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冕宁县西番(bó)藏人的兴衰史,从主体到不足2%

冕宁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州北部,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冶勒自然保护区、大桥水库、灵山寺等宁静而悠远的景区。闻名遐迩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冕宁的沙坝,耳熟能详的彝海结盟也在冕宁彝海。安宁河发源于冕宁境内,并穿越而过,培育出的冕宁粳稻口感上佳,遍地开花的冕宁土菜馆常是中餐的首选。

电视剧《索玛花开》的拍摄地,冶勒湖

冕宁各族人民其乐融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几个世居民族中,西番人的兴衰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变迁史。《宋会要辑稿·蕃夷五》说:“淳熙七年(1180年)八月八日,枢密院编修官李嘉谋言...黎州过大渡河外,弥望皆是蕃田,每汉人过河耕种其地,及其秋成,十归其,谓之蕃租,土丁之耕蕃地者一有七八"。当时西番人还是妥妥的地主,这种番汉租佃历史上延续很久的。

西番人即使在清朝时衰落,嘉庆《四川通》载,“冕宁县安宁河谷九员土千户、百户辖西番1614户,锦山、牦牛山东西坡(今沙坝沟、泸宁区南河上段)的西番人约二千户,全县计约三万人,约占当时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

影视剧中的彝海结盟

又据冕宁县明、清时期的县志记载,喇嘛教寺庙遍布全县村寨,仅安宁河两岸仅有大、小寺庙9座,在冕宁县城内就有存入经文上万部的寺庙3座。在宁静山脉以东、藏区三大印经院之一的“初裹印经院”就在冕宁县曹古乡(“曹古”系“初裹”的谐音)境内,寺院曾有僧众上千,香火旺盛,朝佛者每天络绎不绝。

“初裹印经院”四周曾有上千亩的大片箭竹林带,是当时制作经版的上乘材料。方圆百里的高山草场,曾有过48座牦牛场。据藏学家们称,现存布达拉宫中的一部分经书典籍和其它寺院的一些经书都是从这里印刷、装帧、打封后从牦牛古道过雅砻江、金沙江,送往西藏和康区各主要寺院的。

冕宁县各乡镇行政区域

冕宁曾以“环而居者皆西番种”更名宁番卫军民使司,可以说西番人在冕宁盛极一时,人口众多,寺庙林立。即使到清末民国初,西番人衰落的情况下,结尾喇嘛寺在逢庙会时尚有千人朝拜。但时至今日,冕宁西番人数不过五六千,喇嘛庙已是踪迹难觅。不禁要问,他们来自何方?又去向何处?

女子服饰

一、西番人的来源

西番有多种解释,但这里特指凉山西番人。专家解释“番”由“蕃”衍生而来,而西番这称谓在明清文献中与“吐蕃”一词视为一体。彝族称西番人为“奥足”,也就是藏人的意思。解放初,民族识别时,凉山西番人被纳入藏族中。但不久西番人提出质疑,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并派出有关人类学专家实地调研考察,通过分析族源、文字、语言、传说等确定西番人为藏族无疑。

凉山似乎和藏族聚集区相距千里,其实打开地图就可以初步了解,冕宁紧邻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可以说是历史上藏区和内地缓冲地带的边缘了,作为缓冲地,历史上免不了因从事经济活动、联姻等而迁居到冕宁者。

凉山州

但几次较大迁徒是和历史事件息息相关的。冕宁建县虽早在西汉元鼎年间,但从公元864年后便被地方政权吐蕃、南诏、大理割据长达4个世纪。元跨革囊,所置苏州也仅是羁寳州。在这之间便有数次迁徙:

1、唐至德元年(756 年)南诏、吐蕃联军攻州。南诏占会川,吐蕃占嶲州,昆明(今盐源),藏族先民向凉山发展。

2、七世纪,墀松德赞时期,吐蕃王朝臻于全盛,其势力曾东达唐王朝的松(今松藩)、茂(今茂县)、雅(今雅安)、黎(今汉源)、各州,各在这些地区经营一百多年之久。其间,大量吐蕃人迁入定居,是冕宁西番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唐末,吐蕃势力衰落,但西番人仍居住当地。

3、十三世纪时,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南下,入滇攻灭大理时,又有一部份藏族向南发展,移居于川滇边境一带,再次增加了境内的藏族人口。

在几次的迁徙中,大致形成了冕宁西番各支系的分布区域。多须西番,分布在冕宁牦牛山以东安宁河流域,当地人逝世后魂魄的归宿地叫“nima拉萨”。尼汝西番,分布在冕宁牦牛山以西雅砻江流域等地,来源于瞻堆(今甘孜州新龙县境),民间称“西天起祖,瞻堆落业"。后经荥经、汉源、石棉,最后耕牧于吴家坝(今冕宁县宁源乡);纳木依西番,分布在冕宁县的牦牛山系、雅砻江流域,有家谱记载其起祖是仓木多的地方,可能为今昌都或山南地区。

牦牛山

西番人聚集后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化上笃信佛教,和拉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历史上较大村落都建有喇嘛寺,男子“多习喇嘛经”。据说,凡弟兄中二丁抽一、五丁抽二当喇嘛。民众不管男女大小,均信佛教。较富有的家庭都辟有专用藏经楼,室内置一龛,列佛像,积多卷经书。穷的家庭,至少有一卷经书,一唐卡,对家中之经书,要延请喇嘛念诵等。而政治上归附中央,自元始设置土司制度。

二、元朝时的苏州西番

在元朝时,开始实行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部份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区册封各族首领或有功人员为世袭宣慰使、安抚司、土知州等土官(州县下封土千百户等)职,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土司除对中央王朝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发外,还在辖区内永远保持传统的统治机构和权力。

在1253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大军征大理至忒刺时,分三路进军,其东路大军过大渡河,到达西番聚集区时,西番投诚。

1264年时,在冕宁北的苏州坝(大概在今大桥水库附近)设置了苏州宣慰使,管辖西番,隶成都元帅府,宣慰使撒加布,曾在泰定帝三年入朝献贡。但不久降为土知州,隶云南行省罗罗斯宣慰司,征其赋税。

大桥水库

罗罗宣慰司管辖着现凉山州和攀枝花的绝大部分地区,可以说是彝族历史上最强盛的土司。到清朝时从罗罗宣慰司分裂出的河西土千总,任管辖西番1503户。清后期,罗罗宣慰司分家出来的河东、河西土司绝嗣后,由越西斯兹土司继承俩家职位,管辖的西番人数在五千余户。

河东土司的衙门曾在西昌城边,后取名河东街

1330年正月,云南诸王秃坚及万户伯忽等叛,攻陷中庆路,4月朝廷征调乌撒彝族土官禄余等镇压,禄余打败秃坚,西番知州撒加伯和里州土官德益附于禄余。

但六月撒加伯等合乌蒙彝兵万人攻建昌,四川兵败撒加伯于今泸沽镇,七月率兵八千拆栈道欲拒四川军于大渡河。同年八月元廷大军破中庆,平息诸王及土官叛乱,而撒加伯,至次年九月朝廷调陕西兵南下才被平息。

河东土司的曾驻地,现分上下土司巷

除了苏州土知州撒加布外,泸沽酋长建蒂等土官也叛乱,元廷动用了大军才平息。交通不发达年代,发大兵千里之外,“宰鸡”绝不会动用牛刀,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三、明代设卫所、置军屯、土官势减直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颖国公傅有德统大军征云南。次年故元平章月鲁帖术儿入朝,缴元延印信,认其为建昌卫指挥使,苏州任袭元制。十六年,西平侯沐英进抚建昌,苏州治所由苏州坝迁今县城。

1392年,西番土官怕兀它率西番土军万余人同月鲁帖木儿为叛乱。被平定,苏州土知州被废除,置苏州卫军民使司。

次年,以“环而居者皆西番种”更名宁番卫军民使司。叛乱时罗罗宣慰司后裔安的领部助明有功,后安氏支系世袭为宁番安抚司,住地瓦都。

尔苏藏族

卫治附近番人编为四图,纳入行政区划。以苏州坝为中心,北齐勒(南)垭河上源,咱耳山,东至羊糯雪山西坡,西到牦牛山东坡的番民,经凉国公蓝玉大军征服后,设千、百户土官领之。

十八省移民

在冕宁除了西番各土官外,还有宁番安抚司、桐槽、乾县千户等彝族土官,各土官为了争夺利益,争战和叛乱不断。所以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平定月鲁帖木儿乱后,裁土知州,设卫所,置军屯。这些军户来自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后来号称十八省移民。这种移民形成了现凉山的地区星罗棋布的分布的屯和堡,如尤家屯、大兴堡、川兴堡等等。

冕宁具有历史印记的建筑

在民国时,凉山各地还能听见粤语、闽南语等,时至今日,冕宁少许词汇还间杂有外省方言,如“俺爹”“俺娘”等。大量的移民戍边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客观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为“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

四、清代改土归流,西番土司由盛及衰

清代一统,宁番卫沿旧制。康熙四十九年四川提督岳升龙抚安建昌,对宁番卫境内归诚的安抚司一员、土千户二员土千户二十六员授予职号,报兵部颁给印信号纸,划定住地,征其粮赋,由冕山营管辖,雍正初拨一批由靖远营管辖。其袭替由史部奏请皇帝批准。

雍正五年,三渡水黑麻溪及盐井卫之腊汝窝等番部发生动乱,岳钟琪调各路进剿。黑麻溪、瓦都、瓦尾、哈哈等寨番部到营投诚。官兵自头渡过儿斯河(今雅砻江),打败儿斯营(今泸宁区)等七寨,西番各部大量被屠杀,人口锐减,各部投诚认纳粮草。次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廷请效苗疆“改土归流”。其善后奏折内称:

建昌地司惟河东、河西宣慰司、宁番安抚司三处地方最广,河东半近凉山,半近内地,请仍授安承爵之女安风英为长官司约束凉山一带,其附近内地者即改隶流官管辖。至河西、宁番逼近内地,悉改土归流,其阿都宣慰司、及纽结、歪溪等土千百户共计五十六处,一律改流,近卫者归卫管辖,近营者归营管辖,并择番苗老成殷实者立为乡约保长,令其约束。

清廷批准了奏折,安氏宁番卫被降为土目,仅能管五处彝寨。设置冕宁县,参革安抚司一员、土千户一员,撤销土百户九员,百户降为土目四员。其印信号纸追缴送礼部。但河东、河西、阿都宣慰司等并未裁减。

雍正六年“改土归流”,准予世袭千户一员,百户十三员,取具宗图,报礼部换给(铜质)印信号纸。同时,革职土千百户十二员。如摆战田土百户大咱,原辖地在今森荣、回龙两乡内。罢显土百户沙家,辖地在今森荣、回龙两乡内。皮罗、木罗土百户七儿,辖地在今联合、南河两乡内。三渡水土百户顺姑,辖地在今棉沙湾等乡内。水墨岩土百户韩雅,辖地在今森光乡内。

西番土司改土后逐渐衰落,凉山普雄一带彝族大量西迁至安宁河谷及牦牛山一带,逐渐占有偏僻地区土千百户及土目管辖地。拖乌、勒帕、曹古等地的西番人纷纷迁往木里喇嘛地域内;雅砻江以东的窝堡、马头山等地的西番人迁到保波、八窝龙等地,一部分迁至盐源、木里、九龙等县,留居原地者大大减少。

所以,光绪二十八年县知事申报名册中只有河西、白鹿(路),虚郎、三大枝四员汉族聚居区的百户了。据民国二十九年国民党行营《调查报告》中说:所辖西番寨落,为倮夷侵占,名实俱亡,后裔以为平民。汉族聚居区的,也因废弃土司制等原因,已编入保甲。宁属土司“除木里偏僻西陲有地形上之险阻与宗教之结合,尚能维持其势力”,多以天然淘汰。

服饰花纹

五、以下对“改土归流”时准许世袭的西番土千百户及土目去向作简单介绍,同地区非西番裔不作阐述。

(一)世袭土千百户十四员

1、苏州土千户姜(麻达)氏

姜氏千户住地为苏州坝东缘之额即(今额基)。初住下额即,清后期迁上额即,民国元年(1912年)复迁下额即。现在仍有后裔居住。

其“管西番寨落四处:额即、我瓦,瓦杯、勒了”。额即(基),我瓦(今峨瓦)为今大桥镇峨瓦行政村,瓦杯为今宁源乡巴甫行政村;勒了(今勒垭)为今治勒乡(相距额即约八十里。从所管村落看,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千户跟一般百户相差无几。

姜氏家族,先世麻达(汝都)。康熙四十九年姜喳袭千户,依名改姓为姜。其千户世系(清康熙年间起一一下同) 为:姜喳一—姜开学(乾隆六十年袭)—一姜启贤(道光六六袭)——姜后兴(道光十一年袭)—市姜复盛(道光十七中费)——妻女富(咸丰二年装)一—姜发贵。

千户印为铜质,比百户印大一圈,“大跃进”时当废铁回收,据说,现存于博物馆。

2、架州土百户李氏

李氏百户住地架州。“架州”可能是"贾竹”音译之变音。其“管西番寨落六处:架州、九卜、三代、擦拉、椀格、小格达”。所辖地为今樟木沟、惠安两乡。九卜、擦拉在今惠安乡迫夫行政村内,架州在九卜自然村后,叫“百户垣”(原百户住地):椀格、小格达在今樟木沟乡,三代在今惠安乡平坝村大垭口自然村后,叫“三代垣”,过去为穆(布迪)氏世居。

在三代垣的残垣断壁中,尚存花岗石刻藏文本教六字真言咒语碑一座。碑面经风雨寒暑浸袭已圆滑,但字迹和图像仍清晰。上为行图案,中置五行藏文,下有一动物,似乎是狮子。

李氏百户,先祖世居苏州坝额基,受封架州。康熙年间里五授世袭百户,依名改姓为李,自是家族均改为李姓。里五子那咱袭位,家大业平,建衙门造“龙床”,更因身壮力大,票悍无比,为乡绅所忌,他们投状宁远府,诉其谋叛。那咱到建西晋竭府官,表面敬送蜜糖一坛,其实内装银子。因而府官得贿,不了了之,但说“那咱”不好,应取汉名,并修字辈。那咱回家,即叫掌案师爷修字具报。故有“遵印正成发,永远得昌达”字辈排行。

乾隆以后,架州百户家产名望都在苏州千户之上,府县赐匾很多。前录尚存。匾文如下,右:口校四川宁远府冕宁县口口三级辛”,中:“表正蜜邦” ,左,“乾隆四十五年孟夏上浣,架州百户那咱”。架州百户,又是冕宁县内最早改火葬陶罐石块墓为汉式土葬大坟之家,自康熙授封百户里五起即行土葬,历代墓碑建造精致。有的至今尚存。

百户世系为:里五一那咱(乾隆袭)一一李遵学(乾隆袭)一一李印春(嘉庆袭)一一李正龙(光绪袭)。末代百户李正龙自幼读书,聪颖过人,民国新年中暑身亡。后裔现居九卜。

3、糯白瓦土百户李氏

李氏百户住地糯白瓦。原康建于老堡子包包,清末移居严家堡子。“管西番寨落四处:糯自瓦、温州瓦、大格打、买五”。糯白瓦为今大桥镇大桥行政村属自然村,温州瓦为今宁源分碾子行政村属自然村,大格打、买五为今田坝行政村属。

千季氏家族住额基,受封糯白瓦。百户世系为:吼儿一—季迎禄(乾隆袭)——李遵文(嘉庆袭)一一李下氏(道光上二十八年)一——李正隆(咸丰元年袭)。其后裔仍住糯白瓦。

清代颁发的冕学土官印信,民间李氏尚存。其质规如下:百铜,童1.9斤,高0.3尺。印面正方形,宽0.195尺;印面半为汉文篆字,右曰:“糯白瓦上百户印”,半为满篆字相对照;印头左右两侧刻凹形文,左曰:"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右日:“乾字一万二千五百八十号”,印背右刻" 糯白瓦土百户印礼部造”,左刻满文与右之汉文相对照。

4、苗出土百户罗(曹古)氏

罗氏百户住地苗出,是依山傍水林茂土沃的村落,民国初年仍有五六十户番、汉居民。其“管西番寨落五处:苗出、柯别、窝始扒,火炭堡、小格达” 。苗出、柯别为今大桥镇柯别行政村,其它三寨落在今宁源乡龙洞河、巴甫两行政村内。火炭堡大路边的大石上刻有藏文黄教六字真言咒语。

罗氏先祖为曹古(姓),世居柯别山东西坡和曹古坝等地。百户世系为:热即巴一撒咱别雍正五年袭)一姜嵯(乾隆六十年袭)一烹袭(道光元年袭)一罗成兴(道光二十一年袋)。咸丰八年罗成兴病故,绝嗣,百户印信缴县府。有说今存于搏物馆。

5、大村土百户马(多巴)氏

马氏百户住地苏州坝东缘之大村。“管西番寨落五处:大村堡、即瓦、擦拉堡、白基、哑巴斧”。大村为今大桥镇大桥行政村属自然村,白基、哑巴斧为今店子行政村,即瓦(今结尾)为今宁源乡结尾行政村。

大村马氏百户,与中村百户同宗,大村百户始祖为多巴。百户世系为:也四噶一三吗咱乾隆四十一年袭)+马开文(乾隆六十年袭)二马成贵(嘉庆袭)—马应龙(道光二十七年袭)—马朝元(咸丰七年袭)一马腾芳。民国初,马腾芳遭老寨子刘姓屠户暗算,绝嗣。

6、迤东土百户叶(麦俩)氏

叶氏百户住地犬盐井村在拖乌河左岸。“管西番寨落五处:大盐井、姐糯姑、勒扒、拖乌、糯巴堡”。辖地为今彝海、拖乌两乡。大盐井、姐糯姑、勒扒为今彝海乡大盐井和勒扒两行政村,拖乌、糯巴(今鲁坝)为今拖乌乡之拖乌和鲁坝行政村。两个村落名原两个家族姓氏。

叶氏先祖麦俩(姓)。百户世系为:汪渣一叶开文(乾路袭)一呷作(嘉庆袭)一叶朝德(道光二十三年袭)一叶延跃(咸丰六年袭)。

同治二年,普雄彝族罗洪作列补哈聚普雄之众,逾羊糯雪山,将叶氏管辖察落洗劫后,罗洪、倮伍、果基家支陆续自普雄迁东。叶氏百户及其谢(那谢)、童(拖乌),黄(糯巴)等家族和彝族家支有纷争,故多迁往今木里卡拉乡,还有部分迁至今石棉、九龙县内。

7、热即瓦土百户金氏

金氏百户住地在曹古坝南缘热即瓦,“管西番寨落五处:热即瓦,扯羊、览金堡、打骂乌、曹古”。辖地域为今除小盐井以外的曹古乡、热即瓦,打骂乌为今大马乌行政村,扯羊为今扯羊行政村;曹古、览金堡为今大堡子行政村。

金氏先祖阿嘎与马、毕等十余姓同为鲁(泸)古“汝都”(意为祖人),清代聚居于今之曹姑、视槽、城厢、东河等乡镇。百户世系为:牙卓撒一金开学(乾隆袭)一金王福(道光元年袭)一金得禄(道光二十一年袭)一金文仲一金朝楚。

所管曹古、扯羊等寨落罗(曹古)、黄、吴(吴肃)等姓,和彝族家支有纷争,在清末大部群迁到今木里卡拉乡。末代百户金朝楚的百户大院亦被果基大脚家烧光,迁往后山、伍宿等地。

8、中村土百户马氏

马氏百户住地背依青山,面临安宁河,南距县城不尾一里的中村。“管西番寨落五处:中村堡、阿溪桥、约角、小盐井、伍宿堡”。中村堡、阿溪桥、约角、为今视槽乡,小盐井属今曹古乡,伍宿堡属今城厢镇河东行政村。

马氏先祖即与马金、毕等姓同为鲁(泸)古汝都。清代家族聚居于大马乌、小盐井、结果罗、中村、大村等地。百户世系为:即蔼(又名喇嘛保)一?—马成鹏(乾隆六十年袭)一马兴贵(道光二十年袭)。管小盐井、约角等寨落宋(结拉)、马(绰帕)等姓后来和彝族家支有纷争,清末民初亦大部迁到今木里卡拉乡。百户住地中村多次被焚,土地被侵,故后裔迁住察拉、伍宿等地。

9、三大枝土百户印氏

印氏百户住地嘎斯,即今林里乡所在地。“管西番寨落四处即:么别堡、结果罗、麻叶冲、呷斯”。后三个寨落名称至今仍用,辖地还包括今后山和富强乡的部份地区。

印氏辖地分三大支,据说清代以前是番民的一大聚居区,有十二“汝都”,人丁兴旺。其百户世系为:甲噶——印文选(乾隆六十年袭)——印照学(嘉庆袋)——印王龙(道光十八年袭)——印廷芳(光绪二十八年)。

10、窝卜土百户伍(朱)氏

伍氏百户住地窝卜即今窝堡。管“寨落四处,窝卜、中间堡、蜡烛堡、儿斯堡”这些寨落大致属今窝堡乡。

其百户世系为:蓝布甲噶一—乌布叱(乾隆袭)一一伍廷辉(嘉庆十三年袭)一—戳拉呷(道光十六年袭)一—伍朱氏(丰三年护理,应袭伍洪贵)。伍氏绝嗣,传与朱氏。清末,倮伍家支迁入窝卜一带,属民大部西徙。1929年,剩下几户和朱氏百户后裔亦西迁子耳、课波。

以上土千百户,都是西番人,属民都是西番人。其所地域,据《四川通志》载:北至咱耳山正土司(住康定)界,东至勒扒越西厅,南至呷吗山高山堡汛,西窝堡百户。即今安宁河东岸双桥村,西岸县城以北的惠安、樟木沟、大桥、宁源、冶勒、拖乌、彝海、古、枧槽、东河、后山十一乡(镇)及富强、城厢两乡镇的部份地区。加上窝堡土百户和县城以西雍正年间被裁的原木术瓦、瓦尾、耳挖沟三家土百户地域,大致为元明清代西番人聚居的苏州宁番卫。

(二)世袭土目五员

清雍正五年,以征三渡水违误军粮,参革安抚司一员,追缴土百户四员印信号纸,其部落仍由其管理,次年“改土归统”降为土目,另委一员土目。凡土目由县验充给委,发予委牌。

1、瓦尾土目卢(泸沽)氏

卢氏土目住地瓦尾(瓦尾营),今自然村名仍存,属森荣乡。管寨落“五处:瓦尾堡、白宿瓦、水墨岩、赶到底、麦地沟”。前三村在今森荣乡境内南河上段,后两个村为今麦地沟乡。即分布在牦牛山下垭口段东西坡。

卢(泸)氏,清代在牦牛山东西坡是比较大的家族。其土目世系为:泸沽一卢潮佐(乾隆嗣)一卢成元(道光十四年嗣)—卢启荣(光绪二十八年嗣),末代土目民国年间绝嗣。

2、耳挖沟土目达氏

达民土目住地耳挖沟在沙坝河右源杨家沟内,其管寨落“五处:耳挖沟、黑青沟、纳窝堡、长脚堡、棉沙湾”。耳挖沟、招青沟属今成功乡”纳窝堡、长脚堡属今纳窝乡,棉沙湾即今棉沙湾乡。但不含沙坝沟以西牦牛山东西坡及麦地沟以北的棉沙湾一带。

其土目世系为:达安一—达文伯(乾隆嗣)一—达朝德(道光五年嗣)一—达朝恩(咸丰四年嗣)一—达兴隆。

清末民初,罗洪祖租家支迁来该地。约在民国二十年,达氏土目住地耳挖沟的大堡子五六十户人被祖租支打败,末代土目达兴隆等人被杀后余者四散,后裔迁住沙坝三关。

3、儿堡土目穆氏

穆氏土目先系西番人,雍正五年从征三渡水因踩踏路径有功,赏给世袭土目。住地七儿堡在今锦屏乡内。

管塞落“九处:七儿堡、庙顶堡、纳安堡、木罗堡、皮罗堡、钱阁楼、接兴堡、糯居、扒达堡”。这些自然村名至今仍用。辖地为今泸宁区,里庄区的锦屏山东西坡。

其土目世系为:穆别一—儿斯(乾隆嗣)——穆怀玉(道光二十三年嗣)。其后裔,因民国初内争误伤,乡绅乘机以“公道”相挟,被迫迁住接兴,由亲戚指一块荒地开垦落户,是为耳子厂。

4、木术瓦土目鄢氏

深氏土目住地木术瓦村名称现已消失,旧址在今鞑子坟村后。管西番寨落“五处:术术瓦,落西山、约落口、那架瓦,木那落”。术术瓦、落西山在今回龙乡丰乐行政村内,岳落口即今马头山乡属,那架瓦、木那落即今哈哈乡的两个行政村。

其土目世系为:那咱一—鄢卓由(乾隆嗣)一—成贵(嘉庆二十年嗣)一—鄢在朝(咸丰十年嗣)一鄢文芳(光绪二十八年嗣)。其后裔解放后由鞑子坟村迁伍宿。

以上四员土目,皆为西番人,所属民也为西番人。

从历史可以看出,西番人主要源于吐蕃强盛时的扩张,明朝置卫屯民后,人口比例降低,清廷屠杀后,趁机改土归流后,各西番土官势力衰落,普雄彝人趁虚进入。后西番人迁往各地,加上宗教对人口的影响因素,使得冕宁西番人大大减少。而且受汉文化影响,其中一部分已融入其他民族中。所以马长寿在安宁河流域调研时,发现许多人往上一追溯,原来是其他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吐蕃   彝族   乾隆   冕宁县   冕宁   兴衰史   世系   住地   土司   行政村   道光   苏州   主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