。如果再一昧坚守,敌军必然突破阵地,必须派爆破手主动出击,炸掉敌人的坦克。

这项任务堪称九死一生,提建议的于水林便主动请缨。

翟文清对于水林十分熟悉,一番考虑后,批准了他的请求,同时部署战士们为其掩护。

于水林抱着一团集束手雷,孤身一人向美军的坦克冲了过去。枪林弹雨中,他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奋勇冲到到美军坦克前,将手雷扔向坦克。

轰隆一声巨响,美军坦克履带受伤,失去了移动能力。战友们伴随着响起的冲锋号冲上前来,不仅打退了敌军,还将整辆坦克车也摧毁了,顺利完成了阻击任务。

但当战友们找到于水林时,才发现,由于他距离爆炸点过近,他的右臂被炸的不成样子,浑身血流如注,整个人已经失去了意识。

战场上医疗条件简陋,战友们只能将他包扎后送往那后方的战地医院,随后又纷纷返回前线紧急的战场上。

在医院中,为了挽救于水林的生命,医疗队将他的右臂截肢。等到于水林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一条臂膀时,他默默的想着,以如今的残破之躯,已经无法再为战争做贡献了,甚至还有可能拖累战友们。

于是,于水林便在伤势稳固后,悄悄的离开了,在后勤部队的安排下,回国返回了自己的家乡。一段时间后,带着司令部授予的功勋奖章来到战地医院的翟文清发现,于水林已经没有了踪迹。

向医院打听,战地医院告诉他,当时人员流动很大,如果失踪了,那很有可能便是抢救无效牺牲了。

翟文清默默的惋惜,只能带着原本准备授予于水林的奖章重新返回部队。

而另一边,回到家乡后的于水林按照部队的待遇,本来可以转入政府工作,享受文职待遇。

但于水林谢绝了地方政府的优待,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如果在政府工作,很难完成工作任务,还是会给人民造成负担。

他之后来到美丽河村,在村长的安排下,隐姓埋名到马场工作。

直到后面的1963年。翟文清下乡又认出了他。村民们这才从首长的这里得知。这个在马场中默默工作几十年的人竟然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

后来,在翟文清的坚持下,于水林还是接受了部队给他的伤残军人退伍待遇。

如今的我们来看,老一辈的革命者,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形象无比光辉,他们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模范·于水林

横城反击战·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赤峰   内蒙   老人   日寇   志愿军   指导员   断臂   师长   村长   阵地   坦克   战友   美军   部队   牺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