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风云人物赵尔丰为何晚节不保,落得身败名裂横死刑场的下场

1911年12月22日清晨,宣布自治的“大汉四川军政府”首府成都的皇城明月楼前人声鼎沸,在众人的喧扰声中,一位只穿着内衣头发花白的66岁老人,被一群军人押上前来,旁边,在宣布完他的罪状后,老人便被斩首示众,此时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庆祝这个镇压革命的刽子手伏法。

这个被杀的老人就是前大清四川总督赵尔丰。

人的命运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就在短短几个月之前,赵尔丰还是被四川人民爱戴敬仰的平叛英雄,其率兵平定川藏地区的叛乱,在川藏地区实行改革进行改土归流,挫败了英国图谋西藏的阴谋,维护了中国的统一。

但是短短几个月之后,赵尔丰就从人人经营的民族英雄沦为人人喊打的人民公敌,这中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赵尔丰(18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辽宁辽阳市,清朝大臣,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弟。赵尔巽是另一位对中国现代史有着重要地位历史人物,为清廷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清亡后主编《清史稿》尤为著名。

历任静乐、永济等县知县,赵尔丰家族算得上清季政治豪门。赵家属汉军旗,父亲文颖进士出身,在知府任上因抵抗太平军而战死,遗下的四个儿子作为“烈属””受到朝廷善待。

其兄弟尔震、尔巽、尔萃均考取进士,唯赵尔丰屡试不第,只能以纳捐为官,任职于广东。1884年任山西静乐知县,1888年调永济县令,得山西巡抚锡良赏识,随任于河南。

光绪二十四年(1898)得山西按察使锡良保荐,任河东河道监事同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锡良调赵尔丰掌东路防军营务处。由于他抗击觊觎山西的八国联军“措置合宜”,多次力抗法军挑衅,并抵制朝中大臣命令撤军的压力,深得锡良器重。

赵尔丰

不久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尔丰跟随其而入川,任官永宁道台。1905年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巴塘被杀,赵尔丰奉旨平叛后任川滇边务大臣,着手对西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1907年,锡良离任,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一职,1908年升任驻藏大臣兼任川滇边务大臣。

当时正是西藏高层势力转向亲英,伺机在川藏交边寻衅制造冲突的时候,赵尔丰在应对重大地方事务时表现出了过人的魄力,他率部力挫叛军、乘胜入藏,收复多处已为藏独分子占领的地区。

面对鸦片战争以来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相继入侵,西藏危如累卵的局面,赵尔丰临危受命,大刀阔斧地废除土司制度,改设流官管理(史称“改土归流”),以图稳定川边,进而挽救西藏危局。

在政治上,赵尔丰废除土司制度,建置道、府、厅、州、县,改设流官,管理地方钱粮诉讼。对于遵从改流的土司,视其土司等级给予优抚,对抗拒改流的,则没收全部财产,并予治罪。

经过改土归流,赵尔丰构建了川边现代基层政府的基本框架,它是川边政权建设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在宗教方面,赵尔丰吸取了凤全的惨痛教训,虽规定一庙喇嘛不得超过三百人,将喇嘛名数、年龄注册存案,已过三百者,以后不准再行续添,逐年自然减员。

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寺庙势力的恶性膨胀。为了维护藏区社会政治稳定,赵尔丰还严令禁止寺庙干预一切地方行政事务。

在经济上,赵尔丰禁止土司、头人、寺庙的经济特权,鼓励垦荒.兴厂开矿,改善交通,发展邮政,统一度量衡,兴办实业,促进了川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在教育方面,赵尔丰创办小学170余所,入学儿童免交书本费、学杂费,供给饭食衣物并免其家庭。设立师范学堂、藏语学堂和巡警学堂,培养川边紧缺的师资、藏语翻译和警政人才。

这些开创性的举措,打破了寺庙对西藏地区文化教育的垄断,为藏汉各族青少年提供了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和机会,有利于川边藏区的长远发展。

在清王朝即将崩溃的晚清时期,赵尔丰能够果断干练地在川边藏区实行改土归流,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上的改革,为保证康区和西藏的领土完整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后面川边藏区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对川边藏区做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人。

并且根据现实情况,赵尔丰早早想着清政府建议,在川边地区独立设省,以此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应对英国对西藏的图谋。但是因为辛亥革命,这个过程被打断,直到1939年,民国政府才将将川边地区设为独立的西康省。

1911年4月,清廷将赵尔丰调署四川总督,另以四川布政使王人文为川滇边务大臣。但是赵尔丰并不想去赴任,以川边改土归流事宜未了,奏准以王人文暂行护理四川总督,以傅嵩炑代理川滇边务大臣。

因为此时的四川可谓是个大火坑,赵尔丰接手的是一个烫手山芋,因为“保路运动”正在四川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到了清朝末年,此时民智已开,举国上下都知道铁路是发展经济、充实国防、增强国力的好事情。于是,在地方官员和士绅的推动下,筹备建造汉口至成都铁路。

但是清政府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搞民间集资,成立公司,发行股票,铁路修成后按股收益。这本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错的办法,于是四川的士绅们纷纷出钱购买铁路股票。

结果铁路还没有修成,清政府就宣布各省商办铁路收归“国有”。并且修路集资款项还不退还。同月,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奉旨与英、德、美、法银行团签订借款600万英镑的合同,出卖川汉铁路的路权,这激起四川人民的强烈愤慨。

于是川汉铁路公司股东在成都开会,决定成立以“拒借洋款,破约保路“为宗旨的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

“保路运动”的发起是因为清政府触犯了多阶层的利益,使得潜伏在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各地的乡绅和平民,以及主张立宪的士大夫因目标一致而空前地团结起来。这导致四川的保路运动声势格外的浩大。

为尽快平息四川来势汹涌的保路风潮,清廷于7月31日电令赵尔丰赶快去四川赴任,平定四川的动乱。

而赵尔丰刚到四川的时候,对保路运动是持着同情和认可的态度的,认为“四川百姓争路是极正常的事”。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退让一步,以协商的手段和平解决此次动乱。

并且赵尔丰还上书弹劾直接出面出卖川汉路权的邮传部大臣盛宣怀“贻大祸于全川,恐招大乱”,请求朝廷查办盛宣怀。

赵尔丰这时的态度,除了他本身具有的新政图强思想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他的恩师锡良的影响。在赵尔丰的仕途升迁中,锡良的多次举荐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赵尔丰也因此成为锡良的忠实幕僚。赵尔丰向来对锡良感恩戴德,言听计从。

锡良在四川总督任上,把川人自筹股本修筑川汉铁路作为第一要政。经锡良审定并上奏的《川汉铁路总公司章程》规定:“不招外股,不借外债”,凡非中国人之股,公司概不承认。

尽管后来川汉铁路由官办改为商办,但由川人自筹股本修铁路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及至川人维护路权,与锡良开办川汉铁路的初衷也是一致的。

所以于公于私,赵尔丰都是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这场保路运动,希望朝廷和四川士绅相互各退一步,来解决此次动乱。以维护川人路权为核心,以朝廷和四川百姓相互让步为主要方法,维护四川社会稳定,是赵尔丰希望和平解决四川保路风潮的总体思路。

然而赵尔丰的一番苦心并未被满朝上下理解,被委任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的端方,因欲与湖广总督瑞澄争功,上书弹劾赵尔丰庸懦无能,请求朝廷派重臣赴川查办。

而满清政府对赵尔丰的表现也极为不满,电令态度强硬的端方迅速入川查办保路风潮。并且对赵尔丰严令斥责,要求必须尽快平定四川的动荡,否则就要定他的罪。

面临来自朝廷的巨大压力,赵尔丰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同情这次运动转变为动用军队镇压。

于是,赵尔丰军队训话,部署弹压保路风潮。诱捕保路同志会的负责人。消息传出,1911年9月7日,成千上万的市民手持先皇帝光绪的纸牌位和清香,环跪于总督辕门前痛哭请愿,赵尔丰部属田征葵下令开枪射杀,造成死亡32人,伤者无数的惨剧,是为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

血案发生后,成都同盟会员趁机号召大家武装反抗,四川各地闻风而动,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短短几天,四川大半州县被保路同志军占领。端方奉命率鄂军急赴四川,导致武昌防守空虚,客观上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武昌起义爆发后,赵尔丰被迫承认四川独立,交出政权。而气急败坏的清王朝统治者为挽回败局,授命由端方暂行署理四川总督事务,并命令端方将赵尔丰押解京师问罪。

此时的赵尔丰可谓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惊慌失措的赵尔丰转而放保路同志会领袖蒲殿俊、罗纶等人,并聘他们为督署高级顾问,寻求和革命党人进行和解。

11月27日,双方达成和解,发表四川自治文告,赵尔丰交出四川政权,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由革命党人蒲殿俊任都督,赵尔丰的心腹朱庆澜任副都督。川籍将领尹昌衡为军政部长。赵尔丰本人则带兵回川滇边务大臣任所,继续进行改土归流的工作。

朱庆澜和蒲殿俊

但是,四川独立后,赵尔丰的巡防军与各州县保路同志军集聚省城,冲撞火并时有发生。12月8日,蒲殿俊等军政府要员在东校场阅兵时突发兵变,都督蒲殿俊、副都督朱庆澜在兵弁护卫下逃离现场。

骚乱士兵抢银行,劫藩库,掠商号,总府街、劝业场、棉花街、大小什字等所有繁华地带的商家、店铺、公馆均未能幸免。军政部长尹昌衡策马急驰凤凰山搬兵,召新军63标标统周骏、营长宋学臬率兵入城平乱,附城保路同志军首领吴庆熙等也率队入城维持治安,迅速控制了局势。

12月10日大汉四川军政府改组,尹昌衡任都督,罗纶任副都督。

尹昌衡

此时的赵尔丰因为“老妻有病,走不了”尚未赴川边,仍住督署,掌握库金600万两以备饷用。尚有3000名他从川边前线带回的部队作为警卫,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四川群众纷纷认为赵尔丰是这场兵变的幕后黑手,纷纷要求将其处决。

尹昌衡为稳定局势,诱骗赵尔丰将警卫部队交出。因为尹昌衡是赵尔丰哥哥的得意门生,赵尔丰没有丝毫怀疑,加上其认为自己已经交出军权和政权了,根本对新政府没有威胁。便将自己的卫队交由尹昌衡指挥。

结果在赵尔丰交出军权后,尹昌衡便带兵将督署团团围住,然后派敢死队冲进赵的住处,将赵尔丰抓捕,押送到明远楼前,斩首示众,一代风云人物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公正的来说,赵尔丰有功于边陲,为官清廉,对朝廷一片忠心,这样的官员,在哪朝哪代都应受到敬重。但在清末那样一个政治局势波诡云谲的末世,他这样一个忠臣、清官、能吏,却被一步步推向了死地,而多少贪官、庸官在清朝覆亡后依旧悠游林下,安度余生。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残酷的黑色笑话,而且赵尔丰的死,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缺乏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的实干老吏被不明势力推出来当了替罪羊,又被一些所谓的革命者当成了树立权威的工具,年近七旬的老人,竟落的这样的身败名裂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光绪   端方   路风   身败名裂   都督   土司   刑场   西藏   总督   风云人物   朝廷   大臣   下场   铁路   晚节不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