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遍布政坛,硬扛总统,操纵08年金融危机,高盛帝国什么来头?

在一个由数字和交易构成的无形帝国中,隐藏着一个名字——高盛。这个名字,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新闻标题中偶尔出现的金融机构,但在金融界和政治走廊的深处,它却是一个响当当的符号,代表着权力、智慧和争议。

2008年,一场未曾有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成千上万的家庭破碎,无数企业倒闭,经济体系摇摇欲坠。在这场风暴的中心,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在操纵着风云变幻——可怕的高盛帝国。

高盛与美国政治:政商旋转门的开启

自1933年起,随着温伯格与罗斯福之间关系的加深,高盛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逐步密切,形成了一种被后世广泛认知的“政商旋转门”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个人与权力的紧密交织,特别是在金融和政治领域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温伯格,作为高盛的关键人物,利用其与罗斯福的个人友谊和政治联系,为高盛开辟了进入政界的通道,这一关系的确立对高盛在随后数十年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进入1930年代,全球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开始实施一系列新政策。

在这一背景下,高盛利用与政府的联系,开始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盛的高管们不仅频繁进入政府部门,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而且还在金融监管、税收法案等方面提供咨询,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高盛在政界的影响力。

高盛人才:政府重要职位的摇篮

高盛培养出的4位财政部长,分别在不同政府任期内担任了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重要角色。

这些财政部长在任期内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从国内经济调控到国际贸易协议的谈判,他们所做的决策不仅影响了美国经济的短期走向,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些重要职位,高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关键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这对于一家金融机构来说,无疑增强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高盛输送的4位美联储地区主席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制定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系统,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地区主席通过参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会议,直接参与到了利率设定、货币供应以及金融监管等决策过程中。

他们的背景和经验为美联储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同时也为高盛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规划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除此之外,高盛培养的10多位高级经济顾问在各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些高级经济顾问不仅参与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中,还涉及到税收、财政预算、金融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同时也反映了高盛在政策制定层面的深度参与。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高层职位,高盛还有大量的前雇员在政府的各级部门中担任着关键角色。这些人才不仅在政府的日常运作中发挥作用,也在特定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为政府提供了金融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这种广泛的人才渗透,使得高盛能够在多个层面上与政府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从而在关键时刻为自己争取到最有利的条件和信息。

标志性事件:高盛在危机中的角色

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际,高盛的行为和策略成为了金融界和公众讨论的焦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高盛利用其在金融市场上的深厚影响力和广泛的关系网络,执行了一系列复杂且具有争议的操作,这些操作不仅对次贷危机的发展和深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使得高盛能够在危机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和房贷债务的增加,高盛意识到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开始寻求利用这些风险获利的机会。高盛采取的首个步骤是将这些风险极高的房贷债务打包成所谓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债务担保债券(CDO)。

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这些金融产品被设计成看似具有高信用等级的投资机会,吸引了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其他投资者在内的广泛市场关注。

为了使这些金融产品更具吸引力,高盛利用其在行业中的权威地位和与评级机构的关系,成功地为这些高风险产品获得了AAA的最高信用评级。这种评级在当时被视为投资的“金标准”,意味着这些产品被认为几乎没有违约的风险。

因此,大量的投资者基于这些评级的指导,投资了这些充满风险的金融产品。然而,在公开市场上大力推销这些高风险产品的同时,高盛却在背后执行了一系列对冲操作,通过购买信用违约互换(CDS)等金融衍生品来押注房地产市场的下跌。

这种策略允许高盛在房地产市场下跌时获得利益,即使那些它自己销售的金融产品价值暴跌。这种双重策略的核心在于,高盛能够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作为信用评级高的金融产品的销售者,以及在私下通过衍生品市场对冲其风险,从而在房地产市场的任何走向中获利。

当房地产市场开始崩溃,许多通过高盛购买的MBS和CDO产品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高盛通过其对冲策略获得了巨额利润。

这种操作引发了广泛的公众和政治争议,许多人批评高盛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市场地位,对投资者进行了误导,同时在金融危机中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与高盛:救助与争议

在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闭标志着次贷危机从一个美国国内的金融震荡演变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全面危机。这场危机不仅揭露了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也暴露了金融监管的重大缺陷。

随着危机的深化,美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其中包括向陷入困境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注资1600亿美元。这一行动是为了防止AIG的倒闭对全球金融系统造成更大的连锁反应。

AIG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其业务范围广泛,涉及到了金融市场的多个方面,包括为金融衍生品提供保险。然而,在政府对AIG的救助过程中,高盛作为AIG的主要交易对手之一,成为了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据报道,美国政府向AIG提供的资金中有140亿美元流向了高盛,这笔钱被用来全额赔偿高盛持有的由AIG保险的金融产品。

这一行为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许多人质疑为何纳税人的钱要被用来救助私营企业,尤其是在这些企业在危机中仍然支付给高管巨额奖金的情况下。

对此,政府官员和一些经济学家辩称,AIG的倒闭将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救助AIG实际上是在保护整个经济免受更大的损害。

然而,这一解释并没有完全平息公众的不满。对于许多人来说,政府对AIG的救助看起来更像是利用纳税人的资金来补偿那些在金融市场上冒险且获得巨额利润的大型金融机构。

在这场危机和随后的救助行动中,高盛与政府之间的紧密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审视。高盛不仅因为获得了AIG救助资金中的一部分而被批评,其在危机前后的行为也被放在了放大镜下审查。

尽管高盛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它能够相对较快地恢复并继续获利,部分原因归功于政府的救助措施。

此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行动引发了对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呼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以防止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这包括对衍生品市场的更严格监管,以及对金融机构进行更为严格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

高盛的胜利与挑战

在这场危机中,高盛不仅成功地规避了重大损失,反而成为了其中的最大赢家之一。在这一年中,高盛不仅创下了公司历史上的营收记录,还获得了美国政府提供的100亿美元的救助金。

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盛与美国政府之间建立的深厚关系网络,以及其在危机中所采取的策略。面对金融市场的动荡,高盛展现出了其在风险管理和市场操作方面的高超技巧。

与其他许多金融机构不同,高盛及时地调整了其投资组合,并利用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对冲了市场风险。此外,高盛还利用其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和信息优势,有效地规避了危机中的众多陷阱。这些策略不仅使高盛能够在动荡的市场中保持稳定,还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然而,高盛的成功并没有减少公众对其的批评。许多人指责高盛利用其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获得不公平的优势,并且批评其在危机中的一些操作对市场的稳定和公平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获得政府救助资金之后,这种批评变得更加激烈。

许多人质疑为何一个在危机中表现出色、创造历史营收记录的公司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援助。到了2009年,高盛的董事长劳埃德·布莱克芬成为了媒体的焦点人物。在面对新总统奥巴马政府推出的金融改革政策时,布莱克芬公开表示了他的反对意见。

他的这一立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甚至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年度人物”。布莱克芬的立场不仅反映了高盛作为金融巨头的自信,也暴露了金融业与政府在金融改革问题上的紧张关系。

08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也揭露了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系的深层次问题。尽管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长期的影响,但对于高盛来说,却成为了一个增强其市场地位的机遇。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政府关系的利用,高盛不仅成功地度过了金融危机,还在危机后的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金融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参考资料:

  1. 袁敏.“高盛欺诈事件”的反思——剖析高盛CDO交易[J].证券市场导报,2010(8):9-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美国政府   危机   帝国   年金   来头   政坛   美国   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   总统   关系   金融   政府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