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利大还是弊大?在当时真的对大明带来巨大收益吗?

郑和下西洋是大明的一项壮举,地理大发现之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它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大明的国威,放不上台面的原因,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传闻他跑去了东南亚。

这些是教科书上写的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可扬国威耗费极大,一次远行要花费国库几十万两银子,一两次就够了,可朱棣在位就下西洋五、六次,难道朱棣这么没有头脑,只为面子?

近年来,仔细阅读史料发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这样的简单,朱棣也不是只做亏本买卖,宣扬国威,最重要是要增加明朝的财政收入。


那么就可以想通,郑和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七下西洋了?

明朝财政体系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一切都百废待兴。

一个泥腿子,他的经验更多从历史中来。

《盐铁论》中“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

老朱从元朝的失败中,看到武力统治藩属国,耗费大量钱财致使财政糜烂,不到一百年就失其国。

大明初建之时国内经济疲敝,元朝并没有完全被灭亡,残余势力逃到了北方,对中原仍虎视眈眈。


选择朝贡形式的经济交流,来促进周边小国的文化认同,政治支持,似乎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1371年,大明朱元璋规定琉球、日本、暹罗国等15个藩属国,作为永远不征服的国家。

《皇明祖训》中老朱告诫子孙,藩属国如果不主动挑衅,不许征伐。

大明建国的经济政策,一直被后世吐槽,朱元璋建国之后,开启了海禁政策,片板不准下海,在位三十一年,朱元璋一直强调这一点。

大明中央负责朝贡相关事务的是礼部,他们专门设置了主客司,就是为了接待朝贡使团的。

他们的工作职责划分很细,包括朝贡使团的到来路线,在京城的接待细节,以及他们上贡的物品的分类等等。


甚至朝贡国家之间的座次,也要精心考虑,这是使团国家与大明关系决定的。

可见朝贡制度发展的这么精细,是国家最重要的一项制度。

你以为朱元璋不懂经济,其实他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海禁是阻断民间和海外的贸易,相对应的大明实行朝贡,确立大明为中心的宗主国,藩属国和大明实行朝贡贸易。

这里的贸易主体是朝廷,不再是民间。财富的归属,是直接进国库和皇帝的私库。

我们熟悉的朝贡,是藩属国带着自己的特产如香料、象牙等到大明,大明赏赐藩属国瓷器、宣纸、金银等物件。朝贡是国家面子高于经济的事件,看起来纯纯的面子工程。


于此同时,还有一种赚钱方式,朝贡贸易,就是大明皇帝,允许藩属国多带一些特产,比如香料和象牙过来,用来交易,是和官方交易,朝贡结束后,这些商品全部拿到市场去交易,实现利益最大化。

古代交通不便利,货物的流通成本太高,产生了了巨大的价差。这些特产因为地域差,都会产生最大的价值。

比如在江南大米是普通商品,到了甘肃就是奢侈的粮食。

藩属国豆蔻500文/斤,沉香3贯/斤,苏木500文/斤在当地价格便宜的一塌糊涂,运回中国都是10两到20两的价格卖出,赚翻了。

朱元璋海禁很大的目的是,禁止民间资本做海外贸易,这些贸易要由国家来做,钱由国家来赚。


再加上朱元璋农民出身,他希望大明更多发展农业,还有防止金银的大量外流。

大明还有一个心思,就是代替元做天下共主。

等到朱棣上台后,还是执行了父亲朱元璋的各项国策。海禁和朝贡是大明的两条腿,外贸又在朝贡体系中,为征服天下和财政收入,朱棣才大手笔的让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朱棣登基第三年,让自己的亲信,郑和下西洋。

郑和,大家都知道他是太监,其实他出生在云南,祖上是元朝的贵族,跟随成吉思汗四处征战,当了云南行政平章,整个家族就在此定居。


战乱中,和家人失散,还是孩子的郑和被俘,他被送到了南京,之后被分配到燕王府。

郑和伶俐聪明,得到朱棣的喜欢。

郑和在燕王府,可以自由的学习文化,燕王府上的书籍随便看,还有高人姚广孝的指导。

正是这段时间学习,为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也为下西洋做了坚实的知识储备。

郑和的船队是有军队保驾护航的,他走到哪里,那些东亚小国家就被纳入了朝贡体系,再说朝贡也是这些小国千年来的惯例。

藩属国遇到事情就会求助宗主国,安南国内出事,老国王的子孙跑去明朝求助,经过多次的战争,安南被拿下,朱棣恩威并重,天下共主做的明明白白。


军事走出国门之后,贸易外循环也通畅起来了。

根据《明会典》记录,郑和船上带去的物品,都是大明十分普通的物品,成本也是很低的,比如青花白瓷盘,在大明十几文成本,到南洋能卖500贯。

在苏门答剌国,100斤胡椒只值1两白银,带回明朝,每斤能卖10两至20两。彼此差价都在千倍以上,这个生意只赚不赔。

这样看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整合贸易线路,增加明朝财政收入,宣扬大明国威,扩大朝贡体系。

归结到具体的就两个字,赚钱。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做了那么多大事情,每一样都要花钱。


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 始建十三陵;五征漠北 ,远征越南,修缮长城 ,疏通南北大运会河, 编撰《永乐大典》.....

工程巨大都是非常花钱,而且同时在进行,历史上也没有几个皇帝,敢这么大手笔的,历史上怕只有秦始皇、隋炀帝。

大明的财政都拿来搞工程了,那老百姓的生活怎们办?

永乐期间: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岁歉,有司往往先发粟振贷,然后以闻。

历史上秦、隋都是短命王朝、原因就是搞大工程,民变四起,最终国家分崩离析。

但朱棣是怎么做到国家平安的呢?


郑和到各个国家,都会做生意,将大明的一些日用品带过去,就可以卖很高的价格,低价采购当地香料、象牙带回大明,再次出售,差价非常大,利润高。

大明在国际贸易中,将东南亚的奇珍异宝都带回大明,进入大明和朱棣的库房。

还有一点,当时的藩属国都接受大明宝钞,郑和用这样不断贬值的纸币,换回大量金银和各种实物。

大明宝钞着东西,想印刷多少就可以印多少,大明不需要担心通货膨胀的问题。

郑和在两边都是高卖低买,明史学家估计郑和七次下西洋,收入黄金72万两,白银1276万两。


到了朱见深做皇帝时,库房还有240万两白银。

明朝通过七下西洋,疏通了海洋贸易线,宣扬了大明军威,并和藩属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朝贡体系,做成了严州贸易联盟,还在马六甲建立了旧港宣慰司,作为大明海外的领地。

掌握了对外贸易这个财富密码,朱棣才能各种工程齐上马。

这个贸易网络和任何民间资本没有关系,完全由皇帝和朝廷控制,所以大明在前期强大的原因。

民间资本走私

朱棣去世之后,朝廷官员纷纷反对下西洋,认为劳民伤财,还是闭关锁国,自己好好过日子。


听起来官员都是公中体国,事实真相是海外贸易赚取的银子,是皇帝和朝廷的,和士大夫阶层没有关系。

士大夫阶层在政策上要求国家海禁,其实他们私下想自己做海上贸易,毕竟利润丰厚。

郑和带领船队,已经清理了沿路的海盗,民间资本自己悄悄的做走私贸易。

明朝的问题恰恰,就是士族意识到了海外贸易的巨大利益,反过来推动海禁,然后自己搞走私,想垄断海上贸易,结果海上贸易的规模迟迟发展不起来,无法借此缓解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明朝海禁实际上就是士族想多吃多占。

东南沿海的大家族都参与到走私贸易中,获取丰厚的利润。明中期汪直和沿海几个大家族直接贸易。再由这些大家族将商品分销到各地。


所以明末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但是这些士大夫始终是地主阶层的思维,他们不是海洋思维,因此不可能发展起来。

这些都是后话,郑和下西给朝廷带来了巨大利益,收入剧增,百姓未必得到什么实惠,但是大明的国力强大,对子民也是有利的。

1433年,随着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在归途去世,下西洋能赚大钱的财富密码,也变成了一个谜

就连出海的航海档案和造船图也被烧毁,大明政府还颁布了禁海令。


中国失去了成为海洋性帝国的可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成了一个秘密。

#精品长文创作季##明朝的故事##郑和下西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大明   海禁   藩属   明朝   目的   国威   朝廷   收益   皇帝   国家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