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护眼模式”到底能不能护眼?


寒假期间,儿童青少年容易出现生活不规律、缺少户外活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情况,这些习惯对眼睛有很大的伤害。很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可谓是煞费苦心,佩戴防蓝光眼镜、打开手机电脑护眼模式.....开启“护眼模式”后,手机、电脑屏幕颜色确实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真的有用吗?手机、电脑显示屏的护眼模式真的可以保护我们脆弱的眼睛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护眼模式”?


当我们在使用手机时,手机屏幕会发出强烈的白色亮光,而手机发出的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光共同组成的。护眼模式就是通过软件算法使RGB色调中的红、绿光突出,而蓝光减少,从而呈现出我们看到的黄光。



由此看来,“护眼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过滤掉一部分蓝光。而蓝光属于可见光中的一种,其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具有波长短、能量高的特点,可以穿透眼睛的晶体到达视网膜,令视网膜氧化反应增加,产生有害自由基,伤害我们的眼睛。


蓝光穿透晶状体


但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波长在415-455纳米以内的蓝光,在一些实验中被证实能够损伤视网膜。而455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是有益的,具有调节昼夜节律、产生暗视力以及影响屈光发育等重要作用。



“护眼模式”是否真的有效?


有些小伙伴可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手机长期开着护眼模式,为什么眼睛还是难受啊?这不经让人怀疑起护眼模式的有效性。了解了护眼模式的原理,我们就能初步判断它是否能够护眼。


虽然我们在开启护眼模式时屏幕会变黄,蓝光会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蓝光会消失。也就是说,护眼模式下的电子产品只是“屏蔽”了部分蓝光,用这种调节视觉光线的方式来保护眼睛,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非常微弱的作用



再者,护眼模式的色温调节和跷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过度地降低蓝光之后,会让红光和绿光高于蓝光,但是红光和绿光多了,会导致屏幕变黄,甚至失真。况且屏幕过暗,还会对眼睛造成其他影响。比如说瞳孔,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的多少,它能够根据光线强弱来调节大小。当外界的光线变强,为了不让过多的光进到眼睛里面造成伤害,我们的瞳孔会变小;外界光线比较弱时,为了让更多的光进到眼睛里面,让我们看得清,瞳孔就会变大。所以,当开启护眼模式,屏幕过暗,为了增加进入眼睛的光量,瞳孔会变大。瞳孔长时间处于紧张和放大状态,会使眼睛跟着紧张、疲劳和困倦,用眼睛也会更加费力。长期以往,还可能加深近视的程度。


如何真正做到“护眼”?


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导致眼睛难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而不是手机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很多人打开了手机的护眼模式后,玩起手机来就肆无忌惮了,甚至也允许小朋友多玩一会儿手机了。那么,如何做才能做到真正地护眼呢?



01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会导致眼部疲劳和干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每隔20分钟休息一次,看看远处的景物或者闭上眼睛放松一下。



此外,使用电子产品时也要注意姿势。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坐在桌前看书、写字时,曾被老师要求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因为保持这样的坐姿能很有效地保护眼睛。同样为了护眼,看电子屏幕时的姿势也应该正确。工作时应该保证电脑屏幕距离眼睛有一臂的距离,且屏幕高度需要略低于视线玩手机时应尽量保证眼睛与手机的距离保持在30cm左右,不要躺床上玩手机,如果非要在床上玩手机时,要尽量采取平躺的姿势。



02多眨眼


眼睛疲劳的主要因素是眼球睫状肌的持续紧张,多眨眼可以放松睫状肌,缓解因一直盯着屏幕而产生的眼睛疲劳。除此之外,眨眼可以使得眼睛把泪液均匀涂抹在眼角膜上,滋润眼角膜,而长时间不眨眼,眼角膜表面泪液蒸发会引起眼睛干涩,情况严重时会引发干眼症等眼部疾病。长期在电脑面前工作,人会不自觉地降低眨眼次数和频率,为此,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每隔10~15秒眨眼一次,有效护眼。



03可热敷


你也许听说过蒸汽眼罩,它对眼睛的作用相当于热毛巾。我们眼睑周围有睑板腺,热敷有利于其开口畅通,从而分泌更多脂质。这层油脂覆在眼球上,就可以对柔嫩的眼球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眼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进而缓解长时间盯着屏幕带来的眼干。



当然,最简单的护眼方法就是减少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缓解眼部疲劳,有效护眼!









#精品长文创作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模式   眼角膜   手机   视网膜   波长   瞳孔   光线   疲劳   屏幕   眼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