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第一名将石达开,军事才能有多高?曾国藩曾“练习跳水”

文|老达子

本文共3295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亦低头。五峰环抱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石达开《驻军大定与苗胞欢聚即席赋诗》

石达开创作的这首七绝诗以欢庆的笔墨描绘了与贵州大定苗胞畅饮时的热烈场景,抒发了他那壮志凌云、勇往直前的精神。整首诗气势雄浑,语言生动,洋溢着豪情壮志和青春气息。读这首诗,仿佛可以窥见石达开的心境,感受他的声音,领略他的风采。

今天老达子就带大家了解下这位太平天国的名将~

货真价实的少年英雄

1831年3月,广西贵县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孩子,他就是石达开。尽管他很小的时候失去了父亲,留下的家产也不多,只有一些薄田和几头牛羊。

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石达开已经变得成熟坚毅,开始贩卖牲口、鸡鸭、木材和竹子,甚至涉足私盐买卖,早早地承担起了维持家计的责任。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政府的统治下,国家日益衰败。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得清廷战败,随之而来的战争军费、赔款以及统治阶级和侵略者的不断剥削,给广大中国底层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可以说是生活困苦到了极点。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平民百姓来说,选择是立即饿死,还是起义反抗,求得一条生路,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抉择。

仅仅在十年间,各族人民发起了上百次起义。而石达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与底层人民长时间接触,他深刻体会到了民生的艰辛,也逐渐激发起他反抗反动阶级的雄心壮志和反抗意识。

在他还是少年时期,就带领族人鼓励佃户们与霸占水渠的地主进行坚决斗争,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由于经常帮助他人排忧解难,慷慨仗义,年纪轻轻的石达开被乡民们敬称为“石相公”。

到了1847年,年轻的石达开已经跟随洪秀全和冯云山等人筹备反清起义,加入了拜上帝教,并毅然踏上了反抗清廷的传奇之路。

令人称奇的是,当时的洪秀全已经三十三岁,冯云山三十二岁,竟然邀请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共同谋划大计。相比历史上最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已经二十六岁,比石达开大了整整十岁。可以说,石达开是货真价实的的少年英雄。

初次交手,把曾国藩打得想跳河

1854年秋天,由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与年仅24岁的石达开首次交锋于九江湖口一带。这场战斗被后人誉为石达开最辉煌的一战。

曾国藩自视甚高,认为在水战中,湘军占据绝对优势。他不以为石达开这个连功名都不愿考取的年轻人,能有多大本事,与自己一较高下?

曾国藩发动进攻,指挥水师进驻湖口和八里江。而石达开则指挥太平军水师进行佯攻,只允许失败,不允许胜利。

事先,石达开命令士兵将船装满石块,沉入江底,封锁了鄱阳湖,只留下一个狭窄的通道。湘军水师指挥官萧捷三急于立功,轻敌前进,率领120艘船通过这个通道进入鄱阳湖。

石达开抓住时机,立即封锁了通道,将湘军水师分割成两部分,使其无法互相支援。湖外的湘军船只较大,难以调头,石达开立刻派遣40多艘灵活的小船穿入湘军大营,顺风纵火。瞬间,湘军大船被熊熊烈火吞噬。

接着,石达开命令罗大刚率领水师进入鄱阳湖,进攻湘军,其中几艘船冲至曾国藩的指挥船旁,几乎夺取了他的船只。曾国藩羞愤交加,想跳湖自尽,但被身边的人救起,后逃到陆军大营。

这场战斗几乎摧毁了湘军水师,使得长江上游再无力抗衡太平天国的武装力量。太平天国也扭转了长江上游的不利局势,东南地区形成了统一格局。

石达开在此次战斗中创造了他军事生涯中的又一次奇迹。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勇相逢智者胜。

这位24岁的年轻人展示出了卓越的智勇双全,指挥得当。他以出色的表现为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斗。

石达开的军事成就:可谓羽翼天朝

太平天国的历史中,石达开在军事上的成就无疑是最为突出的。在天国初期,杨秀清掌权,而当时萧朝贵和石达开担任先锋。然而,在攻打长沙时,萧朝贵却遭到了杨秀清的暗算身亡。

随后,石达开成为主要的先锋指挥官,并几乎主持了后续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当然,在后勤供给、情报收集等方面则是由杨秀清主导。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石达开出色的军事才能,太平军在湖北江西一带很可能在清军的围堵下节节败退。

南京陷落后,为了便于逼迫洪秀全离开,杨秀清故意将石达开调往西征。石达开领兵西征,攻克了安庆、九江和湖口等重镇,并在攻克之后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治理,既保障了南京下游水路的畅通,又为太平天国提供了财政和物资的基础。

石达开被封为翼王,寓意着他是“羽翼天朝”的象征,这实至名归。他就像一只母鸡,用坚实的翅膀庇护着自己翼下的群雏,而这些小雏却不停地内斗争斗。

天京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相继被杀,洪秀全则被吓得失禁。从那时起,太平天国开始走向人心离散、信仰迷失的境地。石达开回到京城,被尊为义王,成为当时唯一能够扭转天国命运的人物。

在这一段历史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封建专制的弊端,如果统治者不称职,整个政权就会岌岌可危。而洪秀全正是这样一位不称职的统治者,他不仅重用自己的两个哥哥,甚至还策划对石达开的谋害,导致石达开离京远征,从而引发了天国的严重分裂。

故事演至此处,太平天国已进入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石达开在军事上的成就不如前中期那般辉煌。或许是因为对天朝政治的腐败感到失望,或许是因为离京远征导致后勤保障不力,最终,石达开兵败被杀,结束了一段壮丽而又悲凉的一生轨迹。

石达开的人格魅力: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

老达子认为,石达开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历史上,有很多善于战斗的人,但像石达开这样既能保持廉洁自律,又能照顾部下,并坚持正直不阿的人却寥寥无几。

年仅十六岁的石达开就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底层人民的革命事业中,并将自己全部的家当奉献出来。当革命成功后,其他王爷纷纷沉湎于享乐和权力之中,而石达开却能够保持高尚品德,不卷入其中,如出淤泥而不染,如洁净清泉而不受诱惑。

在天京事变后,他手握重兵,又深得民心,但仍能克制住自己想要剥夺洪秀全权力的冲动,而是全心全意辅佐他,致力于恢复朝纲,实现国家的崛起伟业。

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和优秀的辅佐者,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这可能是因为他广泛阅读了历代名臣的传记,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其中)。总结石达开的人格魅力,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他那出色的品质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人注目。

后世对石达开后期的出走褒贬不一

在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任命石达开为通军主将并总理朝政。然而,洪秀全并不信任外人,他安排了两个毫无才能的兄弟在石达开身边,以限制他的权力。石达开感受到了排挤,在1857年6月决定离开天京,率领10万太平军精锐远征西南。

石达开的这一行动导致太平军的力量大幅分散和削弱,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很多人对于石达开后期的出走的真实原因是褒贬不一的。

有些人认为,石达开离开天京是因为洪秀全的逼迫,责任应该归咎于洪秀全而非石达开。在离开和远征之后,石达开一直将矛头指向清朝封建统治,坚持与清军作战,最终遭到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始终保持了农民革命英雄的本色。

还有一些人认为,石达开在前期取得了卓越的功绩,值得肯定,但后期的错误也非常严重。1857年6月,石达开率部离开天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分裂活动,给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然而,另一方面,石达开始终标榜自己是太平天国的一员,奉行太平天国的正统,坚决反对清朝。因此,他仍然是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的一部分。最终,由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恶化和被骗而被俘,他的晚年可谓有所亏欠。

甚至有人认为,石达开在后期走上了分裂主义的道路,率部离开了原有的根据地,企图在四川建立自己的一方势力。这样做断送了太平天国革命的良好形势,导致了兵败的结果。

老达子说

回顾石达开的历史,老达子觉得有两个关键时刻令人感到遗憾。首先,在江西时期,石达开应该一举消灭被包围的曾国藩。老曾是一位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管理能力和见识水平的人,如果湘军失去了他的领导,必然会失去一致性。

其次,在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不应该激动地离开。尽管洪秀全多疑,但他只能依靠石达开来重组太平军。如果石达开能以自己的威望圆滑地处理各方关系,迅速集结各路军团,统一指挥权就不会分散,太平军也不会四分五裂。这样,一些人就不会死亡,一些人也不会背叛。然而,历史事实已经不可更改。

#精品长文创作季##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军   大定   湖口   鄱阳湖   湘军   水师   天朝   事变   名将   跳水   后期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