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春晚


我们这一辈一一六零后应该是春晚最忠实的观众之一。我们是在看春晚中成长起来,由翩翩少年成为意气风发的中年,慢慢走入垂垂老矣的老年。春晚也是在我们这群忠实粉丝的关注和支持下办了三十二年,成为央视的品牌节目和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中国形象最有影响的节目。

记得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每年除夕我们都早早地准备年夜饭,赶在八点春晚开播之前吃完,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观看春晚,在欢歌笑语中度过除夕,迎接新春的到来。八十年代初,电视机没有普及时,曾经一度是一村人冒着寒冷,聚在大队部仅有的一台电视机前观看春晚,那专注程度、那一起欢笑,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只能留作美好的回忆。

那时,大年初一,家人一见面除了拜年,首先交流的就是对春晚某一个节目的看法,如李谷一的歌声有多么好听,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如何好笑,少林功夫真令人振奋等。亲戚们见面谈论最多的也是春晚,谁若谈不出个子丑寅卯,就好像落伍于了。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社会舆论评论和老百姓私下议论评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一一春晚一届不如一届,甚至有人提议春晚别办了。受这一舆论影响,原来地方台家家办春晚,春节大展演,后来演变成只有十家左右的地方台办春晚。花钱而且出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干呢?事实上,围坐电视机看春晚的人越来越少了。起先还有年轻人在网上看,现在年轻已很少看春晚了。现在看春晚的主体大概是五十岁左右的人群。

细想起来,昔日的春晚之所以广受欢迎,一是节目贴近老百姓生活。老百姓关注特别是不满意的事都会在春晚有所反映。如送礼、官僚主义等。二是节目质量高。每年都有歌曲因上春晚被广为传唱,成为流行歌曲。像《难忘今宵》等歌目已成为春晚的保留节目,至今仍在传唱。每年都有小品让人捧腹大笑,议论许久。如《吃鸡》、《超生游击队》、《打扑克》等。三是走的是艺术道路。倪萍的煽情至今仍让人感动、难忘,普通人的动人故事,让人现在想起还落泪。四是体现过年的习俗。如全世界各地大拜年,送春联,猜灯谜等都传达出浓浓的年味。

如今的春晚之所以不受观众待见:一是过年方式的多样化。出门旅游、网上游戏等都成为过年的方式,看春晚只是人们过年的方式之一。特别九零后、零零后们更倾向于独乐乐,而不喜欢众乐乐了。二是春晚的过度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春晚因娱乐而产生,春晚就是要让观众笑、让观众笑。这本身.没有错。现在的问题是,过度娱乐化了,过度地追求形式,而忽视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及对观众的吸引与打动。背景一年一年比一年豪华,高科技一年比一年多,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深度融合等。但形式的豪华永远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这是春晚一年不如一年、不受观众待见的根本原因。

因此,春晚应回归本源,一要把是否能让观众欢笑、动情作为打造、选择节目的根本的标准,每年都推出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正能量、艺术性高的歌舞.小品相声等类节目,让节目吸引、打动观众,而不是想像地让舞美、高科技等玩炫等形式吸引观众。这条路,实践已证明是走不通的一一每年花钱如流水,演员台上很卖力,台下观众却不叫好。二要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因子(如拜年、贴春联等),营造浓浓的年的氛围,陪伴观众度过欢乐的除夕,同时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三要开门办春晚,增加现场及电视前观众的参与度。

春晚,确实应该改革了,而且应该大幅度地改,打破框框条条的束缚彻底改、壮士断晚般立马改,让春晚回归艺术的康庄大道!

我们期待明年的春晚精彩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高科技   除夕   中国   电视机   老百姓   小品   观众   节目   方式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