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为何19岁就驾崩了?看看他的私生活,活到19岁都算高寿

1875年1月12日,清宫传来丧钟声。年仅19岁的同治帝病逝,成了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一位皇帝。

同治帝6岁登基,是慈禧太后和咸丰帝唯一的儿子,是咸丰帝后宫唯一一个有当选太子资格的人选。

按理说,同治帝本来可以活得很潇洒。

他的继位顺理成章,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没有争议的接班人。

上有强势的生母庇护,下有没有庶出的兄弟相争,但他却在19岁早逝,刚开始亲政,就终结了一生,这也为后世评说猜测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

那同治皇帝为什么小小年纪就病逝了呢,究竟得了什么病呢?

1、特殊的成长环境

说起同治,就不能不说他的上一任皇帝,也就是他的亲生父亲咸丰。

他给同治留下的不仅是尖锐的皇家亲情关系,还有一团乱麻一样的政权归属。

按照我们日常对清史的了解,皇帝应该有三宫六院,嫔妃和皇子人数众多,但为什么咸丰只有同治一个孩子呢?

要说为什么同治没能又其他兄弟姐妹,除了因为咸丰忙于政事、身体不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有个铁腕辣手的生母——叶赫纳拉氏,也就是后来被人唾弃许久的慈禧太后。

慈禧出身北京叶赫那拉氏,十七岁入宫,被咸丰皇帝赐号“兰贵人”。

慈禧入宫时,正处于咸丰皇帝继位早期,国家虽然局势复杂,但毕竟这时候的咸丰还算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因此皇宫内依然维持着一副天下太平的状态。

但咸丰帝因为先天不足,身体一直比较弱,加之忙于政事,身体状态就比较差,继位后虽然先后纳妃众多,但一直没能有自己的孩子。

有野史曾评说,他是因为母亲孝全成皇后生产时服用了催产药,导致咸丰帝生下了身体就不好,险些难以存活。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咸丰体弱多病都是事实。

年轻貌美的慈禧一入宫,就凭借显赫的出身获得的皇帝赐号,之后又因为自己的聪慧取得了皇上喜爱。

两人情投意合,慈禧经常奉诏随侍在皇帝身边,之后就生下了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咸丰继位六年,除了皇子载淳,膝下只有庄静皇贵妃诞下的皇长女,也就是荣安固伦公主。

此前因为没有皇子,咸丰十分疼爱这个女儿,但毕竟皇位不传女,宫里宫外的眼睛都虎视眈眈的盯在他身上。

这个皇子无疑是“天降紫微星”,咸丰对他极为疼爱,慈禧也跟着母凭子贵,晋封为懿妃。

后宫中嫔妃的身份地位是和生育孩子分不开的,皇后又没有子嗣,载淳出生后,慈禧一时风头无二,成了皇帝身边最受宠的嫔妃之一。

除了皇后,后宫中几乎唯她是尊,可以说一人之下而已

而在此之后,慈禧也没有掉以轻心,虽然皇帝身体状态不好,但宫中嫔妃众多,她无时无刻不提防着别的女人,一心只盼着自己的孩子登上皇位。

和其他妃嫔相比,其实慈禧的目的也不仅局限于做“太后”,她是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虽然现在看来,她把大清带到了无底深渊,但也正是她的掌舵才让这个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保持了表面的存活,从某种角度来说,她其实比清朝末年那几个早早驾崩的皇帝更有能力。

在这种心理下,慈禧对宫中其他能对她产生威胁的女性都保持提防。

曾经宫中有个宫女得到咸丰的宠幸怀孕,慈禧得知消息后,立马将其毒害,母子俱亡。

咸丰八年,玫贵人徐佳氏生下皇次子,咸丰皇帝想要晋她的位份,封其为妃子。

这样的事情立刻引发了慈禧的注意,她当即买通身边的人,毒害了皇子。

虽然最后玫贵人晋位玫贵妃,但皇次子终究早逝还没取名字就夭折了,连他这个郡王的爵位还是同治继位后给他追赠的。

2、无法亲政的皇帝

同治自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兄弟作伴,母亲又是个“控制狂”,他自幼性格古怪,与生母慈禧和嫡母慈安关系都不亲近。

到了咸丰执政晚年,国内局势复杂,清廷早已是内忧外患。

这一时期,光是镇压太平军就耗费4.5亿两白银,几乎耗尽国家财力。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对于大清朝更是虎视眈眈。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烧杀抢掠,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

的整个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常年的内忧外患导致咸丰积劳成疾,精力大减。

此时育有皇子且备受宠爱的慈禧开始介入大清朝政,经常代咸丰帝批阅奏章。

咸丰皇帝三十一岁因重病驾崩,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即同治皇帝。

同治年仅8岁,对皇权纷争还没有明确的概念,莫名其妙就被推上了全天下的最高位。

皇帝年幼,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同治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慈禧太后听政后,没日没夜地将重心放在朝堂之上,根本没空管教同治,年幼的皇帝只能和身边的太监宫女作伴,每日玩乐,学习和功课都不上心。

由于这时国家大权依然落在咸丰死前安排的八个顾命大臣手中,不满权力旁落的慈禧说动慈安太后,两人联合恭亲王奕䜣,与顾命大臣展开了权力争斗,史称辛酉政变。

政斗结束后,顾命大臣相继下台。

恭亲王奕訢则被加封为领班军机大臣,食亲王双俸,成为了慈禧身边最可靠的一股政治力量。

自此,同治帝的权利算是彻底被架空,朝廷大权被慈禧一人揽入手中。

这样大权旁落的生活让同治帝憋闷不堪,随着一天天长大,朝中有大臣认为太后应该撤帘还政,但慈禧醉心权术,每每以各种理由尽量推迟皇帝亲政时间。

同治无法争夺皇权,一腔愤懑无处可发,只能花天酒地的四处找乐子。

慈禧身边最得力的恭亲王奕䜣,他的长子载澄与皇帝年纪相仿,堂兄弟俩仗着上一辈的势力,臭味相投,经常出入花街柳巷,过着花天酒地的快活生活。

两人出手阔绰,行迹荒唐,很快这些事情就传入朝中大臣的耳朵里,纷纷上奏折劝说皇帝改邪归正。

惇亲王奕誴、醇亲王奕譞再加上恭亲王奕䜣,三位皇帝叔辈亲王一同劝谏,结果荒唐无数的同治先是把劝谏书扔到了地上,接着对着奕誴就来了一句,“我将此位让于尔如何?”

劝谏没过几日,同治更是下了一道谕旨,剥夺奕訢“铁帽子亲王”爵位降为郡王,同时一并将载澄郡王衔贝勒爵位撸掉,摆明了是在荒唐报复。

这场宫廷闹剧最终在两宫太后的干预下,被迫告一段落,在之后载澄也不敢再带着皇帝出宫厮混。

为了稳住同治的心,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慈禧开始给儿子物色合适的皇后人选,打算立富察氏为后。

但同治帝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不愿事事听从太后意见,最终选定阿鲁特氏为后。

这让慈禧极为不满,因为阿鲁特氏的外祖父,曾是辛酉政变中被赐自尽的郑亲王端华。

她认为自己和皇后不合,皇帝也和自己离心,每逢帝后同寝,她都会挑事以示不满,导致帝后之间出现隔阂。

3、疑点重重的死因

同治十二年,为了摆脱太后的干涉,同治打着“娱亲”的招牌,打算重修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的圆明园,让太后住此。

扯着为慈禧修缮园林的旗子,同治有更多的机会出宫,他和载澄私游取乐,并借“察看园工”之名在京郊一带大尽游兴。

同治一方面因为少见后妃,一方面也因为在外游乐时被掏空了身子,四肢无力,气血双亏,一直没能有嫡子女出生。

就这样,一直到同治帝十八岁成年,慈禧再也没有理由阻止皇上亲政,只能交出大权。

本以为清朝的政治场会发生变化,但仅仅过了一年,同治帝就因为驾幸西苑时受凉,身体不适,几天后就开始卧床不起,高烧不断。

对于他的病因,历史上自来争论不休。

有说他是因为身体一直不好,受凉导致一病不起的;有人认为史书记载来看,同治帝可能是感染了天花,加上身体不好,最后无药可救;还有人认为他病的太巧,可能是慈禧太后为了夺权故意策划的。

不过大部分人认同的说法都是,同治帝是因为经常出入花街柳巷,在和宫外女子亲近过程中染上了梅毒,最后不治身亡。

根据史书记载,同治帝皮肤上的毒疮红肿溃烂,流脓不断疼痛不止,面颊肿硬口喷臭气,与梅毒患者临终十分相像。

从病情状况和他的生活轨迹分析,的确是梅毒的可能性更大,宫中所称“天花”也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保全皇家颜面而已。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同治最后都没能留住性命,十九岁驾崩,成了清王朝最早逝的皇帝之一。

在他身上,其实我们也能看到清王朝的折射:不重武不习文,只知花天酒地为所欲为,最终都不能长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同治   咸丰   高寿   皇子   亲王   宫中   太后   私生活   大臣   慈禧   皇帝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