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辈子指望不上任何人,老了又成了别人的指望

我出生1965年8月,标准的60后。今年虚岁60了,现在说法应该是“年轻的老人”。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这代人,求学谋生,娶妻生子,应对生活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坑坑洼洼,满脸疲惫。

只想跟同一代人提一个醒儿:我们这代人,该抓紧时间自己心痛一下自己了,否则来不及了!

仔细一想,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指望不上任何人,包括父母,孩子,配偶和兄弟姐妹。到老了反而成了别人的指望。

父母的爱心被贫穷挤压

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那个时候,父母生得多,养得贱:一个家庭兄弟姊妹少则四五个,多则七八个、十几个。

小时候,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为了顺口就叫大毛二毛三毛。栏里的猪生病,父母会犯愁,孩子脑热发烧父母一般不在乎的。饭都吃不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零食。排行小的别想穿新衣服,一年到头,连双袜子都没有。

读书上学,父母是不怎么上心的,愿读就读,不愿读,父母巴不得。读到哪里算哪里,反正没什么巴望。

天赋好的考上大中专学校,鲤鱼跳龙门。没考上的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学上一门手艺,条件差的安心务农。我们是第一代打工人。

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对女儿找了个相当的就嫁了,没有丰厚的嫁妆,大不了几件桌椅板凳橱柜。对儿子能娶上一个不打光棍就烧高香了,儿子结婚就给一间破旧房,一大家一挤就是十年八年。

爱心被贫穷挤压。父母没有给我们我们这一代人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和爱一心呵护。从父母那里,没指望到什么。现在我们也老了,成了父母养老的指望。

子女的孝心被后辈截留

我们五六十年代的人,碰上了计划生育时代,家家只能生一个孩子。父母把最好的物质条件和万般呵护都给了子女。没吃过苦,他们往往活得比较自我。

孩子长大以后,哪一个家庭不是掏空家底供他们升学成家?哪一家父母不在操心着儿女的房贷车贷和子女的教育?几个父母不是背井离乡去儿女居住的地方给他们带娃做带薪的保姆?

子女大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照理说应该反哺父母了。可是,只听到他们天天喊累,天天发愁。父母不得不拼着老命,扶上马,送一程。

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依然还指望不上他们。到那个时候,他们的的子女又要升学、成家。而人类的爱心是向下游流动的,我们注定是“歇凉”的一族。

子女只是你努力生活的一个念想,不是你晚年的指望。

夫妻之间互不视对方为依靠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五六十年代的人的婚姻,一半以上是貌合神离,是为了婚姻而不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的。

两个人煮了一辈子的“夹生饭”。中年时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只好隐忍着,过着同床异梦的生活。待到五六十岁了,心灰意冷觉得生活就这样了,也饶了自己,不想抗争。

女人想,这个男人年轻时都不怎么在乎我,老了,连彼此的那点“性趣”都没有了,他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男人想,这个女人就只在乎我的那张卡。她的心里只有儿女孙辈和她娘家人,我在她的心里根本没有位置。

彼此猜忌着,嫌隙越来越深。互不视对方为依靠和指望。

兄弟姊妹多而不亲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兄弟姊妹固然多,但却不怎么亲。

几十年了,各自专心经营自己的家庭。没有什么红白喜事,互不轻易登门,父母在生活尚有交集,父母走了真的是各自安好。老了,你往医院里一躺,兄弟姊妹最多是礼节性的探望。遇到危难事情,谁都不扛最重的。

兄弟姊妹多,在养老送终这些事情上,没闹矛盾的是少之又少。你指望他,他还指望你呢。

兄弟姊妹之间,你若太差,没人瞧你;你若稍好,又成了别人的指望。

我不是宣扬人性的冷漠。

冷静地看,父母,孩子,配偶,兄弟姊妹,到最后是不是哪个都靠不住啊?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已经步入人生的下半场,该明白:指望不上别人,那就靠自己,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别人指望我,我就量力而行,留有后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大毛   配偶   姊妹   子女   爱心   父母   条件   兄弟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