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第一狂士辜鸿铭的笑段子

“岂是好舌辩,我只是不得已而已!”这是辜鸿铭喜欢引用的孟子之语。

在现实生活中,他是直追东方朔的能言善辩之士,一个为中外称道的讽刺天才。

在英国留学时,每逢中国传统节日,他一定要在房间里朝东方摆个祭台,敬上酒馔,遥祭祖先。

房东老太揶揄道:“你的祖先什么时候会来享受你这些大鱼大肉哇?”

他响亮地回敬:“自然是在贵先人闻到你们在墓地敬献的鲜花花香之前!”

一次,外国友人宴请辜鸿铭,入座时大家相互推让,最后让辜鸿铭坐在了首席。

席间有人问孔子之教究竟好在哪里。辜鸿铭答:“刚才诸位互相推让上座就是行孔子之教,如果以西洋的‘优胜劣败’为主旨,则今天势必要等到大家你死我活竞争一番决出胜败,然后才能定座动筷子。”

外国人问辜鸿铭:“为什么中国人都留辫子?”他反唇相讥:“那为什么外国人留胡子呢?”

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他来。毛姆没办法,自己跑去辜鸿铭的小院。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毛姆极为尴尬,不知所措。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

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却赋诗道:“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可见他的铮铮傲骨。

有一次,袁世凯对驻京德国公使说:“张中堂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的,我是办事的。”

辜鸿铭听后讽刺道:“当然,这要看所办的是什么事,如是老妈子倒马桶,自然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还不知道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到的。”

一代鸿儒沈曾植曾当众羞辱辜鸿铭:“你说的话我都懂,你要懂我的话,还须读二十年中国书。”

自此辜鸿铭更是发愤用功。十数年后他公然向沈曾植挑战:“请教老前辈,哪一部书老前辈能背,我不能背,老前辈能懂,我不懂?”

辜鸿铭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中国人以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用毛笔来喻示所谓中国心灵生活与精神文化的智慧:“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不容易精确,但一旦掌握了它,就能得心应手,作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有一件事,足可见辜鸿铭受外国人钟爱的程度。中国人讲演从来是不卖票的,可辜鸿铭在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中国人的精神》时,却公开卖票。当时梅兰芳的戏,最高票价不过一元二角,而辜鸿铭讲演门票则售价两元。

辜鸿铭对胡适说:“胡先生,你知道,有句俗话: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上次我听说孔教会要去祭孔子,便编了首白话诗: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孔会拜孔子,孔子要上吊。”然后笑问胡适,“胡先生,我的白话诗好不好?”胡微然一笑,不置可否。

辜鸿铭博学而狂狷,被人称做“怪杰”。他见到英国人,用英语骂;见到德国人,用德语骂;见到法国人,用法语骂。挨骂的个个心服口服。

辜鸿铭讽刺改良派:“譬如说‘改良’,以前的人都说‘从良’,字典里也只有‘从良’这个字词,指的是娼妓弃邪从正,没有说‘改良’的。‘改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你既然已经是‘良’了,还改什么?难道要把‘良’改回去退而从‘娼’吗?”

辜鸿铭10岁那年,博朗夫妇因为业务拓展问题返回英国,还特意带上了干儿子,打算让他去欧洲深造。

从小就极具语言天赋的他,在英国先后学会了德、法、希腊、拉丁、意、俄等多门语言,并于1877年获得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那一年他才20岁。

后来,辜鸿铭来到德国莱比锡大学,一边任教,一边研究文学和工程学,顺带还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那时候,辜鸿铭在莱比锡大学声名鹊起。

30年后,蔡元培来到莱比锡大学,见到校园内挂了好几张辜鸿铭的照片,随处都能听闻辜鸿铭的传说。

40年后,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辜鸿铭的文章已经被写进了教材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莱比锡   胡适   孔子   毛姆   民初   老前辈   英文   清末   段子   中国   学问   外国人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