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语境下的婚育利好如何巩固持久

本报特约评论员

要转变适龄青年的婚育观,提高他们的婚育意愿尤其是生育意愿,必须建立起全面、完备的支持体系。2021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支持积极生育的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支持积极生育的政策,包括延长产假、发生育补贴等,在此基础上,还应拿出更多实招、硬招,推动全面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龙年春节,两则有关婚育的消息登上热榜。其一,2023年多地结婚登记人数止跌回升,龙年有望出现“生育小高峰”。如安徽淮北市2023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1179对,同比增长91.87%;湖南浏阳市2023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443对,比2022年增加458对,是2015年以来首次止跌回升。山西太原、河南许昌和江苏苏州、常州、无锡等地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也出现较明显增长。

其二,据央视报道,“龙宝宝”陆续出生,今年或迎生育小高峰。2月10日零点刚过,上海多家妇产科医院里就陆续迎来“龙宝宝”,截至早上8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共出生“龙宝宝”9名。

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多年下降,加之去年出生人口创新低(902万),在此背景下,上述两则消息颇令人欣慰。有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相关支持婚育政策已开始见效。另有专家认为,去年结婚登记人数有所增加,以及今年“龙宝宝”有望增多,可能与传统的婚育观念有关。总之,提高适龄青年婚育意愿要久久为功,切实减轻结婚、生育、养育、教育的压力。

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83.5万对,比上年下降10.6%,首次跌破700万对,是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9年下降。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目前还没有发布,各地报出的结婚登记大数据,可作为分析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变化趋势的参考。总体看,考虑到2020年至2022年部分适龄青年结婚受疫情因素影响,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如果出现增加,当在情理之中。

2023年多地结婚登记人数增加,以及有望带来2024年出生人口增长,还与民间存在的婚育观有关。据介绍,甲辰龙年(2024年)是“无春年”,民间称一年中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为“寡年”,虽然这是阴历和阳历之间历法推演所致,与吉凶祸福、婚丧嫁娶无关,但不少人还是受“寡年不适宜结婚”等民间传统观念影响,提前在癸卯兔年(2023年)结婚。而在生育方面,2024年又称“青龙年”,不仅承载着“好运、平安”等丰富含义,也被寄予了对新生命的期待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上述解释表明,不少适龄青年选择婚育仍受传统婚育观的影响。如果上述解释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可以推测,2024年结婚登记人数有可能再次下跌,2025年出生人口也有可能再次下降。如果这一推测最终“落实”,那么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增加以及龙年“龙宝宝”有望增加,都是短暂的反弹。要提高适龄青年的婚育意愿,不能靠“托龙年的福”之类的“外部机遇”,而必须认真解决影响适龄青年婚育意愿的根本问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天价彩礼”首次被点名,且一直是近年来乡村治理的重点问题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首次将农村生育支持纳入工作安排,提出加强农村生育支持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关心关爱服务。

要转变适龄青年的婚育观,提高他们的婚育意愿尤其是生育意愿,需要建立起全面、完备的支持体系。2021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建立支持积极生育的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支持积极生育的政策,包括延长产假、发生育补贴等,在此基础上,还应拿出更多实招、硬招,推动全面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龙年   婚育   婚丧嫁娶   语境   利好   意愿   持久   结婚登记   人口   人数   体系   青年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