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波之十、西尔之行3、到了西尔(上)

生活之波之十、西尔之行3、到了西尔(上)

(内容提要:在西尔因为小邹自己买些木头,由么姑爹引导先和藏人、还有当地人,在酒桌上交道了一番。)

西尔是黑水县的一个区,顺公里再过去,约30公里即黑水县城。这时候的西尔街区还不能算是街道,只有些点式建筑的单位用房和商店,沿着碎石公路散在一起。天上雾气也还没有散开。因为冷洒在地面水都变成冰。

四川阿坝州冬天山上都有雪


这里最醒目的区供销社为点式建筑,一排两层砖木建筑,上层旅馆、底层门市部。其中百货门市部门面多、进深宽、人来人往也多。起码有几十个黑长袍、红围巾的,藏族姑娘在那里进出说笑,欣赏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前面章节中谈到的一样,看得出她们动嘴的多,真正下手买的少!小邹也进到这商店里看了,感觉是产品多来自成都,这里仍然在成都的经济辐射圈内。旁边是供销社烟酒门市部,主要有来自全国的,中低档次香烟、白酒、糖果等。

供销社的馆子门口,黑板上粉笔写着白字:回锅肉0.50元1份,白酒每斤1元……。肉的价格和灌县差不多,白酒灌县0.90元钱1斤。灌县酒是计划供应,如果超过计划多买,得找相关领导批准。藏区这里好像不要计划?徘徊在馆子那里的,是一些藏族中青年人。

另外还有卖猪肉和牛羊肉的铺子,也有黑板白字写明价格,牛羊肉价格现在记不清楚。猪肉0.65元1斤,灌县这年是0.70元1斤,藏区物价比灌县稍微便宜。那时候还不时兴个体,这肉铺当然也是供销社的,黑板上物价为国家定价。无街自然无市这里的许多人,还有不少小孩子都空着手在那里闲逛,这时小邹才注意到今天是星期日!

让人不安的是藏民们穿着都单薄,而且衣服还有些破旧。书画上皮袍、藏刀、白衬衫,马靴、貂帽、红脸膛的藏民,和眼前所见根本联系不起来。能入画的只是他们的红脸膛,以及孔武有力的身躯。天气真的很冷后来知道,这时的气温零下5度!

小邹面前的藏民们,男女老少手脚皮肤都皴了,特别是有几个穿胶鞋的少年!这时为1978年,改革开放正要开始实行。小邹看到的藏族、汉族人,主要都还是,公社大队生产队的社员。和川西灌县等地的农村人一样,改革开放后他们,都才能过上小康生活。

小邹记得有两首风靡全国的歌,是藏族歌手唱出名的。一首《北京的金山上》、一首《金瓶似的小山》。这两首歌采用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汉族先人用几千年的时间,才总结出诗歌创作,要用比、兴、赋三种手法。而藏族歌手只一出道,就能熟练地用比喻的手法创作!这其中也许是佛的旨意吧?

前面说了小邹来此地两个目的:一是为单位运木头回去,二是自己买点木头,现在该怎么办呢?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是那些年的行事准则。小邹很容易找到这次来的目标地,距离黑水河不远的西尔储木场。这里有分解木头的平锯,主要将一些圆木分解为方木或平板。

具体操作的时候,将大木头放置在轨道车上,下面用铁制的抓钉固定。最先锯下来的是表面豁皮,分解后剩下的叫底豁皮材,都堆放在一起另行处理。因为平锯只能进到,木头抓钉以上的部位,底层的豁皮材还厚很可以用材。在灌县能用圆盘锯分解开,成为做家具的分板和衬子。这里没有圆盘锯,故豁皮材特别是底豁;都既大又厚,不能作进一步的分解。

小邹找到管事的人,递交上自己携带的灌县计委,从省计委开出的提木材手续。对方问车呢?小邹说下午到。他们嘱小邹下午再来,因为装车要时间不要来晚了,小邹只好先答应。

四川阿坝州黑水山地图片


现在该去找自己的么姑爹,西尔街区太小也是很容易找到了。在这里水运处工段的30多个人,男女各住一间大屋子,另有厨房厕所等。听工人们说么姑爹负了点责,现在是工段下面的班长,因为姓汪大家都叫他汪班长。男工人房间这里,是5间小青瓦屋,为通间连在一起。沿四周摆放一圈双层单人木床,工人们不分年纪级别每人一张,下铺睡觉上铺堆放自己的东西。还有两间分隔出来的小屋,说是来了家属工人就在里面住。小邹留意到他们床上都铺有,灌县棕器社生产的棕垫!因为自己从小学5年级,就开始在棕器社缝棕垫,看到后有亲切的感觉。

冬天冷空旷的屋子中间,摆放着两只烧木柴的铁炉子。这种炉子设计巧妙有铁盖、还有火口,能烧开水还能煮点、做点什么吃的东西。有长长铁烟筒,将燃烧的灰烟抽到室外。屋子里很暖和,木板壁上挂的温度计,指着摄氏21度。刚才进屋时小邹看到,外面门口也有温度计,上面为零下5度。工段长的办公桌也在这屋子里,摆放在中间他床前的地方!另有几张饭桌和条凳摆在房间中部。

么姑爹欢迎小邹,这个年近30的侄子;他去卖肉的铺子,买1斤猪肉。怎么做来吃呢?小邹比这位前辈,炒菜方面要内行一点。他先去伙食团切成肉丁,向厨房炊事员要些调料;回到生炉火的房间,在一只铁锅里炒好。吃的时候么姑爹夸奖,说小邹炒的肉化渣味道好!他还拿瓶白酒,两人各自喝一点,米饭、素菜就从伙食团打来。因为是星期天么姑爹没有上班,午饭后他带小邹去这附近游转一番,顺带办理帮小邹买些木头的事。小邹只带挎包,水壶就放在么姑爹这里。

先说买木头:能买的只是些豁皮材,屯集在储木场里的还不能买。储木场里的豁皮材,那也要计划供应;主要还是卖给四川省内,一些造纸企业做纸浆用。但是豁皮不象正料控制那么紧!一些有办法的人,也设法买部分出来。待一会儿么姑爹出面,找自己的几个朋友,请他们分点出来。再就是这山上的人,即藏民也有好木头。如果路上能通过检查,也可以找他们买一点。

很快么姑爹的朋友们,给扛来豁皮材共9件。其中单价1元钱的表面豁皮8件,单价3元的底豁皮材1件;小邹共拿出11元钱,堆在公路边某单位的门口一大堆。特别是那件大的底豁皮材,4米长、20厘米厚、面宽40厘米,足足有0.3立方米木料!要两个人才能扛得动。么姑爹说这块底豁,是云杉材质很好。这些东西如果做一套家具即:床、高衣柜、连二柜、写字台的分板和衬子用不完。当时小邹想的是,自己弟弟年纪也不小,他结婚的时候也可以做家具用。听这家单位的人说他们昼夜值班,放在门口的东西决不会丢失!这里的空地还能停放几辆车。

么姑爹离开一会儿后,和一位藏民扛来一件方木。他们放在地面上后小邹看到,这是多么好的一件木料!桦树木质通身没有一点节疤,完全能分解为两付木床的边料!藏民也说他卖的是豆腐木。这下小邹的这堆木料,超过1立方米了。藏民时年30多岁衣着也显得单薄,脚下一双旧解放胶鞋。他红脸笑着对小邹说:5元钱!小邹付款的时候说谢谢。藏民又说招待自己,和儿子喝点酒就行了!

春天到了黑水西尔地区


这时小邹才注意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男孩个子一般身着旧衣服,脚上一双旧的解放胶鞋。和先前小邹见到的孩子们一样,手脚都皴出些细小的血丝。刚才他们卖给小邹一大块木料,只够买一双新解放牌胶鞋。但是这两者等值么?

当年的经济学家解释,这叫工农业(包换林业)产品的剪刀差。意思是工业品在价值之上销售,农业品(包括林业品)在价值以下销售。改革开放后剪刀差的现象不存在了,但是后来的经济学家们真不知该怎样解释,小邹小年在黑水西尔见到的这一切!

小邹和么姑爹已经吃饭,这父子俩喝酒,可能用不了多少钱?最多两份肉、1斤酒,加上饭菜也就2元多钱。小邹带他们去供销社的馆子,不远就在公路对面约50米,么姑爹就在木料堆放处等小邹。

途中藏民说下次再来,给带些高粱好酒;还有小娃娃穿的棉鞋,他给搞点好木头!还说他们藏族人都会汉话,只是不会写、不能看书报等。当时小邹想的是,灌县制革厂生产的,3元钱一双的灯芯绒轮胎底棉鞋。多么适合这父子俩,以及小邹看到的这些人!是这里的供销社不知情,还是灌县人信息不通?可能双方计划委员会安排生产时,谁也没有考虑到跨地区的对方。

馆子到了里面内外,都是些走来走去的人。看上去食客好象很多,但用餐的饭桌条凳多数都空着。也就是说走动看的人多,真正坐下来就餐的少。和灌县餐馆一样这里的饭桌,也是四方摆放着长条木凳。小邹安排这父子俩,坐在一张桌子边的条凳上。

四川阿坝州黑水县城图片


小邹自己去收钱卖牌子的,汉族女士那里,给买1斤酒、两份肉、1斤粮票的米饭,和一碗汤菜——煮莲花白。在机关上班的时候,听灌县计委的同志说,川西平原和阿坝州,在蔬菜上互通有无。冬天菜从川西平原上来,夏秋两季阿坝州的菜,再下到川西平原包括灌县来。

小邹坐在旁边的条凳上,看着这父子俩喝酒、吃肉、拈莲花白。酒是两只碗装,回锅肉用两只盘子装,莲花白汤菜是一只大碗装。肉的份量很足,每盘可能有熟肉半斤,肥膘为主猪油浸泡着盘子!(文庙山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黑水   藏族   门市部   条凳   工段   胶鞋   木料   藏民   供销社   木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