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迅速沦陷的主要责任到底在谁?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由悍然入侵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很快日军就占领了整个东北。有人说,这和蒋介石下达的不抵抗命令有关,正是蒋介石的不抵抗导致了东北的迅速沦陷。一时间,蒋介石成了千古罪人。那么,老蒋是不是真的要为东北沦陷负主要责任呢?下面,我们根据真实历史事件一起来分析。

首先,老蒋这个人确实不咋样,这个我们都知道,但东北沦陷这个锅由他一个人来背的话,他老蒋还是有委屈的。我们后来了解到不抵抗政策的时候,大家应该都知道蒋介石下达的命令吧!原文是这样的:无论日本军队在东北如何挑衅,我方应不与抵抗,力避冲突。这道命令是否是老蒋下达的?当然是。就是这道命令把蒋介石钉在了耻辱柱上,这就是不抵抗政策。不过,老蒋当时下达这道命令的时候是他对局势判断失误了,他以为日军只是在挑衅,等中国军队还手,好让他们找到理由来获取在东北更多的权益。和他一样判断失误的还有张学良。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老子张作霖是一方枭雄,张作霖主政东北的时候日本人都不敢惹他,而张学良比他老子可就差远了。1931年9月18日,他做出了和老蒋一样的预判,并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沈阳在短时间内被日军攻陷。虽然在前一年,张学良调了11万东北军精锐到关内,但关外还有20多万东北军,而且当时东北军比中央军还有钱,装备比中央军还精良。反观日军在东北的总兵力只有两万多人,而进攻北大营的日军只有180多人,可就是这样悬殊的兵力,日军轻松攻入北大营,轻松攻陷了沈阳。

从上面的事情来看,似乎老蒋的责任最大,因为不抵抗命令是他下的。这么说,最大的责任还是在于蒋介石。别急,事情还没结束。

1931年发生了很多事。在中原大战后,蒋介石打败了冯玉祥、阎锡山等反蒋势力,他独裁的野心进一步膨胀,这使胡汉民十分不满,于是公开反对蒋介石。1931年2月,他软禁了胡汉民。胡汉民在当时国民党中央可是个大人物,他早年就追随孙中山,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现在胡汉民被软禁了,于是在同年5月,国民党内的反对派公开反蒋,后来九一八事变,老蒋又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的命令使他受到全国的谴责。在重重压力下,蒋介石于10月释放胡汉民。12月15日,蒋介石通电下野,辞去国民政府主席等要职。蒋介石虽然下野了,但他的嫡系就任地方要职,他的黄埔学生和亲信掌控着军队,除了蒋介石,谁也指挥不动。也就是说,他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国民党的军政大权(此时指挥的是嫡系,为日后上台做准备)。

老蒋下野了,最有威望上台的只有胡汉民和汪精卫。可是,面对当前的局势,胡汉民没多少信心,就是不去上任。而汪精卫呢,他鬼的很,一直在张望着。最后担子落到了孙中山的公子孙科身上。孙科的能力只能说是一般,但他上任后就马上叫张学良在锦州抵抗日军。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是反对关东军南下的,毕竟就那么点人,补给什么的也跟不上,根本就不是东北军的对手,而前线的日军却擅自行动去攻打锦州了。此时,张学良把辽宁省政府和东北边防军司令部迁到了锦州,同时把关外20多万的东北军主力也拉到了锦州,而且孙科抵抗的命令就在那,张学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如果沈阳的沦陷是蒋介石和张学良误判所导致的话,那么锦州则是张学良挽回误判最好的机会。然而,张学良没想要这个机会。当日军在锦州扔下了几颗炸弹后,张学良把20多万东北军全部撤到了关内,一枪都没开。

1932年1月28日,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后,汪精卫接替无力应对的孙科,坐上了行政院院长的位置。别看他是日后的大汉奸,此时他也叫张学良出关收复失地,而张学良也没听他的。看着东北军一点抵抗的状态都没有,日军轻而易举就占领了整个东北,这个结果使日本政府都感到意外。

关注我,带你走进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关东军   蒋介石   锦州   东北军   嫡系   要职   关内   事变   日军   命令   责任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