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估值近百亿,如今却无人问津!这个品类正渐渐“消失”


文|不知名哲学家

编辑|不知名哲学家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前几年的口罩原因,虽然让很多行业陷入了低谷,但也让很多行业突出重围,挣了不知道多少钱。

要说口罩那几年关注度最多的,除了主打在家吃饭的锅圈食汇以外,应该就是比锅圈食汇这种还要自己煮的火锅更方便的自热火锅了。

当时自热火锅到底火到什么程度呢,火到十分钟能卖半个亿,火到半个娱乐圈都在吃,但曾经这么辉煌的自热火锅,现在却逐渐“消失”了。

资本的宠儿

自热火锅虽然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但确实是这几年才火起来的,毕竟有些时候某些生意想要挣钱,还是需要一点点“时机”的。

口罩那几年,就刚好是这个“时机”,自己一个人不知道在家要吃多长时间的饭的时候,自热火锅和方便面这种方便又能储存的食物就成了不少人的囤货首选。

和方便面相比,自热火锅有肉有菜有米,看上去不光荤素搭配甚至味道还不错,在这样的优势之下,不少消费者就跟着入了自热火锅的坑,成为自热火锅的忠实消费者。

既然消费者喜欢,那么资本必然也不会放过这样“有前途”的商品,因此在那短短三年时间,不光网络上忽然冒出来了很多自热火锅的品牌,还有不少品牌拿到了不少融资。

自热火锅行业内的“头部玩家”自嗨锅,更是完成了六轮融资,光估值都能到达四十亿左右,融资这么频繁,估值也这么高,就足以见得当时资本市场对于自热火锅到底有多看好了。

事实证明,这些资本市场的眼光没看错,自嗨锅这个“头部玩家”的确实也做到了爆火,上个直播间十分钟都能卖出五千万的营业额,甚至在“半个娱乐圈都在吃”的营销加持下,自嗨锅的营业额还有逐渐上涨的趋势。

除了自嗨锅这个品牌以外,还有后来居上的莫小仙品牌,虽然莫小仙的成立时间比较靠前,但莫小仙真正开始涉足自热火锅行业,是2017年年底才开始的,但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莫小仙的营业额就能达到一年一个亿的营业额。

甚至莫小仙的营业额增长速度还很快,快到不过四年时间,莫小仙的年营业额就能达到十亿元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资本市场不喜欢,还能喜欢什么?

但好景不长,自热火锅的高光时刻也就保持了没几年。口罩一开放,自热火锅的别说市场增长了,别市场消失的过快,这些自热火锅企业都要谢天谢地了。

明明自热火锅味道确实好吃,从菜色上来看也确实营养丰富,怎么就忽然不受消费者的欢迎了呢?

“科技感”十足

自热火锅作为一种即食食品,虽然很多人觉得和泡面是差不多的东西,但如果是一些稍微懂点行的人就能发现,自热火锅的“科技含量”,那可不是小小的方便面能比得上的。

方便面作为一种即食食品,虽然有很大的销量,也很方便,但也免不了大多数消费者对方便面的印象就是“没营养、不健康”。

虽然自热火锅看上去“荤素搭配”,但自热火锅还真不一定有方便面有营养。那些看上去“荤素搭配”的菜品,都是预制菜,这肯定没跑了。

预制菜现在的口碑到底怎么样倒也不用多说,就单说这几年来自热火锅出了多少次吃出异物或者食材变质的新闻就能看得出来,自热火锅的食品品质其实是有待加强的。

除了菜以外,自热火锅最重要的米饭,也是“满满的科技感”,毕竟自己在家蒸米饭都还要半个小时呢,凭什么自热火锅的米饭十几分钟就能吃。

自热火锅的米饭十几分钟就能吃,就是因为这个米饭不是我们常吃的大米,而是“再制米”,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重组米”。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无非就是使用大米、淀粉等主要原材料,经过一定的比例加工煮熟之后,粉碎重组,经过一系列工艺之后,就得到了看上去和生大米差不多的“生大米”。

这种“重组米”的技术出现的时间还挺早的,不过因为味道和营养方面的原因,这种重组米并不受消费者的喜欢,因此这种“重组米”以前一度是国外战时军队的口粮。

现在这些自热火锅企业们为了方便销售,把这种“重组米”技术拿出来用,不能说不行,只能说是为了赚钱,隐瞒了一些东西而已。

除了作为预制菜的米饭和蔬菜以外,自热火锅的包装也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

很多人明明都知道塑料加热对身体有害,但他们吃自热火锅的时候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虽然市面上也有卖能加热的塑料,但那种塑料材料的价格一点都不低,对于自热锅企业来说,单价只有二三十块钱,甚至只有十几块钱的自热火锅,大概率是“用不起”这种材料的。

除了这些“科技”原因以外,口味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和味道能有几十种的方便面比起来,自热火锅的味道就要单一很多,大多数只有辣味或者麻辣味。

对于一些喜欢重口味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味道刚好,但就算再喜欢,这样的味道吃多了也会腻,时间长了当然不会选择这种口味单一的自热火锅了。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自热火锅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不能带上火车或者高铁,作为一个主打就是方便携带的方便食品,不能带上火车和高铁,将会导致这种方便食品的方便性降低很多。

在这些问题的加持下,自热火锅因为时代问题而堆砌起来的热度瞬间消失,自热火锅市场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自热火锅正在消失?

自热火锅的火爆是有时代原因的,当这个时代原因消失之后,自热火锅反而没有明显的优势了。

以前那些买自热火锅的人,大多数都是图自热火锅方便,自热火锅可以囤货,自热火锅可以让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吃火锅。

但口罩开放之后,之前那些做火锅的也开始注意到这种单人餐式小火锅了,虽然他们本身是做火锅的,但不影响他们也推出自热火锅,甚至还考虑到有些人不喜欢自热火锅,他们还跟着推出了单人餐式小火锅,甚至还能外送。

这一套下来,自热火锅要方便没方便,要新鲜没新鲜,要价格也没价格,一下子就失去了相当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自热火锅引以为傲的方便性消失了以外,自热火锅的营销也跟不上了,之前自热火锅能爆火,除了因为时代的原因以外,还有营销的原因。

光“半个娱乐圈都在吃”,就足以看得出来自热火锅当初在广告营销上面花了多少钱,给多少节目投了赞助。

这种营销虽然火的快,但翻车的也快,一旦某个代言的明星出现了负面新闻之后,那么这些被明星代言过的产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公愤”。

再加上这种依靠营销来的流量,虽然来的快但去的也快,虽然很容易引起这些明星的粉丝去购买,但复购率并不高。

再加上自热火锅也经常出现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这就导致自热火锅在经过时代的热度之后,迅速就迎来了“寒潮”。

曾经自热火锅的头部玩家“自嗨锅”,甚至都扛不住这样的“寒潮”,在口罩开放没几个月后就传来了即将被莲花味精收购的消息,但这个消息没过多长时间就因为双方谈判破裂而消失。

虽然不知道双方的谈判破裂到底是怎么破裂的,但从本质上来思考,无非也就是一方要价过高一方给价过低而已。

曾经估值接近四十个亿的“自嗨锅”都能沦落到“卖身”的地步,更不用说其他没做到“自嗨锅”这么大的那些企业了。

对自热火锅来说,这似乎是个痛苦的转型期。一些品牌试图通过降价促销来刺激销量,也的确收获了一些效果。

但是降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口味单一、食材劣质的问题,消费者的疑虑依然存在,用户粘性无法提高。

自热火锅正处在十字路口,它也许需要通过提升产品本身的品质和种类,才能重建消费者的信任,打开局面。

不然仅仅依靠促销手段恐怕难以根本扭转颓势,它依然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黯然退场。

曾经“半个娱乐圈都在吃”,十分钟卖出半个亿的网红美食自热火锅,如今也逐渐沦落到了寂寂无名,甚至无人问津的地步。

消费市场就是这样,新品不断涌现又消亡,但生老病死的规律永不改变。自热火锅能否重生,还需看它如何转型与突破,也许下一波热潮,它依然还有机会重返巅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无人问津   品类   口罩   方便面   米饭   大米   火锅   营业额   味道   消费者   原因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