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留在大陆的最后3个军统特务,隐姓埋名64年首次相聚合影


“奶奶,您要保重身体啊。”2013年的一天,浙江江山86岁的老人王庆莲,突然接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这不对劲,这些年来,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她出门都是低着头的。


惊恐的她,赶紧拉住人问怎么回事,原来,陌生人从媒体上看到了王庆莲的故事。由衷地对这位老人产生了敬意,在他眼里,王庆莲是位值得尊敬的抗战老兵。


时代真是变了呀,王庆莲习惯性地摸出一包烟,点上,熟练地吸了一口,又吐出。


军统,这于她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这些年,因着这两个字,她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白眼,


可眼下,王庆莲笑了,她终于可以抬起头来走路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会不会是大陆最后一位健在的女军统呢?真实的军统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一串串问号引起了人们对她的强烈好奇,任谁也无法将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与杀人不眨眼的军统联系起来。



1943年,正在浙江江山街上卖香烟的15岁小姑娘王庆莲,见到了一则征兵启事,待遇好、福利好。


当时,她家被日本人烧了,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自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养活几个孩子甚是艰难,懂事的王庆莲主动退了学,在街上叫卖香烟挣钱补贴点家用。


眼下,有份好工作从天而降,王庆莲就去报了名,哪怕只养活自己也好。


经过一系列的体检、王庆莲被录取了,她和另外19名年轻人坐上了大车,经过许多天的颠簸来到了重庆。



简短的培训后,王庆莲被分到重庆磁器口造纸厂,负责打印,反正边干边学就对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上面见这小姑娘干活麻利、为人本分,就把她调到了译电科华南股,隶属于姜毅英,负责华南地区电报的发出和截取接收。


青春靓丽活泼的王庆莲很快和同事们打成了一片,女军统本来就少,大多都是在外执行公务,像王庆莲这种只用待办公室的漂亮女军统就更少。


相比姜毅英,同事们更愿意同王庆莲打交道。


慢慢地,王庆莲知道了译电科为啥都是江山老乡,除了是因为老大戴老板的家乡人、知根知底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山人说话,连其他浙江人都听不懂,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交流时无意泄漏情报的可能性。


军统的生活很古板枯燥,一上班就要围着发报机、密码本转,好在每个月军统都会给她们放假休息。


爱美的王庆莲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上旗袍去俱乐部跳舞,那是她每个月最快乐的时光。



她在每周一的例会上,见到了传说中的戴老板,除了强调纪律,就是说要早日把日本人赶出中国。


戴笠对这些小老乡很是照顾,只要他在重庆,他就会来军统办公室同大家值班,一点儿也不搞特殊化。


王庆莲在发报上有着惊人的天赋,经她手出去的日军情报,有800多种。


但因为她喜欢下班偷偷溜出去跳舞,这让直属上司对她甚是不满。以前还碍于戴笠的面子,后来戴笠飞机失事后,姜毅英就更看不上王庆莲的工作态度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军统整体迁回南京,王庆莲开心不已,离家乡近了。可是姜毅英以不好好工作,没有安排她随大部队分批乘飞机去南京,而是安排她暂时多留守重庆一段时间。


倔强的王庆莲没有听安排,而是约了几位同事,辗转轮船汽车火车加徒步,等她们到南京时已经是1946年7月了。


这个操作令工作狂姜毅英对王庆莲的不满日益加重,她流露出了“再不好好干,就关你禁闭”的意思。


也许只是吓唬吓唬这小姑娘,要不姜毅英怎么会邀请小姑娘当她的伴娘呢。



可王庆莲当了真,她害怕日后被姜穿小鞋,于是从上海参加完婚礼回来,趁姜还在休婚假,王庆莲径直找到当时军统负责人毛人凤,提出“母亲病了,要请假回去照顾母亲。”


毛人凤也是江山人,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毛人凤上位后,也要培养自己的嫡系,以前戴笠的那些骨干都遭到了排挤。


对于王庆莲的主动请假,他其实是相当乐见其成的,也就很痛快地批了假条,还拨了一笔款。


而对王庆莲来讲,这只是缓兵之计,她知道入了军统,这一辈子就别想甩开了。


就这样,18岁的王庆莲回到了江山,她没有向任何人提及她当过军统这事。


1949年,国民党军溃败,撤退南京时,有人联系王庆莲前往台湾。


当时她凭借继父的关系,在某学校财务室工作,并且已成了家,如果王庆莲想跟他们走,当初就不会想方设法回来,更何况故土难离。



1950年,王庆莲主动向杭州市公安局汇报了自己3年的军统生涯,她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后勤,没有杀过人,手上没有沾过血。


然而,大环境下,没有人听她辩解,王庆莲崩溃了,她跳入了冰冷的河中,所幸被人救起。


或许是在阎王殿里过了一场,王庆莲想通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她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还有陆军军校毕业,现在和她一起在农村的丈夫。只是苦闷的时候,她学会了抽烟消愁。



1980年,王庆莲和丈夫落实了政策回到了江山,没工作几年,她就退了休,国家把下乡那几年的工龄也给她算上了,她说感谢国家养活了她三十年。


1983年10月,王庆莲接到了一个电话,说以前的同事想见见面。



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86岁的王庆莲、宁波89岁的戴以谦、宁海92岁的祝仁波在江山的一家养老院见了面。


在此之前,他们互不相识,只是因为同为军统,同留在了大陆,而现在又都还健在。


看到2位老大哥,王庆莲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那是他们共同的青春,有着相同的记忆,也有着相同的遭遇。


但是,三位老人都默契地没有提及那段过往,只是彼此嘘寒问暖,问问近况。那些命运中的起起伏伏在此刻都被抛到了脑后。


毕竟和他们曾经的战友,曾经的同事比起来,他们还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为了纪念这一刻,三位老人搀扶着拍下了一张世纪合影。



后来,王庆莲还是从其他渠道知道了这2位老大哥的故事。


戴以谦是戴笠的远房侄孙,担任过戴笠的机要秘书,后来担任军统北平站站长,随傅作义起义。


解放后戴以谦回到江山老家务农,没过几年他的军统身份被揭发,判了12年,妻子和他离了婚。现在他作为五保户,住在政府安排的养老院里,过着平静的生活。


祝仁波是上海人,12岁就成了孤儿,他走上这条路是受表姐夫陈一白的影响。


他随中国远征军出征过缅甸修复电台,1949年他放弃了去台湾。


后来,他坐了12年的牢,刑满后,因为他有一手极好的机电修理技术,劳改农场舍不得放他走,就让他作为职工继续留用了16年。



1980年,他随狱友到了宁海的一个小镇上生活,在那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军统身份,只知道有个修机电很厉害的祝爷爷。


政府安排他进养老院,祝仁波不愿意,他离不开他家里的那些机电,在他眼里,那些都是他的宝贝,是他的一切。


2023年11月,在杭州西湖展出的《国家记忆之一二战图片展》,迎来了2位互相搀扶着,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那是王庆莲和她以前的同事,她指着图片中英姿飒爽的女军人,自豪地说,我当年也是那样的。



写在最后


一提起军统,人们会自动把它与人间地窖联系在一起,刑讯手段层出不穷,对其的厌恶和恐惧,让人们忽视了他们为抗战做出的努力。


2015年,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时,94岁的祝仁波收到了一个写着“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的匾,他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这是为他正名了啊。



关爱老兵的志愿者帮祝仁波联系上了他儿子祝健,他回到了上海,住进了养老院,每月领取1600元补贴,2019年12月,老兵祝仁波去世,享年98岁。


王庆莲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志愿者知道她喜欢抽烟,每次去看望她,都会给她带些香烟,她感受到了温暖,如今,她已经96岁了,已经精神矍铄,口齿清楚。


对王庆莲、戴以谦、祝仁波来说,当初是为了糊口进入了军统,没有党派意识,没有接触过中国共产党是件很遗憾的事,但好在他们从事的只是技术工作,也同样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历史不会忘记!


向所有的老兵致敬!你们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祝王庆莲奶奶身体健康,活到百岁!


---end---


参考资料:

《冷暖人生之最后的军统》凤凰卫视

《王庆莲:最后第一军统女特务的“风声”岁月》光明网


作者:诺亚

编辑:池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军统   宁海   江山   养老院   隐姓埋名   机电   特务   南京   重庆   小姑娘   同事   老人   大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