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时期大师辈出,而国家依然民不聊生?

前言▼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曾经辉煌的大清帝国帝国走向消亡,民族觉醒空前的膨胀,涌现出一大批国学大师,国学泰斗。如章太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蔡元培……真可谓群星璀璨,熠熠生辉!然而尽管如此,国家依然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原因在哪里呢?

梁漱溟

时代背景▼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军阀混战。蒋介石虽然名义上整合了奉、桂、晋、川等各大军阀,但貌合神离,人心涣散,并没有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的核心凝聚力。因此,才会在抗日战争期间,出现很多地方政权跟中央政府产生步调不一致的混乱局面。

梁启超

国学大师的作用▼

国家的混乱,民生的凋敝,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长时期弊端累积的结果。

正如苏洵在《管仲论》中说:“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兆。”

王国维

大秦的崛起非一日之功,是几十位君王经过几百年共同努力的结果。而衰败也并非秦二世一人之过,秦始皇时期就已经为帝国的崩塌埋下了伏笔。

那么面对国家的贫困与混乱,国学大师们为什么不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呢?

要想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国学大师们擅长的领域是什么。

陈寅恪

所谓国学大师,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学方面功底极为深厚的人。他们大都是文史方面的泰斗,其涉猎的范围包括:文史类、考古类、绘画类,思想类、语音类、政治类,诗词类等等。

因此,对于如何开展政治斗争,如何进行军事围剿,如何建立革命根据地,如何规划大战略布局等等领域,都不是国学大师们大展拳脚的地方。

季羡林

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而最终无所建树的主要原因。但是,他的思想体系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权,国富民强又何从谈起呢?

国学大师于国的意义▼

尽管如此,国学大师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依然是国宝级的存在。

正如陆贾对汉高祖所说:“居马而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这些国学大师们的卓越贡献。

章太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深耕其中,才能薪火相传,以立我泱泱大国于不败之地。

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声明:已开通首发维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章太炎   管仲   大师   国家   民不聊生   泰斗   帝国   军阀   国学   政权   混乱   民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