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伊朗的抵抗经济之路!

如果给伊朗一个机会,估计用不了十年时间,它就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这可不是什么夸大其词,要知道,伊朗的国土面积大约有164万平方公里,与新疆差不多,人口超过了8800万,已探明的矿产储量占到世界的7%以上,其中石油的全球占比约为10.6%,比阿联酋和卡塔尔加起来还要多,天然气占比约为18.2%,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另外,伊朗的地理位置关键,它把持着波斯湾,军事实力虽然不是独一档,但对付几个阿拉伯土豪那是完全够用了。

只不过,伊朗的实力只存在于纸面上,距离成为世界一流国家还差着N个沙特阿拉伯的距离,尽管天赋异禀,但它的经济总量只有4135亿美元(2023年),按人头计算(人均GDP)也不过4000美元左右,差不多是沙特的1/6,卡塔尔的1/20,与斯里兰卡、黎巴嫩是一个水平。

能把一手好牌打烂的国家不多,但伊朗一定是其中的一个。

那这一期的问题就来了,伊朗的经济是如何一步步沦落到这个地步的呢?

01

咱们今天所知道的伊朗,那是1979年革命后的神权共和国,但在这之前,伊朗是自由、开放、富裕、严重被西化了的世俗国家。

但这里面就有个Bug,如果革命前的伊朗满大街都是露大腿的姑娘,那老百姓为什么还要推翻巴列维王朝呢?

事情还要从巴列维的改革说起。

上世纪70年代,伴随着石油美元的大量积累,穆罕默德.礼萨,也就是伊朗的末代皇帝小巴列维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工业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花钱买装备,强行升级自己的主账号。


通过进口西方的技术、现代化设备、高薪聘请外国专家甚至熟练技术工人来实现伊朗的工业化进程。

伊朗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巴列维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总金额高达150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同时还与苏联和西欧国家签订了巨额贸易协定,主打一个见者有份,雨露均沾。

1978年,伊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500美元,几乎是一只脚踏进了发达国家的门槛,而那个时候的中国还不到230美元,直到2007年才勉强赶上。

在军事上,伊朗也是花钱如流水,它的常备军队超过了70万,不仅海陆空军种齐全,还是一水的美械装备,就连核铀反应堆也是在美国人的帮助下搞出来的。

当时伊朗虽然没有喊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口号,但在小巴列维的宏大叙述里,到了20世纪末,伊朗不仅是世界五强之一,还将成为活跃于印度洋的军事大国。

但,调门儿起得太高,往往是要被打脸的。

小巴列维政府的氪金玩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搭建起宏伟的顶层建筑,但却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底层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

伊朗一直是个传统农业国家,农业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2%,其中绝大部分土地还掌握在王室、贵族以及寺院和农场主手里。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伊朗超过60%的农户只占有5%左右的土地,生存环境可能还不如咱们的晚清,没有土地的农户就只能给地主打长工,一年干下来,只能拿到劳动付出的1/5。

小巴列维虽然也搞了几年的土地改革,但效果非常有限,后来干脆提出了“不要农业”的伟大构想,几乎把所有资金全部投到了现代化改造上。

1971年,伊朗的农业投资只占财政支出的5.1%,其中大部分资金还被农场主和农业公司揣进了口袋,粮食、化肥大量依赖进口,农民活的是即苦逼又无奈,最后就只能跑到城市做盲流。


可以说,巴列维对于国家的改造只限于城市精英,他们几乎完全西化,也不受什么宗教影响。

而广大的农村却依然挣扎在生存线上,他们不仅没有享受到石油所带来的经济成果,意识形态还停留在传统的宗教领域。

所以当大量农村青年跑到城市,一眼看过去,满大街的大波浪、小皮裙,心态立马就崩了,这种文化和经济上的差距直接把社会撕得粉碎,不安因子也是越积越多。

1976年,由于全球经济萧条,各个工业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减少,伊朗的财政收入急转直下,工厂大量倒闭,在建工程被迫停工,外汇储备也在小巴列维的宏大叙述中逐渐被耗光,氪金升级的模式已经玩不下去了。

到了1979年,临界点来了,工人开始罢工,每天都有上百万人上街喊口号,巴列维下令让军队镇压,结果士兵纷纷倒戈,局面很快就控制不住了。

最终,巴列维只带着细软和老婆跑到了美国,老百姓迎来了那个曾经被流放的大毛拉(霍梅尼),伊朗也由一个世俗化的君主立宪国家转变为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02

如果用马克思的理论解释巴列维的改革,那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伊朗的上层建筑与世界接轨,但底层老百姓却停留在上个世纪。

这种一个国家两种世界的经济模式非常考验老百姓的忍耐力,说通俗点,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档没跟上。

而霍梅尼的神学经济恰好弥补了这一点,既然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那就把生产力打回原型,以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只要求做到自给自足。


霍梅尼的经济思想源于古兰经,基本原则只有六个大字,“公平、平等、互助”,按照他的指示精神,真主是万物的所有者,拥有绝对的所有权,任何经济行为都应该受到伊斯兰教法的限制,政府是国民经济的执法机构和权威机构,政府有权干预私有经济。

在他的构想里,国家应该通过财富再分配把利益传导到底层的贫苦大众,但寻求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要损害个人和集体利益。

话说的比较拗口,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霍梅尼搞的这一套名义上叫做神学经济,但其实更像宗教版的社会主义,新政府也通过没收王室、权贵的资产,实施了激进的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几乎把所有涉及金融、交通、矿产以及公共事业全部收回国有,并对私有企业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建国初期,伊朗政府对工矿企业实施国有化政策 ,一度导致企业混乱、开工不足 ,而欧美的制裁又进一步造成资金、进口原材料和零件设备的严重短缺。

为了彰显政策的合理性,伊朗政府还搞了一段时间的无息银行法案,禁止金融机构收取利息,结果就是银行赚不到钱,也没办法给到储户应有的存款收益,大量资金被迫转移到了其他国家。

就是在这种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经济模式又前途未卜的情况下,霍梅尼却开始极限输出革命的成功经验,一番操作下又撞上了同样需要立人设的萨达姆,双方一拍即合,两伊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的过程是即残暴又无聊,前后打了8年,也把两个中东军事大国打成了区域二等残废,伊拉克欠了一屁股债,随后又因入侵科威特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

而伊朗彻底被排除在全球体系之外,国际上不仅孤立无援,经济上更是惨不忍睹。

据估算,伊朗在战争中损失了大约3000亿美元,石油产量大幅下降,对外贸易和旅游业也基本完全停止。

1989年也就是两伊战争结束的一年后,伊朗的GDP只有1000亿美元,人均GDP下降至1500美元,通货膨胀达到了17%,失业率超过了16.5%。

伊朗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而国企的效率却越来越低,大部分的慈善基金会入不敷出,工业生产急剧下降 ,国内的日用品严重短缺 ,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倒退。

可以说,霍梅尼的全面伊斯兰化经济思想,是继巴列维西化改革失败后的一次反向尝试,除了稳定政权,对经济的帮助是一点正能量都没有,唯一的成就是普及了贫穷,社会似乎也变得更平等了。

1989年6月,霍梅尼见了真主,同年10月,政府就进行了宪法修正,国家经济这才出现了新的转机。

在后霍梅尼时代的20多年里 ,伊朗经济在神权政治的影响下实行了有限的自由化 ,它先是逐步放松了外汇管制和对外贸易,并且鼓励私营公司发挥更大作用,后来又在“三五”计划中,试图扩大私有化规模,并改变石油为主导的国家经济结构。

这一时期的伊朗,获得了相对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并成为中东地区的经济大国。

但需要注意的是,历届政府治标不治本,始终没办法解决神权治国与经济发展的核心矛盾,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始终维持在高位,政府的腐败也越来越严重。

03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底开始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伊朗也调整了经济政策,强调本国经济和产能发展,既要摆脱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也要阻止任何外来势力的重大影响,同时强调社会公平,让贫困阶层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简称“抵抗型经济”。

口号虽然喊了几十年,但伊朗始终没能摆脱经济高度依赖石油的毛病,巴列维没解决、霍梅尼没解决,如今的哈梅内伊也没有彻底解决。

咱们以财政为例,在石油价格暴涨的1974年,伊朗的石油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70%,税收收入的30%;而在油价暴跌的1986年,石油收入的占比则暴降至40%。

2012年,由于西方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石油收入大幅下降,但出口占比却高达95%,直到2015年,石油占比才下降到54.7%,2020年,伊朗的石油出口总额大约是200亿美元,仍然占到当年财政收入的近一半。

虽然没有找到2023年的具体数据,但基于伊朗石油的出口量大约是每天100万桶,全年收入也超过了270亿美元。

这组数据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伊朗革命40年,国家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石油财富仍然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普通人很难分享资源带来的经济红利。


在过去的40年里,伊朗的国有企业消耗了国家总预算的70%,但这些钱具体花到了哪儿,完全是笔糊涂账,因为国有企业的年度报表即不公开也不透明。

伊朗政府虽然拥有大量公司、银行和各种的金融机构,但国家经常面临巨额预算赤字,政府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税收、降低汇率,把经济问题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

根据数据显示,在过去被制裁的十年里,伊朗的货币贬值了2700%,物价平均上涨了12倍,家庭的消费能力直接被打回20年前的水平。

2023年,伊朗的平均工资大约是44800IRR(月薪/里亚尔),折合人民币大概是717块钱,医生的平均月薪不到3000人民币,教师的工资也就1000块钱左右。

相比之下,宗教组织和各种军事机构却获得了大量资金,比如武装部队社会保障组的预算是27亿美元,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预算接近30亿美元,还有伊朗执法指挥部15亿,烈士和退伍军人事务基金获得了17.6亿,其他一些宗教和意识形态机构也被列入重要资金拨款名单。

过去的四年,伊朗的工作岗位减少了16万个,农业下岗人员高达47万,占到了劳动力的10.1%,女性就业人数减少了20%。

说到底,伊朗的抵抗经济是在美国的制裁下,被动降低对全球贸易的依赖,通过结构性改革完成自己的封闭内循环。

但目前伊朗经济的85%是由官方或者半官方控制,伊斯兰基金会和革命卫队还拥有难以估计的隐藏性经济利益,他们是神权共和国的建立者和既得利益团体,当然不同意政府的私有化改革,也不同意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资金支持。

这才是伊朗经济的最大问题。

总之,如果在中东找一个能够彻底摆脱资源魔咒的国家,那它一定是是伊朗,但遗憾的是,改革四十年,伊朗始终没能走出精英垄断的怪圈,即便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也很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

此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伊朗   伊斯兰   神权   经济   小巴   资金   石油   美元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