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见闻录

昨日笔者再次抵达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对所有人而言都不会陌生。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中,出现在国际政治的新闻报道中,也出现在世界三大教的原宗里。

耶路撒冷▲

无论是历史、宗教还是国际政治,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类目,都离不开对耶路撒冷的探寻。带着这样的好奇与期待,我曾认真研读过《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三千年▲

我原以为这本书会像其他的通俗历史读物那样,以轻松的语言讲述沉重的过往。然而出乎意料,《耶路撒冷三千年》是一本大部头。

600页的历史考究让这本书的阅读难度直线上线,尤其是晦涩的前半本。前半本主要在讲述公元前的耶路撒冷,距今实在太过遥远;先知的名字又纷繁复杂,让这本书的前300页变得枯燥难耐。然而前半本又无比重要,它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对这座城市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些过往,耶路撒冷的局势不会如此复杂,他也不会如此的魅力十足。但只要能够熬过前300页,跳过那些记不住的地名、人名、战争名,你就会对这本书着迷。它全方面的展示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

虽然很难记住每一个人名每一场事件、但作者生动的描写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我好像就站在圣殿山下,站在无数次战火的正中心,听着犹太人在西墙下哭泣,目送一批批的统治者来到耶路撒冷,又离去。隔着文字,我都能感受到那座城市的神圣与荣耀。

耶路撒冷旧址▲

耶路撒冷能够成为三教圣城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是它独一无二的历史进程;而它之所以仍然被尊奉至今,而不是像历史上其他五花八门的许多“圣地”一样烟消云散或者只剩残骸,则是和近一个世纪的政治格局分不开的。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心中的圣城。

耶路撒冷所在地最早叫“耶布斯”,很早以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个名叫“耶布斯”的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徙到这里定居下来,修建村庄,构筑城堡,并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此地。

后来,迦南人又在这里修建城市,并定名为“尤罗萨利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征服了这个地方,将它作为犹太王国的都城,继续沿用“尤罗萨利姆”的名称,为使它希伯莱化,称为“尤罗萨拉姆”。

耶路撒冷成为三教圣城▲

时光回放到当下,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这一天,正式揭开了又一场杀戮的序幕,死伤人数还不断攀升。

从初始的震惊至今,我们是否已经对这些数字麻木不仁?以哈领导人看着冷冰冰的伤亡数字,是否还记得数字背后代表的是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孔?

我在检查站看到哭泣的婴儿、让我搭顺风车的巴勒斯坦男子、非要我写下遗言……在以哈战争新闻轰炸下,浮现在我脑海的是他们,而不是无情的统计数字。

笔者从耶路撒冷到伯利恒,只有10公里的距离,但因为它们分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色列的出租车不能开进伯利恒,我必须在检查站转车。在安排前往伯利恒的车时,原本事先商定好车资,安排会讲英语的司机兼任导游,其他开销如餐费等各付各的。然而,来接我的司机却完全不懂英语,载着我在荒凉的山区漫游近一个小时。最终,我们停在一间破烂的房子前,接着一对夫妻和两个孩子上车。男子用英语告诉我,他是大学的英语教授,开车的是他儿子,太太和另外两个孩子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他请求一同搭车前行。

耶路撒冷▲

人人渴望的和平,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片热土上已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在战争的硝烟中,无数家庭的破碎、无辜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

在这无尽的纷争中,爱的力量,在政治权谋和宗教分歧的漩涡中彷徨无措。站在这片纷繁复杂的土地上,爱的桥梁已在权力、仇恨的阴影下逐渐坍塌。

恐惧的气氛一直追随着每个脚步,杀机四伏,连转搭巴士到进入巴勒斯坦的一个地区,都有陌生人要求我写下遗书。在这片没有天然屏障的土地上,观点、利益、宗教、政见、血统把人们隔离开来,形成一道道看不见的隔离墙,由仇恨把守着,让每个人恐惧、不安,步步为营,在无尽的矛盾和分歧中徘徊。

在以色列我认识一个犹太姑娘,在战火中不畏艰辛到埃及见回教徒男朋友,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在政治和宗教纷争的环境中,爱变得奢侈而脆弱,冤冤相报仍未了的历史重压,让她最终做出令人心碎的选择——放弃。

同乘一车的教授诉说,自从哈马斯上台以来,他和许多公务员一样,没有领到工资,全家过得非常困苦。下车前,他向我道歉,表示他也不愿意闲扯这些,但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是战争扭曲了人性吗?在战争下,尊严、价值观重几许?

耶路撒冷▲

在这片信仰的神圣土地上,信、望、爱,因为政治和宗教的碰撞,变得脆弱,转瞬间就能化为乌有。

2006年,哈马斯通过民主选举登上巴勒斯坦政治舞台不久后,便同以色列发生冲突,尔后黎巴嫩的真主党也加入这场战局。历史前进到18年后的2024年,腥风血雨的日子未曾止息,仍在继续着。

这个总是处于紧张状态的地区,救护车和警车的鸣笛声不时呼啸而过。无论是人烟稀少的郊区,或是人口密集的市区,同样地充满不安的气氛。人类,原本该是社会的支柱,如今却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危险、最不可靠的元素,连女性和孩童都可能被当成武器,成为危险的来源之一。

穿越人烟稀少的郊区▲

继续前文提到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书中讲述的不单单是这座城市的演变,更是整个中东地区的历史。

中东绵延的战火不再只是新闻报道中的名词,“巴以冲突”也不再只是出现在考卷上的考点;所有这些都变得鲜活美丽。耶路撒冷的历史就是一部冲突史,而冲突的背后是虔诚的信徒对自己信仰的崇拜、是他们对民族历史的尊敬;是他们对故土的向往,更是对内心完整的追寻。

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流落他乡;又不惜千里奔袭回到这里找寻生命的真谛。耶路撒冷的历史不是侵略而是堆叠;文明在这里覆盖交错,当你一层层向下挖掘,先知会给你答案。耶路撒冷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永恒。

耶路撒冷犹太人倚在“哭墙”▲

除了耶路撒冷,书中一个令我动容之处在于犹太人的身路历程。

他们饱经沧桑,一次次失去家园,一次次被驱逐,却从来没有丧失对信仰的坚持、对犹太建国的渴望;他们不但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国家,更使得已流失千年的希伯来语重新复活。人类历史上多少个民族覆灭、多少种语言消失;唯有犹太人历经千年复国。20世纪著名政治家、南非总理史马斯说:“20世纪中期最大的神迹,不是发明核能装置,而是以色列人重返故国,建立家园”。

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哭墙▲

相传在前1000年,所罗门在锡安山上修建了一座犹太教的圣殿,后来成为犹太人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但是现在只在废墟上留下一段“哭墙”。因为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犹太人在这最神圣的地方虔诚祈祷。许多年来,犹太教徒都会到这里来面壁祈祷,每当人们回忆起圣殿被滚滚的历史长河所淹没.不禁放肆地大哭一场,哭墙因此而得名。

时光在人们想念过去日子的时候停下来,于是人们忧伤着哭一次,将尘世所有的苦痛挥洒在那历史的墙上。

十七世纪修建的复活大教堂▲

年复一年,这座宗教的圣城被人们赋予了种种深刻的内涵,民族的、宗教的、历史的以及信仰的,只有当你用一颗虔诚的心走进耶路撒冷,才能体会这伟大的圣城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

一位叫利纳莫的作家在描写耶路撒冷时写道: “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剩下的一分给了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上帝给了世界十分哀愁: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剩下的一分给了世界上的其他人。”


《耶路撒冷》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

是否记得很早的那段时间,
我们踏过这里的碧水绿山?
是否记得神的羔羊之留恋
是我们英格兰的牧场草原?

是否记得圣徒哲人都预言,
帝国光芒会照在这片山峦?
耶路撒冷开始在这里修建,
周边有不少作坊属于撒旦?

把我金弓的封装统统点燃,
拿出我最喜欢的穿杨之箭。
把我无坚不摧的长矛伸展,
驾起所向披靡的马车开战!

我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怠倦,
不会沉睡的还有手中刀剑。
直到把耶城建得豪气冲天,
告知世界这里属于英格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耶路撒冷   伯利恒   犹太教   哈马斯   巴勒斯坦   犹太   以色列   犹太人   宗教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