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 遇见了明城墙

【天府散文】在北京 遇见了明城墙

李津军

那是一个国庆假期,笔者到北京小住了几天。先是去什刹海转了转,又在故宫角楼畅想了一番,还在东安门、飞龙桥意外邂逅了皇城根遗址和菖蒲河两座新建的公园,再到金鱼胡同寻找儿时旧居后,打算去五路屯光明楼和空军大院看上一看。

我找来一辆自行车,向着京城东南方向不疾不徐地骑去。刚刚过了崇文门,又遇见一处新建的公园,定睛一看,明城墙遗址公园是也。这是我这个“老北京”国庆假期遇到的第3个公园啦!有缘遇见,那就好好地欣赏一下吧!

这明城墙遗址公园的位置,就在崇文门大街旁,北侧紧邻着北京火车站,是一座以北京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城墙为主体的城市公园。公园里有一条长1.5公里的明代城墙,城墙周围则是大片草坪绿地和树木花草,其内设置有老北京南城根文化区、现代雕塑公园、东便门角楼市民休闲场所、城楼遗址公园纪念林、北京站南出口及广场等5个功能区。另外,还有京奉铁路信号所、火车券洞等。

我进得公园来,缓缓地登上了城墙。这城墙的基厚平均24.5米,顶厚平均18.5米,内侧高平均 10.1 米,外侧高平均 12 米。城墙两边均有马道。18米宽的城墙上边,地砖平展展的,两边的墙垛子齐刷刷的。虽然明城墙有1.5公里,但可以游览的区域只是东头二三百米长的范围和东南角角楼,西头则是未经修整的城墙,上面已露出了夯土地基的黄土地,看起来原始又古朴。在东头的城墙上,可以看到旗杆石、古火炮等明代古迹,还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在城墙上的刻字等。站在城墙上,可清清晰看到北京火车站的全貌,在此可以俯视一列列从城墙根穿行而过的火车。远处的中国樽也清晰可见,站在城墙上真的是有种古今交错的感觉。

在这个位置向西面望去,可以见到前门五牌楼,来往的行人比蚂蚁还小。城头插着一杆旗,是大清人喜欢的三角形。地平线上的两个高点,一个是天坛,另一个是德胜门。1920 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有篇文章,题为《北京,意想不到的城市》,里面说:“前门城头南望,朝天大路无声呼唤着北方草原的广袤,京城就是一座带有粗犷血统的城市。”

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的北京明城墙,全长足足有40公里。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曾对旧城进行了考察、修复。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和留英建筑专家陈占祥提出了“梁陈方案”。该方案建议,将政府行政中心区西移到现在的西三环,而长安街就像是一根扁担,挑起北京新旧二城。新城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心脏,旧城则是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但是,梁、陈二位专家保留北京城墙的方案没有获得支持。到1958年,北京39.75公里的老城墙陆续被毁、基本消失了。

在历史的演进中,残存下来的只有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城角角楼、内城的南城垣和西城垣残段。现在的这个明城墙遗址公园,加上正阳门和德胜门两座箭楼,都对外开放了。

现存的东南角角楼附近和东便门至崇文门二处的明城垣遗址,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也是仅存的一段北京明城墙,仅仅剩下1.5公里,它依然是北京城的标志。

要说,这段城墙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也是颇有点传奇意味的。因了这内城的南城墙,它连接着外城,在这里居住的汉人,他们的房子,有的就贴着墩台盖,甚至借了墩台的墙。如今这硕果仅存的明城墙,就是由于民居借用了城墙,才侥幸未被政府拆掉。本来是保护子民的城墙,反倒是得到了民居的保护,才幸存到了21 世纪。

北京市政府决定修建明城墙遗址公园,于2001年开工,2002年竣工。建设方不辞辛劳找来上百万块古城砖,修复了包括57.6米“马面”的二三百米的古城墙。在园林建设上,以营造沧桑、古朴的环境为主要设计思想,共铺种草坪7万余平方米,栽植花卉11万株,栽植油松、国槐等大规格乔木400余株,各种灌木6000余株。有银杏、山桃、山杏、紫薇、栾树、玉兰等观花、观叶乔灌木,还有万寿菊、矮牵牛等时令花卉和鸢尾、萱草等宿根花卉,塑造了“百年车辙”“海岱映秀”“紫玉怀古”“山杏省今”“群槐庇城”等独具特色的景区景点。

此时,我来到明城墙的最东端,见到那高高耸立着的东南角角楼,据说它是目前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那是明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下令修葺北京城池,除了将9门城楼和4角角楼修建齐全外,还将护城河加深,两岸砌筑砖石护坡,并疏浚护城河。当时北京外城尚未修建,正阳门外还是郊野。现存的这座角楼,就是当时修建的东南角那座角楼。

我进到角楼里面,这内部场景着实令人惊叹,而且还偶然发现了老城墙的秘密!

藏于明城墙遗址公园的东南角角楼,既是明、清两代北京城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也是军事防御建筑。这座角楼,是全国最大、北京仅存的一座城垣转角箭楼。角楼坐落在北京内城东南城角的墩台上,台高12米,楼高17米,总高29米,平面呈曲尺形,楼内4层。角楼前有一石碑,石碑的阴面有侯仁之先生的题记,记录了明城墙修缮旧事。而在角楼内,有一些古迹展览,其中有老火炮、城楼照片等。

游览完了明城墙遗址公园,我不由想起日本近代中国学重要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内藤湖南(1866-1934年)的北京情缘。透过他中国游记《禹域鸿爪》中的记述,与赫胥黎《天演论》译者严复的交流令人感叹。尤其是中秋之夜,对北京城墙的那段记述,读来着实有令人潸然泪下的感动。

“此行本打算上长城去观赏中秋之月的,可一行事不凑巧,延迟了一天出发,于赴长城的前夕,在北京城里过的中秋。是日,走访古城贞吉氏,上北京城墙观月的事,便是在说话间匆匆商定的。筑紫辨馆的中村氏为此备下了酒和菜肴,一同前往者,有古城氏,《大阪每日新闻》的安大氏,筑紫的中村、伊藤二氏,加上我与小费。从崇文门内的台阶,给了守城人一点钱,登上城墙,月亮已升离于外城城墙,高悬在那儿,多尘土的北京空气,惟有中秋最为澄净,白昼污陋憋问、沙士掩住轮毂的街市,也洁净得有如冰莹一般。

崇文门谯楼的成卒,将戈矛之类的兵器当作手杖玩耍,正玩得兴致勃勃,也顾不上盘问我们是谁,在这里做什么。城墙每隔开三百码,便会出现特别宽厚的一段,即所谓扶墙。我们在崇文门东边约第五个扶墙之隅,矮堞破损之处,铺席设筵。城墙上虽铺有砖瓦,但茂盛的杂草没过了人头,甚至还长着数丈来高的树木。月光倒映在城墙外的护城河里,随处都是北京居家的稀疏灯影,透过如烟的杨柳,闪烁其间。三三两两,徘徊在护城河边,鼻中哼着小曲的中国人的身影,则隐约可见。眺望中的都城,但觉无限凄凉,以致无法想象,这便是当今君临于四亿生灵之上的大清皇帝栖居的皇城,故而惟有潸然泪下。”

回溯从辽、金、元、明、清,到民国,到今天的历史,就会发现,各个时代的历史,都用城墙在这座都城留下了印记。各个时代的历史,也都在这座都城的城墙上留下了印记。遗憾的是,没有拆不掉的城墙,留下的都是侥幸。

要说这明城墙遗址公园的环境,既古朴又不失优美,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明朝,感受到了北京古都城墙的庄严与威严。

本文责编:高级编辑 黄基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德胜门   崇文门   北京   南城   箭楼   城垣   角楼   城墙   遗址   公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