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大王徐福记,曾年销60亿,风靡全国,如今为什么卖不动了?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徐福记那令人惊叹的发展历程!

自1994年始,徐福记推出一系列全新力作——“新年糖”。热情洋溢的红装裹挟丰富多样的口感,这款源自新春佳节的甜蜜惊喜立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们热烈欢迎。

徐福记借着这股强劲的东风,迅速在糖果行业立足生根,标志着自身高速成长时代的到来。

在随后的数年间,徐福记凭借备受瞩目的“新年糖”明星产品,年销售额呈现出极速递增的态势。从1994年那年的几千万销售额,一路飙升至1997年冲破亿元大关,直至步入21世纪初期,总销售额成功跃过10亿元门槛。

与此同时,徐福记从未停歇丰富产品线以及增加糖果面市品种之步伐销售顶峰之时,徐福记所供应的糖果种类已达到惊人的40余种,任何年龄段或口味偏好的消费者皆可购买到心仪的那份甜美。

站在这销售业绩一路飙升的滚滚浪潮之上,徐福记的领导人徐氏兄弟无不感到未有的未来机遇和无穷自信。他们毅然决定继续扩大生产能力,深入糖果市场各处挥洒汗水。

通过全力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徐福记糖果迅速席卷全国,使得宾朋满座的家庭茶几上无不出现其标志性的大红色包装身影。

在国内糖果市场竞争中,徐福记长久稳坐销量和知名度双冠王宝座,一举奠定了这一领域龙头老大地位。

然而,2011年成为了徐福记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身为中国糖果领域领军者的徐福记与国际食品巨头雀巢伸出的橄榄枝相遇。

雀巢表现出浓厚的意向,渴望以竞相争取的高价将徐福记纳入麾下,双方共同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经过深思熟虑与激烈商榷之后,徐福记的领导层终于认可了这项重大交易。按照原先规划,这次联姻实则是一场“强者联手”的智慧布局。

雀巢以强大的资金实力及丰富的管理经验,旨在解决徐福记长期面临的市场扩张及品牌升华难题;而徐福记凭借在中国糖果市场丰富积累的实战经验以及广阔的销售网络,亦定将成为雀巢在此细分领域中迅速崛起的得力助手。

然而,美好时光并未长久延续!交易顺利达成后不久,徐福记便陷入了一连串令人苦不堪言的食品安全问题与公关危机之中,无法抽身自救。

频发的负面新闻如同沉重的铁锤猛击着徐福记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销售业绩也是犹如瀑布般直线下降。

而另一方面,善于利用资源优势的雀巢,趁机把握住机会,巧妙地利用从徐福记处获得的市场渠道,迅速将自家产品推向市场,迅速成长为了一个强大的商业竞争对手。

面对如此严峻的困境,徐福记的高层管理者们束手无策,面临的是无尽的挑战和压力。他们不得不忍受着亲手创建的糖果帝国在与新东家的合作束缚中逐渐走向衰竭甚至瓦解的痛苦现实。

要想重新振作起来,实现体量庞大的老字号企业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在行业变革中的挣扎

在雀巢收购了徐福记之后,全新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中国的糖果市场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飞速提升,消费者对于糖果的热爱似乎已经迎来了历史性的拐点。

越来越多的新颖休闲食品竞相涌入市场,导致糖果的总体需求增长呈现出衰减趋势。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品味观念也在不断进化,他们对于糖果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种类选择,而是更加注重口感、包装以及综合体验等全方位感受。

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中国糖果市场的结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动。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产品设计独具匠心的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迅猛地争抢市场份额。

那些曾经被徐福记远远落后的竞争对手,通过打造时尚精美的产品包装,深入研发富有吸引力的新品口味,成功抓住了消费升级的良机,实现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然而,在这样充满变数的市场竞争中,徐福记却依然保持着老旧的步伐,毫无任何应对策略可言。原来盛极一时的商业符号“新年糖”已经不可挽回的跌落神坛,而新的破局之策却迟迟未能出现。

面对老产品市场失守,新产品难以填补空缺的艰难局面,徐福记的营收增速不仅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更是与众多新兴势力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看着自己多年用心耕耘的市场份额日渐萎靡,生死攸关之下,被雀巢紧箍咒紧紧束缚的徐福记各位董事长们,空有满腔热血却难以阻拦企业实力的滑坡。

在深深的绝望之中他们看到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缺乏革新坐以待毙,无异于在这场疾风骤雨的糖果战场上自取灭亡!。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销量崩盘

就在徐福记的各位领导们为化解困局忙得不可开交,全力以赴寻求品牌转换之道时,新冠病毒的突然来袭犹如晴天霹雳,给他们的道路上平添无数荆棘。

2020年伊始,疫情在中国境内大面积扩散,政府果断出击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叫停一切春节大规模聚集活动,限制居民大规模返乡。

对于像徐福记这样依赖春节期间大规模营销的传统糖果巨头来说,这个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年货”和春节舍利子等甜蜜传统在中国早已根深蒂固,是糖果行业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盛宴。

疫情封锁令出行人流大幅减少,社交活动锐减,直接斩断了徐福记新年销量的半壁江山。

此后的两年间,徐福记的销售业绩如同跌入万丈深渊,年销售额从曾经稳健的60亿元瞬间滑落至仅剩50亿元,且依然未能止住下滑趋势。

企业正处于倾覆之险,董事长们焦躁不安的同时也意识到,若不能迅速扭转颓败之势,这个历经风雨,屹立数十载的糖果金字招牌将在中国市场消失殆尽。

改革创新中的困扰与决绝

面对生存环境的剧变,徐福记深刻认识到唯有积极变革、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在新时代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雀巢的压迫之下,这家百年企业开始深思熟虑,寻求突破口和转型之路,着力开发全新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19年,徐福记主动出击,积极与众多璀璨明星联手,展开频繁的联合宣传和跨界合作。凭借人气偶像欧阳娜娜及实力女演员赵丽颖的自身影响力,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这些华丽的营销策略连同繁华的明星阵容并未能为徐福记的投资带来亮眼的销售业绩,大幅低于预期,使得徐福记的高层领导倍感失望。

此后,他们便邀请到了著名喜剧演员曾志伟先生担任产品形象大使,可是由于个人的负面新闻频繁出现,这一合作计划不得不终止。

此外,为了让品牌更具吸引力,徐福记尝试通过跨界联名的方式与其他热门品牌进行合作,以期开发出融合新潮流元素的美味糖果产品。

例如,他们曾经分别与知名奶茶品牌喜茶、火爆游戏IP以及热门动画作品《宝可梦》以及知名玩具品牌泡泡网进行过深度合作,竭力将它们独特的魅力融入到定制化的糖果产品当中。

然而,这些精心设计的跨界联名产品同样未能激发起消费者抢购的热潮,销量平平无奇。在这一不断尝试转型的过程中,徐福记还遇上了一系列问题连续不断地给企业带来各种麻烦——诸多食品安全风险事件的曝光,以及相关部门严厉的处罚——都大大加剧了消费者心中对该品牌的信任度与忠诚度的质疑。

经过多次努力却频频遭受打击,徐福记的掌门人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途处于极度绝望之中。

为了迎接市场变革,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徐福记展开了一场艰巨的转型战役。尽管如此,所有的改革举措均遭遇滑铁卢,甚至食品安全事故源源不断,使得品牌公信力越发脆弱。

终究,徐福记没能充分把握住中国糖果市场迅速变化的难得机会,反倒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走向衰落,陷入市场的恶性循环。

回溯徐福记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失败的重要因素。首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未能紧随消费升级的步伐;其次,公司内部管理逐渐趋于混乱,导致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层出不穷;最后,对于行业变化及发展趋势的研判失误,导致转型改革行动滞后。

展望未来,如果徐福记不能有效处理以上几个核心问题,那么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糖果市场中,想要占据有利地位,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将会变得极其艰难。

时间从来都是无情的,当机会稍纵即逝时,或许这便相当于晴天霹雳,意味着即使规模再强大的巨人也可能面临崩溃。

让我们翘首期盼!这个历经沧桑历经几十载风雨的老牌巨头,究竟能否实现逆袭,挺立在风暴中心重获新生?无论答案是何走向,徐福记的这段传奇经历必将在中国食品企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雀巢   糖果   销量   疫情   中国   大王   消费者   品牌   行业   全国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