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迹寻音:每年春天好去处,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自古就是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一个城市的美,可能是自然天成之美,也可能是人文积淀之美,能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集于一体的城市那是凤毛麟角的佼佼者。

扬州就是这样一座令人艳羡的美丽城市,难怪扬州被联合国颁发最佳人居环境奖啊!

过了润扬大桥,过了长江,就进入了扬州。



自古扬州出美女

扬州历来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南朝诗人殷芸就有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和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上一下之间足可以佐证。



虽说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却景色宜人,气候温和。

这里不仅风光绮丽,且人物妖娆,加之饮食恬淡,故女子肤色多细腻、白皙而微红,更像一个婉约的江南少女,因此就有了自古扬州出美女的佳话。

“扬州出美女”已流传了N年,杜牧当年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历史上扬州美女虽多出“青楼”,但都才貌双全、琴棋书画兼备,为历代文人所流连。

古代文人对扬州女人有着独到的鉴赏力,北宋词人,也是扬州人的秦少游一句“柔情似水”成了多少男子的择偶标准和多少女孩的努力方向。


听扬州人的说话语调都是悠悠长长,多以开音节的平声结尾,丝毫不亚于甜甜的吴依软语,充满了音乐感,所以扬州出扬剧、出评书,出清曲、出弹词。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所以扬州城出美女,扬州城也像美女。

扬州的影响所及,连中国古代的词牌都有《扬州慢》,曲名都有《广陵散》,以城而名词曲,在中国极为鲜见。

清乾隆年间的浙江风俗诗人汪沆来往于天津、扬州与杭州之间,深感扬州之湖与杭州之湖比较,燕瘦环肥,异曲同工,且扬州之湖别有一种清瘦含蓄、娇妍秀丽的风韵。

于是诗兴勃发,欣然命笔:“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笔下写尽了扬州的秀,扬州的水,扬州的月和扬州的阴柔,因而扬州城尽得水月之灵气。

竹西深处,既有《茉莉花》也有《芦柴花》;驾鹤吹箫,占尽天下二分明月夜,一首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更使她博得了“月亮城”之美誉。



身为扬州人的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但就因《春江花月夜》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他抓住了扬州南郊曲江和更南的扬子津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

通过“春、江、花、月、夜”把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和秀丽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由此,千年来的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使无数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流芳百世。


普契尼把《茉莉花》带向了海外


过了润扬大桥,过了长江,就进入了扬州。

车里还在播放熟悉的《茉莉花》,同行的朋友希望我做点介绍:这首江苏民歌,确切的说是扬州民歌,现为扬州市市歌,(因为考证下来江苏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但发源地却颇具争论)。



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南京、盐城等城市争相站出来说他们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而且还在一些媒体上发表文章,加以证明。

2000年10月16日,两位扬州文化人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茉莉花”源自扬州清曲》的文章,此后再也没有听到其他不同的声音了。

这两位文化人分别是扬州清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朱祥生和副主任聂峰。

其中,聂峰先生还师从于近代的扬州清曲表演大师王万青。长期沉淀的清曲知识,使两人坚信《茉莉花》源于扬州清曲。



扬州清曲又称扬州小曲、扬州小调。《茉莉花》最早属于扬州的秧歌小调,后经扬州清曲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衍变成扬州清曲的曲牌名“鲜花调”。

清乾隆年间出版的一部汇集当时流传广泛的地方戏曲的《缀白裘》集里,收集刊登了《鲜花调》,有曲谱和曲词。

曲词除了个别字与现在的《茉莉花》不同外,其他一字不差,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关于《鲜花调》最早的最完整的记载。

由此足以证明,《茉莉花》源自扬州清曲。两位文化人又从其他方面,列出种种证据,佐证《茉莉花》与扬州的渊源。

后来不少其他地方的学者文人,也开始称《茉莉花》出自于扬州。

这首脍炙人口的扬州小调,随着扬州在当时的影响而传颂全国,且影响了其他许多地方的戏曲和曲艺。

150年前,扬州作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哼。

十八世纪末年,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

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

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著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多特》的初稿后逝世。

该剧以中国元朝为背景,虚构了一位美丽而冷酷的公主图兰多特的故事。

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女声合唱,加上剧中的角色全都穿着元朝服饰,这样就使一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有了中国的色彩和风味。

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从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歌剧经典的流传而在海外飘得更广。



据考证,《茉莉花》原名《鲜花调》,本来有三段歌词,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

1942年,音乐家何仿到隶属江苏省扬州市的仪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从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那里,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民歌,将她的曲调及歌词一一记录了下来。

1957年,他将原曲原词作了改编,三段歌词都用同一曲调,由原来歌唱三种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遂成为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这个样子。

该曲当年由前线歌舞团演唱,后由中国唱片社出了唱片,于是得到进一步的流传。

郑板桥的食兴民情

乾隆年间扬州的盐商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他们除了建房子就是爱“吃”。曾有个黄姓富商,每天都要吃鸡蛋。把红枣、珍珠、人参磨成粉,喂给家里下蛋的母鸡,一个鸡蛋可贵达一两银子。中国四大菜系中的扬淮菜早就名扬四海, 这可以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诗画中窥见一斑。



扬州河流湖泊纵横,农副产品丰富,有“物产富饶甲江南”之称,“臣家江淮间,虾螺鱼藕乡”,“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吩咐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爨剥春筠。此身愿劈千丝蔑,织就湘帘护美人”。

家乡水,家乡物,家乡人,家乡情,处处都使郑板桥感到亲切。

“一塘蒲过一塘莲,荇叶菱丝满稻田。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

诗人描述了金秋八月的成熟季节,到处是丰收景象,田里湖里,莲香藕嫩,鸡头圆,稻谷香,瓜瓠绿,柿子红,“稻蟹乘秋熟”。



鱼腾虾跃,鸭噪蛋肥,最喜人的是那“百六十里荷花田,几千万家鱼鸭边”。

“打桨十年天地间,鹭鸶认我为渔子”,渔人辛劳,也不忘自得其乐,“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就是湖中水”,看来,最懂人间真滋味的还是郑板桥,真朴的滋味是至上的味道。

当然如果有了上等鱼,也会精工细做,“买得鲈鱼四片腮,莼羹点豉一尊开”,四鳃鲈鱼本是江河中的上品,再以湖中的新鲜莼菜做羹、豆豉为佐料,可谓锦上添花,再把酒捧盏,其鲜其美其乐其趣当可想见。

仕宦出身的郑板桥,推崇的却是普通人的生活,“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家酿亦已熟,呼童倾盎盆。小妇便为客,红袖对金樽”。

“柿叶微霜千点赤,纱厨斜日半窗虚。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姜煮鲫鱼”。他以平常心态,确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细心地体察乡风民俗,“端阳节,正为嘴头忙。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两碟白洋糖”。

“端阳节,妇子乱忙忙。寸剪菖蒲和滚水,一杯烧酒拌雄黄。额上字涂王”。

重阳节“留春不住留秋住,篱菊丛丛霜下护。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江山山无数,何处登高去?松径小山头,夕阳新酒楼”,他体会到纯朴民风中的乐趣。



现代作家汪曾祺曾据《郑板桥集》中所提到的食品写成《郑板桥家乡的小吃》,其中一则是“郑板桥治理甲壳虫”的故事,说这一带农民不知螃蟹可食用,又因其形状可怖,称之为“甲壳虫”。

有的人甚至从田里捡起,扔到别家田去,钳伤手足,咬坏庄稼,进而引起讼事,而郑板桥做成“十全大蟹宴”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这十道菜是:“繁花似锦”、“东床绣球”、“凤眼云子”、“珍珠四喜”、“年年发财”、“大闹花灯”、“霸王别姬”、“挂印封金”、“黄金满园”、“欢聚一堂”。

不仅味美逾恒,而且充满文化内涵。而“板桥宴”已成为当今扬州十大名宴。

精巧古雅汪氏小苑



扬州的“瘦西湖”大名鼎鼎,但扬州的其它园林其实不比苏杭少,更不比苏杭差,只是因为宣传少,藏在深闺而已。

我第一次参观汪氏小苑,深深被其吸引。这是江苏省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之一,更确切地说,是今存扬州大住宅中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

它坐落在扬州市东圈门历史街区东首地官第14号,因主人姓汪,住宅为主,苑则相辅,苑面积不大,故称汪氏小苑。

据了解,此宅特点是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文化底蕴深厚。



多年来,其以独有的特色和鲜为人知的盐商秘闻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来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近小苑,只见其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体现的是儒家中庸之道思想。正厅旁厢边廊,堂后寝室耳房,体现尊卑有等、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细看,住宅庭院比例均衡,通风采光充足,纵横互联相通,内外分合自如,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不愧为扬州大宅门传统格局形式之一。

倚壁而设的精美砖雕“福祠”(俗称土地祠),是早晚及婚丧喜庆烧香敬神用的。福祠左为磨砖对缝仪门,入内为正厅。

春晖室前庭院宽敞,花街地面由卵石、瓷片、砖条、瓦片铺成松、鹤鹿、蝙蝠、寿桃、灵芝、麒麟,寓意“鹤鹿同松”、“福寿双全”、“麒麟送子”。

在此驻足,引人无限联想。依墙两侧缀湖石假山少许,植琼花、腊梅、迎藤花木,清雅怡人,令人赏心悦目。进入春晖室,明间一海梅花梨浮雕屏风颇为引人注目。它虽经百年沧桑,然油光如初,光彩照人。

屏风下裙板木雕为“狮子盘球”、“聚宝盆”、“万年青”等,精美异常,内涵丰富。中嵌大理石天然山水画六幅,如风峦夹涧、飞瀑溪流、龙蛇游走,潇洒自在。阴刻楹联、匾额似画龙点睛,加之两次间的柏木精致透雕花罩,更增添了春晖室古朴典雅的气息。

难怪国家名城保护委员会阮仪三教授叹之为“不可多得精品”,我们在此找到了答案。


移步浴室,此处的浴缸、磁砖、地砖为七八十年前原物,看起来颇有种怀旧气息。

月门楣上为“花好月圆人寿”六篆字,跋为几句话,大概意思是:汪氏兄弟既建了前面新居,又辟后面小园、幽榭曲廊及花木扶疏。

每当月圆之时,汪氏弟兄欢聚在一起取乐,不知李太白之桃李园有此乐否?即指唐李白与众弟兄欢聚桃李园,因李白作过《春夜宴桃李园序》文章,记述“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想来也十分有趣。



从浴室出来,转入白矾石月门,月门上口向东石额为隶书“迎曦”;意指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升起,阳光缕缕洒入小苑。

月门上口朝西石额为“小苑春深”,字体为楷书。朝北火巷上石额为篆刻“遗庵”,背面石额为行书“藏密”。其书法包含中国书法艺术楷、隶、行、草、篆,清风笔力功底深厚,题意耐人寻味。



再看“小苑春深”与“迎曦”两苑,两边有各式水磨砖细花漏窗分隔东西两园,隔景透景合而为一。站在月门前,东望小苑景色,石峰崛起,古柏参天。西看小苑,曲廊幽榭,花厅书斋,牡丹台上翠竹千竿,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不管是庭园内的假山、花木、石峰,还是装饰上的木雕、砖雕、石雕,亦或是石额上的篆字、楷书、行书,汪氏小苑的一切总让我那么陶醉!


景点

1.瘦西湖是扬州的招牌。

2.园林:“何园”(寄啸山庄)和“个园”,但是如果时间紧,建议去个园,靠近东关街-东圈门(双东)古街区,可以和古街区一起看看。

3.瘦西湖以北的蜀冈有大明寺/平山堂,如果信佛的或者是欧阳修的疯狂Fan可以顺道看看。

4.古运河风光晚上去散散步。

美食

富春或者冶春的早茶一定是要吃的,属于扬州的保留节目。

富春要去得胜桥的总店,那家比较正宗;冶春要到东部茅草顶的那家,那个正宗;千万记得得起个大早,或者提前预定好,否则一早过去,通常得排队很长时间;也可以晚餐去富春吃。

保留菜色:大煮干丝,包点,早点烫干丝也必不可少。

越声/文图

黄真/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扬州   春江花月夜   月下   盐商   扬州人   江南   茉莉花   曲调   民歌   中国   烟花   春天   美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