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一生不敢重用赵云?看看赵云加入蜀营时,私下讲了什么?

前言

赵云,蜀汉初期就跟随刘备,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但他并未因此受到刘备的充分重用与信任,终其一生没能在蜀汉得到与其功劳相匹配的地位。

究其原因,难道刘备真的短视至此,没能认清赵云的才能与忠心?还是赵云言行中暴露了什么致命弱点?事情果真如此简单吗?

一、赵云初显锋芒,立下汗马战功

公元208年,刘备占领益州后,面临巨大的军粮压力。此时,赵云前来投奔,举荐自己募得的数千青壮之士。刘备大喜,任命赵云为督军,让他训练新兵。

赵云训练有方,将这些乌合之众训练成一支小精兵。他们身手敏捷,善于山地作战。这在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蜀军的机动突击力量。赵云自己也是身怀绝技,使槊独步天下。他将这些技艺悉心传授给士兵,使蜀军充满朝气。

建安十三年,在长沙大战时,赵云率领这支部队奋勇杀敌。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夺下桓郎的军旗,立下赫赫战功。据传那日赵云独闯敌阵,杀了数十名敌军宿将,使东吴军心胆俱裂。

刘备亲自接见赵云,大加褒奖。赵云沉着有礼,又显得意气风发。这让刘备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武将应有的风范。然而刘备内心深处,也对赵云的来历和身世存有一丝疑虑——他毕竟不是旧部,而是新投靠的将领,政治立场与自己是否一致还有待观察。

当时赵云也曾劝说刘备珍视人才、仁政理民,显示出他的远见卓识。但可能由于刚刚立功,地位尚浅,此言虽得到刘备嘉许,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刘备心中更多地认为这是应景之词,还不足以看出赵云的真实政治立场。

二、多次建功无封赏,刘备不信任赵云?

建安十六年,在长江之战中,赵云再次立下汗马功劳。面对孙权五万大军,赵云只率二千人马迎战。那日他身先士卒,杀入敌阵,所向披靡,歼灭万余敌军,使孙权的进攻落空。这场大捷让关羽、张飞等蜀将无不折服赵云的军事才能。

可即便如此,刘备也仅仅口头褒奖,没有实质性的封赏。此时关羽、张飞等人都已拜为将军统领万人部队,唯独赵云没有得到相应的提拔。这无疑让赵云心生不平,觉得刘备并不信任自己。然而出于忠义,赵云也只能挥刀前行,决心再立更大的战功来证明自己。

事实上,刘备心中也的确存在疑虑。他担心赵云的忠诚度还不如自己多年旧部,更信赖跟随多年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们。所以虽然赵云屡建奇功,但刘备仍然无法彻底放心,始终保持政治上的距离。

三、夷陵一战中建功无封赏,赵云失望离去

建安十九年,在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中,赵云再次大显神威。他精锐部队奇袭东吴军寨,活捉敌将呼延灼。随后又在后军支援关羽突围战术,立下决定性的功劳。

据传,当时蜀军几近全军覆没,赵云突然现身击溃敌军重围,救出了刘备及大批蜀军。刘备在生死关头亲见了赵云的大义和威猛,不免动容。可即使如此,他战后也未对赵云有任何实质性的升迁和奖励,仅仅给了一句“卿本倅特”的夸奖,并未正式提拔赵云到将军之职。

这无疑让立下两次大功的赵云倍感失望。他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一雪前耻,获得刘备的信任与重用。没想到关键时刻刘备仍然犹豫不决,这无疑是对自己忠心的一记重击。于是,赵云选择离开刘备,自己率领数百人马活动。这也印证了刘备并不信任赵云,甚至有意刻意打压赵云,不让他获得像关羽、张飞那样的威望与地位。

四、东吴南侵,赵云奋力抗击立功

赵云离开刘备部后,并未停止对抗东吴的行动。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趁刘备北伐之机大举伐吴。赵云立即组织乡民自卫,屡次击退东吴部队。

东吴攻势汹涌,数次攻到襄阳城下。赵云身先士卒,与东吴名将吕蒙数次交手。他独闯东吴大营,斩杀数名敌将,使东吴军望风披靡。最终,东吴因后勤补给不继而被迫撤退。如果没有赵云的抗击,江陵很可能沦陷。这对蜀汉的战略发展意义非凡。

可即便如此,刘备归还后也未对赵云的功劳有任何表态,更无实质性的封赏。这让赵云再次陷入沮丧,觉得自己对刘备的忠心与付出统统白费。也许刘备中的确仍然没有完全信任他,这成了两人之间心结的根源。

五、再归顺刘备,蜀国建立后仍无实权

建安二十五年,刘备进占益州,建立蜀汉。此时赵云再次前来投奔。面对屡建奇功的名将,即便是刘备也不得不改变态度,多有礼遇。他任命赵云为本部督军,统率一支部队。

然而即便在蜀汉建立后,刘备对赵云的信任与重用也十分有限。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任命关羽为前部大帅,镇守荆州。显然,他更信任自己多年的亲兄弟和心腹。而赵云没有获得任何像关羽、张飞那样重要的发展机会。

在政治层面的蓝图中,也再无赵云的位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未来发展大计,主要围绕培养刘备的儿子刘禅以绵延天下。赵云在其中被视为纯粹的武将,并不参与这些谋略。这无疑再次让赵云感到自己不被刘备信任,地位遭到刻意压制。

六、前程未卜,功高震主终成忧患

如果从建安十三年算起,赵云已经跟随刘备七载有余。这其间,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抗东吴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至今,自己的地位还是一名普通督军,没有更多的封赏提拔。

这无疑让赵云感到前程暗淡。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却始终无法打消刘备内心的猜忌。由于屡建奋勇之功,赵云也逐渐在蜀中积累了人望。这让刘备心生警惕——生怕赵云的威信一日高过自己儿子刘禅,成为蜀汉制度中的一股潜在威胁。

所以,终其一生刘备也没有真正信任和重用过赵云。反倒将他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生怕他功高震主。这也成为了蜀汉的一大遗憾。赵云忠勇亮节,本可以扶助少主,助蜀汉一统天下。可惜他终究没有被刘备所信任,其过人之处也就无从施展。这无疑让人不胜唏嘘。

结语

刘备之所以终生不敢重用赵云,实则蕴藏着他自身的政治考量与人格偏见。赵云忠诚且才华横溢,本应助刘备成就一番伟业;奈何始终没能驱散刘备心中的疑虑,反倒成为蜀汉制度中一段未竟的遗憾。这也给后人带来无限思索,几许英雄却因心结而略失辉煌,实在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益州   蜀汉   东吴   建安   督军   封赏   身先士卒   汗马功劳   部队   地位   何一生   赵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